吉林市船营区第四小学 郭艳秀
一、板块解读
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遵循整套教材设计理念,采取主题板块形式,将全册书分为11个部分,第八板块的主题为“伙伴”。
开始本板块教学时,距离学生入学已近3个月,他们在情感、习惯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生活,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能够借助拼音识字,会认224个字,会写95个字,接触过古诗、谜语、儿歌、儿童诗、散文、名言警句等文学样式,背诵了6首诗歌和若干优美词句。
本板块中,围绕“伙伴”主题先后安排儿童诗《猫和狗?鸭和鹅》、童话《小山羊和小熊》、故事《朋友》、表达《小熊过桥》。几篇课文形式不同,所包含的主旨却是统一且逐层深入的。首先,由第一篇课文《猫和狗?鸭和鹅》开始引领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拥有伙伴?”到第二篇课文《小山羊和小熊》“怎样和伙伴相处?”直至第三篇课文《朋友》“伙伴遇到困难我要怎么办?”围绕“伙伴”的思考从未间断。而其后安排的表达《小熊过桥》则实现了对这三篇课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上的统整,让学生将伙伴间的友善互助应用到看图说话中,通过语言实践体会伙伴的内在含义,懂得听取伙伴劝告。总之,整个板块借助多样的文学形式探讨了同一主题,“三维”线索贯彻始终,学生将通过本板块学习获得关于“伙伴”的丰富感受、体验和知识。
学习这一板块,要求认识30个生字,会写18个字,认识和掌握1个笔画、6个部首;在了解课文大意同时,启发学生围绕“伙伴”积极思考,进而体会伙伴含义,懂得伙伴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在伙伴遭遇困难时不抛弃、不放弃。通过续编故事、对好朋友说心里话等形式训练学生流畅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并继续进行语言积累,帮助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儿童诗《猫和狗?鸭和鹅》。
二、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作为本板块第一篇课文,儿童诗《猫和狗?鸭和鹅》打开了通往友谊的大门,向学生传递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拥有伙伴的道理。全文语言浅白,韵律强烈,童趣盎然,是指导学生交友、训练朗读、学习生字的极佳材料。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它的文字浅显易懂,蕴含丰富生活经验,又因意象鲜明、想象丰富、情趣盎然,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而深受儿童喜爱。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各版本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都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课文《猫和狗?鸭和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诗人开篇即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小花猫、小花狗、小白鸭、小白鹅人格化。小花猫、小花狗张嘴说话了,相互数落着对方长相,不是“个子小”就是“脸太瘦”;小白鸭、小白鹅则开口唱歌,你“摆尾巴”它“摇头”,尽情享受友情美好。全诗上、下两节内容对比鲜明,通过两组截然不同的画面:小花猫、小花狗“不做好朋友”,小白鸭、小白鹅“好像弟弟和哥哥”,凸显了伙伴间要相互尊重的道理。整首诗不着一丝说教痕迹,却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激起学生形象思维,使他们产生联想,进而与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但凡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韵脚的变化和错落有致的句式形成了全诗的回环整齐之感。本诗上、下两节结构相似,三言七言长短交错,节奏明快。韵脚部分略加变换,第一节“狗、走、瘦、友”压ou韵,第二节“鹅、歌、河、哥”落在e韵。结尾“扑通扑通”拟声词叠用,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学生,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综上所述,全诗语言简洁流畅、口语化、音乐性突出、画面感强烈,具有极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教学价值
本课教材包括五方面内容:1首儿童诗、1幅插图、认字表和写字表、1个字理识字图和3道课后习题。
儿童诗蕴含的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体裁特点,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阅读中自觉展开本板块关于“伙伴”的思考,体会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收获友情的道理。
课文语言直白,语感鲜明,文情并茂,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教师不妨将课后习题“游戏”环节安排在学文过程中,借助看图朗读课文、演一演等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儿歌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进而加深对具体词句理解,使原本抽象的文字借由表演变得鲜活有趣。
书中插图亦很好地配合了童诗内容,猫狗的相互贬低、鸭鹅的快乐嬉戏都刻画得活灵活现,卡通化的表现方式也正符合低年级学生审美取向。《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第4条即是“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就出示插图,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图中内容,猜想小动物间发生的故事,借此激发阅读欲望。也可在学文过程中将儿歌内容与图画比照,帮助他们在脑中建立具体形象,从而引导他们把文章读活,读生动。在如此反复、多种形式地朗读,甚至表演后,背诵的任务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课有11个要求会认的字,6个要求会写的字,1个笔画横钩“乛”,3个偏旁:宝盖儿“宀”、单人旁儿“亻”、月字旁儿“月”,和一个字理识字“友”。其中“它、朋、友、齐、巴”既是要求会认的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其音、形、义特点。会认字中“狗、起、扑”是形声字,“它、朋、齐、巴”是象形字,“友、尾、哥”是会意字。字理识字“友”为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为朋友。学习这个生字务必要联系字理识字图,突破字形识记难关,渗透汉字构字规律。
“读一读”4个词语中有3个涉及轻声,教师在带领学生读文时就要注意指导,学文后也可以通过“读一读”的题目加以检测,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让学生补充一些带有轻声的词语,借以巩固轻声的训练点。
“写一写”的题目可以结合写字练习进行,也可以作为生词听写的材料。
“游戏”为师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读文形式:看图读、有感情读、做动作读、表演读,甚至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他们自主设计学习形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是尊重学生能动性和主体地位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忽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要求认识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识1个笔画,3个部首;会写本课的8个字,了解“友”字的演变过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懂得与伙伴相处要相互尊重的道理。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字理识字图
(二)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三方面要求也呼应了诗歌的三个特点。教学中,教师就要适时抓住朗读、积累和发展的训练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教学达到以上要求。
1、朗读点。儿童诗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质朴稚拙美,都需要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读的训练历经如下过程: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整体入手,初步感知;三读,品词析句,丰富情感;四读,配乐诵读,升华情感。这样,学生读诗的过程就成了发现美、捕捉美、展现美、享受美的过程。
本课教学可采用的朗读形式包括:指读、范读、师生合作读、自由读、拍手读、表演读。朗读指导中要注意突出插图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花猫、小花狗神情,尝试读出“个子小、脸太瘦”的嫌弃味儿,表现愤而分手,发誓“不做好朋友”的怒气。表演的过程,则要体现小白鸭、小白鹅“齐唱歌、摆尾巴、摇头、跳下河”的快乐感,展现它们“好像弟弟和哥哥”的亲密无间。
2、积累点。诗歌讲究惜字如金,儿童诗的凝练语言,使得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好像被架空。要如何保证语言文字的有机训练,又不生出旁支末节影响诗歌学习的连贯性呢?这就要求教师找准积累点,适时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出示书中插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由此引出“狗”字教学。出示生字卡后,请学生说说“狗”的识记方法,再请学生列举带有反犬旁的字(猫、狼、狮、狐、狸、猪等),并尝试归纳反犬旁含义——多与兽有关,最后由学生用“狗”字组词,说话。
同样,学文中遇到其他生字,教师也要依据每个字的特点灵活处理。如学习“起、齐”可先请学生表演“一起走”、“齐唱歌”,进而理解“一起”与“齐”的共同含义,接下来再试着造句应用,最后由学生交流识记这两个字的好方法。
“它”的含义通过找找诗中指代形象就可理解,而进入字形识记阶段则千万不要忘了由基本笔画“乛”再到新部首“宀”的认识过程。
“做、朋、友、尾、巴、扑、哥”等字教学与前面类似,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识字机会,并通过扩词、说话帮助学生巩固读音、字义。但每个字的处理应各有侧重,如“朋”的部首“月”、“友”的字理演变过程、“巴”的轻声、“扑”除拟声词外的动作含义都是生字学习的重点。
到了写字指导环节,教师亦要留给学生观察例字的时间,让他们在动笔前对要写汉字的间架结构、虚宫格中位置了然于胸,然后才落笔纸上。写过一个字后,不妨让同桌相互评价写字结果,借由作小评委的机会再次观察例字,从而培养独立学习写字的能力。
3、发展点。熟练诵读诗歌的第一节后,教师可尝试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不友好呢?为什么不友好呢?能试着像文中那样说说吗?在第二小节学习过后采取同样方法指导学生创编。再把前后两节连起来即可成为一首小诗。
指导学生模仿文中语言进行小诗创作,是为了满足学生语言发展的需求。尽管只是模仿,但孩子的创造是以模仿为起点的。有了今天的扎实基础,才会有未来创造的可能。
(三)课时安排与内容分配
1、课时安排:2课时
2、内容分配:第一课时阅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第二课时复习会认字,集中写字,背诵、表演课文,尝试创编。
五、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本课教学设计的活动较多,既有最简单的做一个动作,也有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表演,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既充满活力又不至陷入一片混乱的确是个难题。这里建议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发现有孩子过于兴奋,恣意枉为即迅速赶到他身边轻拍肩膀,对于个别不能积极参与的孩子则要着意引领。总之不能让任何人成为课堂看客,要带领全体学生共同享受儿童诗带来的快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