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正确区分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 积累词语,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3.背诵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读一读,比一比”的汉字卡片,“照样子写一写”的词语卡片和插图,《杂诗》的诵读录音。
学生:收集绕口令。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有七个方面的训练内容。一是“读一读,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掌握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二是“你还认识我吗”,既复习巩固所学生字,又积累词语。三是“比一比,组词语”,区别形近字,提高识字能力。四是“照样子写一写”,依照例子和插图,让学生连词成句,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五是“读读背背”,感受古诗的优美,积累语言。六是“读读玩玩”,读绕口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七是“自主识字园地”,旨在激发学生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愿望。
本次“积累与运用”的重点是感悟词语与句子的关系,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议本课用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读一读,比一比”中的独体字作偏旁时笔画发生了变化:“王”、“子”、“足”的最后一笔横或捺都变成了“提”,“足”的第六画撇变成了“竖”,“木”的最后一笔捺变成了“点”,“女”字长横变成了“短横”,“雨”字的二、三笔竖、横折钩变成了“点”、“横钩”。教学时,可先读题明确要求。教师分别出示左右两边的字,让学生认读,并通过比较,说说自己的发现。也可由教师具体指导一组,其余的由学生按照此法在小组、同桌独立完成。扩展: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
* “你还认识我吗”,复现与重组生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先自读词语,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人人动口,在读中巩固字音,积累词语。再采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方法,检查学习效果。
* “比一比,组词语”,可让学生先比较每组字的异同,再组词语。
* “照样子写一写”,可先读题明题意。从例子入手,结合插图,帮助理解句意,让学生在读中比较,体会在不增减字词的前提下如何连词成句。再让学生尝试着练习,集体交流汇报,也可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游戏进行订正和扩展练习。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标点符号。最后读句子,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其中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变了,但意思不变的道理不必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连成两个句子就行了。(枝头结满又红又大的果子。又红又大的果子结满枝头。)
* “读读背背”,可先复习王维的《鸟鸣涧》,然后听一遍录音或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应”读一声,“著”在这里读“”。再以跟读、同桌互读、抽读、自读等形式读通读顺古诗。最后赛读,比比谁先记住,并在小组内开个朗诵会。注意不讲解诗的意思,但可告诉学生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
* “读读玩玩”,绕口令《你们就像花》极富情趣地描述了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的动人场面。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互纠,把绕口令读通读顺读快。
* 这些字学生能认多少是多少,不要拔高要求。对识字多的学生可适当表扬,以肯定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自由请识字多的同学介绍介绍经验,自由请好伙伴教教自己读不认识的字。
教学思考与设计(参考)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的学习
1. 让学生背诵二册时学过的王维的古诗《鸟鸣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借助图画,听一遍《杂诗》的录音,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读通读顺古诗。
3. 小组内开个朗诵会。及时鼓励,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巧设计,辨变化
1. 以孙悟空火眼金睛辨妖魔的故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 出示第一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观察独体字作偏旁时的变化,争当“小悟空”。
3. 小组或同桌互相发表意见,全班交流,找出变化。
4. 说说自己还发现哪些字作偏旁时样子变了,并选择自己想写的字写一写,评出若干“小悟空”。
三、多种形式,积累词语
1. 学生自读第二题词语,同桌互助读准字音。
2. 边读边想象,利用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积累词语。
四、读读比比,组成词语
1. 出示第三题的每组字让学生读,认真观察比较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2. 用形近字组词语,看谁组得正确,组得多。
五、看看比比,玩玩写写
1. 学生看第四题的例子和插图,读两个句子,并体会词语与句子的关系。
2. 尝试练习,用词语卡片做“连句子”的游戏,写出句子,再读一读。
六、读读赛赛,读中有悟
1.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你们就像花》的读音,同桌互读互纠,读通读顺。
2. 出示插图,以多种形式读,说说自己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3. 赛读,激励学生比一比谁在课外收集的绕口令多,利用以后的活动课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
七、自主识字,自我检测
参考资料
《杂诗》
注释:⑴君:对别人的尊称。
⑵绮窗:有雕饰的窗户。
⑶著花:开花。
赏析:你从我的家乡来,应该知道我家乡的情况。请你告诉我我家窗下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
诗人用质朴平淡的白描手法,通过对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写得亲切自然。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积累与运用(二)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