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乃杰
教学要求:
1、能认识课后要求的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感受秋天的美,认读部分生字词。
1、今天,老师带给小朋友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 (出示黑板上的情境图。)
2、小朋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 (出示词卡"秋天",你怎么记住"秋"字,开火车读词。齐读,贴词卡)
3、你从哪里看出是"秋天来了呢"?老师这里有几张"秋天"的词卡,你觉得图上哪里告诉你秋天来了,你就把词卡贴到哪里,谁愿意上来贴?但老师有两个要求,谁上来那词卡,先大声地读词卡,贴的时候,别人贴过的地方你就不可以贴了。
4、贴"秋天",他们贴得对吗?那么谁能用"秋天来了"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贴在这里?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相继学习生字词)
(1)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一阵风吹来,一片片的树叶在空中飞舞着。出示词卡:树叶飞
师:"树叶"两个字以前我们就认识了,而这个"飞"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秋天来了,果园里………………
(3)秋天来了,庄稼地里的稻子熟了…………
(4)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5)秋天来了,蓝天更蓝,白云更白。出示词卡:
白云朵朵飘。师:前面几个字我们都已学过了,"飘"这个字请你们读读拼音。
(6)除了黑板上的这幅图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平时,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觉到秋天来了?
(7)秋天来了,秋风阵阵吹着。出示词卡:秋风吹"吹"这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她吗?
(8)秋天来了,天气一天天冷了,小朋友们穿上了厚毛衣。出示词卡:天气凉(读准字音)
5、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欣赏美景时,认识了五个词语,这里面我们有一些字以前就认识了,谁最能干,能把这五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先自己在下面练习一下。
6、老师这里有两句话,里面就有刚才你们认识的一些字,自己小声地读读看,你会读吗? (个人读,小组读,全体女生读)
二、动画展示秋景,揭示课题。
1、是呀,秋天来了,你看:(出示课件)师:蓝天、白云,金黄色的野菊花铺满了整个田野,孩子们也来了,他们欢快地唱呀、跳呀。远处,是一望无边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弯了腰,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脸,累累的果实缀满了枝头;秋天来了,树叶变红了,树叶变黄了,一片片树叶在空中飞舞,像小鸟,像彩蝶。
2、在你的眼中,秋天是怎么样的秋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第十课,金色的秋天。出示课题《金色的秋天》读好课题。
三、出示课文,范读课文。
师:配乐范读课文。你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别急,让我们先把每个句子读正确。你们看,第一小节,刚才我们已读过,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
四、学习小组读会第二小节。
秋天来了,而秋天的树叶可美了。课文的第二小节就讲了秋天的树叶。这一小节一共有三句话,请小朋友们在学习小组里把这一小节读会,能够读正确的小朋友还可以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呢。等一会儿老师就会请小朋友们一句句的读。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开到第十课,找到第二小节了吗?
五、逐句检查练读。
1、第一句话老师把它写在了大屏幕上,谁会读。
2、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许多漂亮的小树叶,谁来挑一片你喜欢的小树叶。告诉大家你拿了一片什么颜色的树叶?出示词语"半黄半绿" (认读词语。)
这么多颜色的树叶,课文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第二句话)你会读吗?(请两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3、这么多美丽的树叶离开了树妈妈,你看,他们怎么样呢?谁来读读第三句?(认读词"告别")
(1)你们要离开妈妈时,你们会说些什么?
(2)那么小树叶在离开妈妈时,会怎么说呢?
(3)别急,我们休息一下,一起唱一首小树的歌好吗?这首歌你们还会表演呢,谁愿意上来带大家一起表演。
(4)多么可爱的小树叶呀,关老师想做一回树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孩子吗? (跟孩子排在一起)叙述:秋天来了,秋风一吹,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孩子,你们在离开我时,会怎么样向我告别妮?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小树叶向妈妈告别的经过好吗?下面的小朋友们来扮演秋风。
(5)秋风一吹,一一孩子们一个个向妈妈告别。
(6)小树叶多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但他们是多么的勇敢,他们飞呀,飘呀,(引读一一一)还有谁愿意读。再请二人来读。小组读。
六、朗读第二段。
秋天的树叶多美呀,让我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
七、练读全篇课文。.
有没有勇敢的孩子能把整篇读一遍的?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其它小朋友给他配上动作好吗?
八、写字。
这一节课,我们还要来写三个生字。(出示生字)
1、认读。
2、这三个字里,有一个一样的笔画,你能找出来吗?
3、看老师范写生字,请你仔细观察笔顺,跟老师书空。每个字让学生说一说注意的地方。
4、这三个字,你最喜欢写哪个字,你就照着字样写。然后我们来评一评。
九、作业:
这堂课里出现的树叶都是老师用漂亮的卡纸剪的,请小朋友们在课外捡一些不同形状的树叶,下一节美术课上,我们一起用这些树叶来剪一幅金色的秋天图,好吗?
(注:该教师执教的《金色的秋天》获无锡市电教评优课一等奖)。
(无锡市滨湖区教研室副主任王中敏简评)
《金色的秋天》是一篇描写秋天美景的短文。关乃杰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切实有效,又情趣生动。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学得生动主动,轻松愉快。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借助形象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多媒体音像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识字和读书的同时,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培养了审美情趣。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实字词句的基本训练。教师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重视学生读的训练。读的方式就有个别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男女生分读、配乐表演读、游戏中读等。读的次数虽多,学生并不感到乏味,通过反复地读,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字词句的知识。
3、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谈谈自己感觉中的秋天,用"贴词卡"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找一找图上的秋天;又如树叶跟树妈妈"告别",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情景表演,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词句内容的深切感悟和体验。关于关乃杰执教的(金色的秋天)的评点
[本教材副主编高振宝简评]无锡市滨湖区教学新秀关老师,按照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精心设计了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一册课标教材(金色的秋天)这节课。这节课上的很有新意,很有特色,很成功。我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关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打好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第一学段(1-2年级)各项目标的实施,
将为整个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教育夯实基础,也将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夯实基础。"我们常说:"小语本姓小,基础要打好。"关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着眼打好或者说夯实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自觉主动学习语文的基础,
如,关老师一上课,简短的导语、黑板上精心设计的绚丽多彩的秋天的贴画,很快把孩子们带入了金色的秋天,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感受秋天的兴趣。再如,通过贴秋天的磁卡,自然引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激发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关老师配乐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挑选喜欢的树叶,"告别"一词的师生情境的创设,以及小树叶的歌曲的穿插,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看到,在关老师的指点下,学生们爱识字,爱写字,爱读书。这就是一节课的成功所在。
2、着眼抓好识字、写字,打好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l一2年级的教学重点,"关老师这节课,在这方面有较好的体现。如:树叶飞的"飞"字,不仅分析了字形,还让学生做飞的动作,以动作帮助识字,记字。再如:天气凉的"凉"字,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上,老师归纳两点水加上"京"字就是"凉"字。还有:指导学生写"飞、气、风"3个字,都较好地体现了"认写分开,先认后写,多认少写"的原则。
3、着眼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在
这方面,关老师这节课也有较好地体现。如:让学生小声自由读、四人小组练读、配乐读。对"告别"一词的词意理解,创设了一个很好地情境,给同学们打开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们用自己天真稚气的语言跟大树妈妈告别:"再见了妈妈,我要飞走了"……这一环节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口语交际,也体现了自由表达的新理念。
4、着眼培养学生爱美情趣,打好提高与发展人文素养的基础。关老师这节课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如:黑板上呈现出金色秋天的画面,让学生挑选各种颜色的树叶,配乐的领读,歌曲的穿插,这一切都在让孩子们感受秋天景物的美。关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种极为高尚的美德。关心就是爱,关心就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刚入学的孩子,心灵非常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种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如果我们每节课都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就会激发孩子们对美的向往,就会陶冶孩子们的美好情操,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第二点,这节课贯穿了课标的精神,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概括起来,有3个突出。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标的一个鲜明的指导思想。正如北京教科院的史振东博士指出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是当代最新教改经验的基本特征。"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理念,彻底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局面。关老师始终是组织者、引导者。老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这节课看不见教师进行烦琐分析、抽象说教。老师始终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思考。整节课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在27分钟左右。其中读书的时间占了14分钟,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课标提出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2、突出于多读,重视了积累。
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能有教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节课非常重视读的指导和训练。无论是老师的配乐范读,还是学生的个人读、四人小组读、齐读。特别是对第二自然段描写落叶的3句话读得充分。从课堂效果看,学生们读得正确,读得字字响亮,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特别是最后的女同学的配乐读,更是展示了学生读书的较高水平。通过读书,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书是学生读懂的、读会的。学生在读书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3、突出了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关老师不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如: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重点指导写3个字,从字的笔顺、笔画、字的间架结构进行指导,力求学生把字写好。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都有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谈谈对这节课的建议。
崔峦同志指出:"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所在。"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个别教学环节安排不够合理,如:这节课的导入,从贴秋天的磁卡,到"树叶飞",到弓i出"天气凉"、"树叶飞"、"朵朵白云飘",先后用了13分钟,老师才出示课题"金色的秋天"。老师这样做可能是为了扫除部分生字,先识一些字。这大可不必。老师出示画面后,就可引出课文金色的秋天。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对照书后生字练习拼读。共有13个会认的字。让学生随文识字。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是怎样认识这13个字的使用生字卡,把会认的字挑出来,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练习拼读。同桌互教互读。关老师第一个环节在认字的指导上重点不够突出。另外黑板上画面上的景物与课文不紧密。稻子、水果(果树)可在学完课文后再发散引申。让学生说自己发现的秋天还有哪些独特的景物就更好。张志公先生早就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减少头绪,集中目标,少走过场,讲求实效"。这一点十分重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