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交流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有效渗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材内容分析
《"钢琴之王"的微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第3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会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习惯。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味。会小组合作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五、教学方式设计
这篇课文篇幅长,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比较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通过理解钢琴之王三次微笑的不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去体会他每次微笑的内涵,从而深入理解那句富有哲理的话。初读课文后,直接进入主题"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体验,自己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引导体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钢琴之王是谁?你了解他么?投影出示生平资料。(学生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钢琴之王"的微笑》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齐读生字表和认读字表中的生字。
2、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
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词,结合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就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读书,查找,小组交流)
同学们,你们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说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结合词语所在的句子去体会词语意思,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到了钢琴之王的微笑?用自己的话简单评价我们的"钢琴之王"。
四、理清层次
思考:按照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介绍李斯特;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当天傍晚;第三部分17-22自然段:第二天晚上。)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的当堂解决,有价值的问题留到下一节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几次描写了钢琴之王的微笑?
二、精读课文
1、下面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轻声地读一读。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课文三次描写李斯特微笑,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画出相关的语句,做好批注,与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读、找、画、体会、朗读)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和文本对话,融入文本之中
2、集体汇报:注意汇报时介绍自己选择了什么学习方法?最后要朗读出来。
体会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可亲。
学生朗读课文3-5自然段。
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且找到了这个冒牌的学生。)
2)、投影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第四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李斯特依然微笑着和这个姑娘交谈,你从中感受到李斯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3)、投影第五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填空
听完了李斯特的话,姑娘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她想--------,羞愧的泪水夺眶而出。
学生口头填空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去想姑娘的身世,处境,面对李斯特找上门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以及李斯特和蔼可亲对他的感染。)
4)、面对李斯特那和蔼可亲的微笑,姑娘想了很多,内心也很复杂,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现他们此时的心情吧!
导语:他的登门,让这个姑娘向他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讲明了冒充的原因。这时的李斯特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体会第二次微笑:示范指点,充分鼓励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点,教师相机出示重点的语句,引导体会。重点语句体会完就进行朗读。
1)、投影出示
李斯特很同情姑娘的遭遇,他沉吟片刻,说:"来吧,姑娘,把刚才弹的那支曲子继续弹下去,让我听听。"(引导:他沉吟片刻在想什么?)
2)、结合上下文体会
"您弹得真好!"姑娘忍不住惊叹。
"先生,这……这……"姑娘惊讶极了,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引导:姑娘惊叹的是什么,是什么让她如此的惊讶?感受姑娘的意想不到的心情)
3)、李斯特的面带微笑的几句话,让这个姑娘如此的惊讶,不知说什么好。就让我们读读李斯特的话,说说李斯特这样的一番话对小姑娘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感受李斯特对姑娘的充分鼓励)
4)、李斯特不但对小姑娘加以指点,充分鼓励,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小姑娘,那是什么?一起说
引导:听了这话,小姑娘又一次落泪了,这次落泪和前面的那次落泪有什么不同?(前:辛酸的泪水,现:激动的泪水)
5)、这时的李斯特除了和蔼可亲,你还感受到他什么?(真心助人)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6自然段,感受李斯特微笑的魅力。
体会第三次微笑:师生同台,助人到底
1)、导语:一次偶然的相遇,成就了一场成功的演出,当演出结束时,指名读课文20、21自然段,(投影出示)
2)、此时的微笑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呢?
(师生同台助人到底的喜悦,也有善意的批评)
男女生分读两个人的话,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这部分,从把学生带入文本,进行词句的品味之后,还要不拘泥于文本,学生自己的感受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时刻融入文本的情境当中。同时让学生进行想象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感悟真谛。
投影出示: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朗读,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填空
(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姑娘(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填空。
(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伸出援助之手,使你( ),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 )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不断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和作者形成共鸣,分解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抒情表达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一定有不少感受,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播放李斯特的钢琴曲)
指名反馈,进行指导,注意语言的通顺连贯,表达的清楚明白。
三、回归整体。
课文学到这,我们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为什么以《"钢琴之王"的微笑》为题
(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全文围绕李斯特的微笑展开)
总结全文:李斯特的微笑感染了我们大家,她对小姑娘那如黄金般珍贵的帮助,也足以让我们铭记终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四、课外延伸。
网上有很多关于李斯特的介绍,还有他的钢琴曲,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走进钢琴之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开阔学生视野。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打动你的好词好句。
2、小练笔:整理课上的感受,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寻找“学生”,和蔼可亲
“钢琴之王”的微笑 示范指点,充分鼓励
师生同台,助人到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