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锦溪小学 童优佩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读准“旋”等多音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
3、感受竺可桢坚持不懈的精神、治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人物简介
师配乐述说:1974年2月6日清晨,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已经84岁高龄了,他支撑着身子坐起来,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天气预报。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小字:
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顺势出示日记)
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气象记录,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板书:气象学家竺可桢)齐读课题
你对竺可桢有所了解吗?这里有他的简介,请你读一读
简介竺可桢生平: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我国杰出的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
二、初读课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竺可桢的世界,去感受他的生活。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
第一组 旋钮 播种 物候学
哆哆嗦嗦 与世长辞 从不间断
(读准多音字旋、种、间)(哆哆嗦嗦读轻声)
第二组 精心观测 赢得荣誉 积累数据
查阅文献 声音嘈杂 关系密切
读读,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可以互相搭配起来的“黄金搭档”)
三、由情入境,读懂日记
(由临终绝笔引申到平时日记)
1、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书。请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指名读,再出示:
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作为一则日记,还少了什么?日期
1974年2月6日
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1)指名读
2、师:写完这篇日记的第二天,他老人家就与世长辞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像这样的日记,课文中还有吗?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3-5小节,用笔划出来。课件出示:
“3月12日,北海冰融。”
“3月29日,山桃始花。”
“4月4日,杏树始花。”
“4月15日,紫丁香始见。”
“5月1日,柳絮飞。”
…………
(1)指名读。读准音,紫丁香始见xian(紫丁香刚刚开花,刚刚出现)
(2)这几则日记是从竺可桢平时的日记中选出来的,读了这几则日记,你发现了什么?
a从三个“始”字,感受竺可桢像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
1、“山桃始花”,所谓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是山里的桃树开始开花。杏树始花,紫丁香始见,我们平时写春天来了,一般都写桃花开了就好了,这里为什么要写始开,他又怎么才能知道刚刚开呢?(难道是竺可桢的运气特别好吗?第一朵桃花、第一朵杏花、乃至紫丁香第一朵,都在他去的时候恰好开放?显然不是的,是因为他经常去观赏,终于有一天发现开了,一个“始”字也许是他已经细心观察了很久的成果,可是他观察的可不仅仅是桃花呀!4月4日,杏树始花。4月15日,紫丁香始见。)
2、他是一个细心观察自然的人,所以文中说他像时常在“大自然中巡逻的哨兵”,又似“勤务兵”在侦察。从“巡逻”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哨兵的任务仅仅是巡逻吗?(观测天气情况,研究气象是竺可桢生活的重心,在浙江大学当校长期间,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温度计和罗盘,还有那记录用的笔记本当然不可缺少。)
3、假如你就是竺可桢你会如何去巡逻呢?联系课文内容,适当发挥想象(下雨天撑着雨伞、酷暑难当时、大雪纷飞时……)
小节: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出差还是生病竺可桢从来都不放弃自己的工作,观察自然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是:常年如此,从不间断
4、常年如此,从不间断,竺可桢只有在病得不能起床时,才根据天气预报做记录,因此才有了开头那感人肺腑的一幕,因此才有了特别珍贵的日记,同学们,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气象学家竺可桢的心血!。
5、(返回1-2小节)自读,说说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感动?
这里的“支撑、哆哆嗦嗦”等词可以看出老人已经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但他还是没有忘记做他以前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记录天气预报,对他来说活着一天,日记就是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件事,可见他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份感动带给大家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小节)1974年2月6日,特殊的日子,临终前一天,已经84岁高龄的竺可桢,在病入膏肓之际,奄奄一息之时,还在做着他一生挚爱的气象工作,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因此他的生活总是围绕着气象,与其说气象是他的工作,不如说气象更是他的生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气象工作。这病床前感人的一幕也浓缩了竺可桢孜孜不倦的一生,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2小节。朗读前先提示(感情深沉,速度缓慢)
小结:记录气温是一件很普通、很平凡的事情,但要“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感动我们的,是一种毅力,一种韧劲,你从省略号中又可以读懂什么?
b省略号
说明数量多,时间长
两个省略号划进去了吗?这儿为什么要用上两个省略号?
如果让你来继续这省略号的内容,你会写些什么?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
从1936年到1974年的38年中,他的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本加在一起有近千万字!
(1)指名读。
(2)写了多少时间,计算,38年,38×365=13890天
我们可以来进行一下计算:10000000÷38÷365≈720(平均每天约720字)。有时候,为了精确地写下一个“始”字,他要整整观察好几天,38年来他从不间断。情你再读读这句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3)其实,竺可桢真正开始每天写日记的历史有整整57年。天气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他每天必须记录的内容。后来38年写的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日记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笔不苟,用蝇头小楷写得工工整整,端端正正,令人叹为观止!
(4)齐读第5小节。有人说把这些日记本叠起来,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想像一下,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帧的日记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日记是怎么来的呢?这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的手迹啊?(5)看着这端端正正的近千万字,捧着这沉甸甸的手迹,我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从他的日记中读出了什么?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
师小结: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看到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还看到了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我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看到了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研究工作上,看到了他为科学终身奋斗的信念。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敬之情来朗读3-5小节
(由平时日记引申到日常生活)
四、日记情怀总难舍
在竺可桢的日记里,春、夏、秋、冬,四季皆有;动物植物,万物俱备。
1、竺可桢的日记与众不同,他的笔记本,是一本大自然的日记。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日记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其实在竺可桢眼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因此他从不放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第七小节指名读(步行上班,仔细观察)他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吗?在文中划出来。
他从街道两旁许许多多大树上发现第一片绿叶,在喧闹嘈杂声中辨别出第一声蛙鸣,在车水马龙的街上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第一片绿叶、第一声蛙鸣、第一只南来的燕子……为什么都要写第一呢?“许许多多、喧闹嘈杂、车水马龙”说明了什么?(别人在街道上匆匆而过,而长期观察锻炼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在春天的各种虫鸣声中,他辨别出了第一声蛙叫,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街上,他看到了第一只翩然飞过的燕子。
看课文插图:图中的竺可桢戴着眼睛、拄着拐杖、站在树下深深地思索着,……
这是哪个季节,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还会观察到什么?作者十分注意用词“发现、辨别、看到”好在哪里?读读、背背
在夏天来临时竺可桢会观察到哪些独特的自然现象呢?在夏天、秋天、在冬天分别会有哪些独特的自然现象,竺可桢会观察到什么?
请你仿照这段话,选择一个季节,写写省略号中可能包含的内容。
夏天到来之际,----------------------------------------------
秋天来临之时,-----------------------------------------------
冬天……
小结:他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一年四季,从没有终止,同学们,竺可桢的日记,不是普通的日记;竺可桢的日记,凝聚着他毕生的心血!
总结:竺可桢的日记我们永远也看不完!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留下了遗著《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留下了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人格。让我们怀着对他无比的敬意齐读第七小节
竺可桢研究的物候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
24 气象学家竺可桢
四十多本近 千万字 生 奋
常年如此,从不间断 命 斗
步行上班,仔细观察 不 不
止 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