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萝北县第四小学 耿梅
教材简析:
《花边饺子》是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小的时候妈妈给“我”包花边饺子,和“我”长大后为妈妈包花边饺子的故事,倾诉了我与母亲之间深沉的亲情。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实践,它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本设计围绕“亲情、爱”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爱是奉献”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头头是道、破天荒、麻利、大吉大利”等词语,注意多音字“和”“据”的读音。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母子之间真挚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吃饺子吗?谁能说一说一家人吃饺子时那其乐融融的景象。(学生畅谈)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与饺子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花边饺子)
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哪些问题?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导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给同桌听一听,让同桌指出自己的不足,并根据同桌的评价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课文浅显易懂,因此,课堂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应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学生的自读,既强化了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自学能力。)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理清条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把你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帮助解答,然后小组推荐自己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内容,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质疑、讨论。
预设1:为什么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的饺子?我和弟弟把饺子弄混,妈妈是怎么做的?说明妈妈的什么品质?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领会:包花边饺子的并不是单纯地哄孩子开心,它真正的目的是把肉和素两种馅儿分开,让孩子吃花边的肉馅儿,而妈妈和爸爸吃普通的素馅儿饺子,看出了妈妈的慈爱与宽容。)
预设2:妈妈为什么包花边饺子?这里面蕴含了什么?小时候妈妈做花边饺子给我带来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花边饺子带给了我童年的快乐,虽然小时候家里生活艰难,但“我”的童年在妈妈的呵护下依然是快乐的。它除了饱含着童年的快乐,更使“我”感受到了深沉的母爱。)
预设3:“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这里面又蕴含了什么?长大后我做花边饺子给妈妈带来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再熟读课文明白,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而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而做的。)
预设4:“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文字背后的内容:我们在包花边饺子中懂得中回报父母的爱,后来我又用包饺子的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也教会我――如何用心去爱别人。)
四、感情朗读 赏析全文
1、是啊,小小的花边饺子,包着的不是肉馅儿,也不是糖馅儿,这里边包着的是母亲对孩子无限的爱意、无声的关怀。这种亲情没有在文章中直接说出来,而是蕴藏在文中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其中深深的意,浓浓的情。再深情地读读全文吧!
2、师归纳小结: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父母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都是人间美好的感情,这些美好的感情犹如甘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的道路。(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整合文本 升华情感
1、师:从大家激动的眼神里,老师感觉到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涌动着许多感情的潮水,那么就让我们轻地合上书,掩卷沉思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自由谈)
2、随文练笔:爱,意味着关心,饱含着期望与信任。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我们爱是____,母亲的爱是____;我们爱是____,母亲的爱是____;
3、最后让我们在诵读世界的文学家、诗人笔下描绘的母爱的诗句中结束本课吧。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林肯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在拓展性阅读中,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的语言的感知量、积累量不断增加,理解力、领悟力也会不断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最深远的共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