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背背”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读熟并背诵三句名言,理解其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联系生活实际事例理解名言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奋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熟并背诵三句名言,理解其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奋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无穷的魅力,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古人的名言警句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吧!
二、初读名言,自我感悟
1、学生自由读三句名言。
2、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名言。
3、全班齐读名言。
4、小组交流自己对名言的理解(词句的理解或内涵的理解),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三、合作探究,师生交流
1、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收获和问题。(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具体谈自己独特的理解)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学习指导。
参考资料: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该句出自《荀子·劝学篇》。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要勇于实践,勤于体验。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表面意思是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宝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实际上是说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深的造诣。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五十八章》。意思是祸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塞翁失马”的故事
过去,在长城外面的地方,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家的一匹马逃到了塞外的大草原里。乡亲们都替他惋惜,怕他受不了,都来好言相劝:“你丢失一匹骏马,这真是个大损失。但千万要想开点,保重身体要紧。”这时,老头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的,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谁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段时间,那匹马奇迹般地跑回来了,并且还带来一匹北方少数民族的良马。众乡亲闻讯,纷纷前来道贺。这时,老头又意味深长地说:“谁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坏事呢?”家里又多了一匹良马,老头的儿子太高兴了,天天骑马出去玩,这下可闯大祸了。有一天,他骑得太快,一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把大腿骨摔断了。左邻右舍又来探望他,安慰他。这时站在一旁的老头不紧不慢地说:“谁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众人听了都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过了一年光景,北方的部落大举入侵塞内,青年男子都被抓去当兵,这些被抓的人十个有九个死于战场。而这个年轻人却因为跛脚未上前线,保全了一条性命。
四、拓展延伸,感受丰富的中华文化
1、学社谈自己收集的古代名言警句,并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介绍几句比较经典的名言。
流水不腐,互枢不蠹。——《吕氏春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3、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搜集名言,并整理到自己得收藏本上,理解其中得内涵,感受中华文化得魅力。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辩论会和将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学会尊重理解别人。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的语气、语调适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小品录像导入。
教师把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小故事组织学生拍摄成小品录像,上课时展示给学生,从而创设出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谈感受。
1、看完上面这个小品,相信有许多同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曾经被老师无情否定的经历谈谈对这个小品的感受。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指名学生进行交流发言。
在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把同学们的观点分为同意小明和同意老师两种,并因势利导组织同学召开辩论会。
三、师生共同制定评价的标准,明确辩论交流的要求。
1、让对方能够听清楚自己的发言
2、语言简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3、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4、说普通话,注意语言的文明,学会尊重、理解对方
四、展开辩论,教师作为辩论的裁判对学生的发言予以指导。
五、教师总结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假如从小猫的角度去看问题,小明的答案也无可厚非;如果把猫看成一个恃强凌弱的坏家伙,小明似乎是在同情邪恶,答案显然是不恰当的,老师说的就显得有道理了。其实,不管谁是谁非,我们这次辩论的目的是让大家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懂得尊重理解他人,讲究语言的文明。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都成为语言的天才!
习作指导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漫画特点,学写漫画习作。
2.、认真看图,读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培养观察、思考、感悟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具体地说出来、写下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看、思、说、写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练笔。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作文,练习自改自评、互评互改。
3、自创漫画,简介漫画意图,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与创作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表扬就高兴,听到别人批评就颓丧;忽而自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忽而自卑,觉得谁都比自己好,总之,不能正视自己。
【教学重点】
看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学写漫画习作。
【教学难点】
尝试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解读漫画,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课前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一、欣赏漫画,了解特点。
1、激趣:同学们课前收集了不少漫画,一定很想跟大家分享吧。老师提议办个“小小漫画展”,怎么样?
2、赏画:(1)用实物投影仪分类展示收集到的漫画。(2)选择较受欢迎的几幅,请收集者简介漫画的寓意及画家的用意。
3、讨论:漫画与故事性图画有何区别?
4、小结:漫画与故事性图画不同,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画家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漫画展示的只是一个代表性场面,现实生活中还有大量的事实原型。欣赏漫画,既要善于解读漫画的寓意和画家的用意,更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事实原型。
二、细品漫画,体会寓意。
1、看。初品《照哈哈镜》。(课件出示漫画)
(1)仔细观察,认真推理,把握画面大意。
从漫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注意观察图中的小猫照了不同的哈哈镜以后的表情、动作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小猫会有这么悬殊的表情、动作差异?可以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2、思。漫画内涵。
看完漫画,自己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
3、说。交流感受。
全班交流,把你想到的,收到的启示说给大家听。教师要注意认真倾听,引导学生说出漫画的“画外之音”。另外,也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予以肯定。
三、导写漫画,自由表达。
同学们对漫画的理解非常深刻,大家从中懂得了不少道理。那就动手写一些吧!看,友情小贴士又来了。
1、友情贴士。
你觉得评漫画习作与以前的看图习作一样吗?区别在哪里?哪些要求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请给大家一些友情提示。
预设“友情贴士”内容:
贴士一:首先要为漫画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提倡多角度拟题)
贴士二:漫画习作与一般看图习作不同,写作重点不是画面内容,而是自己对漫画的看法和想法,联系实际谈看法、感受。
2、学生习作。
学生笔述,教师巡导,重点帮助学困生打开习作思路,排除习作障碍。
四、回味漫画,自改互改。
过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作文。
1、“展示台”:赏一赏,品一品。
请将自己最满意的片断(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大声地读出来,供大家学习借鉴,让大家夸一夸你,再将它们送入小本中的“好词句超市”。
2、“诊疗室”:评一评,改一改。
预设存在问题:将画面内容作为写作重点,看法、想法却被一笔带过。(编故事式)
评改方法或建议:重温题意,弄清漫画与故事性图画,评漫画习作与一般看图习作的区别,将自己的看法、想法作为重点来写。
预设存在问题:看法、想法过于浅显、空洞,未能联系实例,缺乏真情实感。(纯口号式)
评改方法或建议:生生互动,找出一系列漫画所反映的现实原型,联系实例来谈感受。
预设存在问题:曲解或误解漫画寓意。
评改方法或建议:重新品读漫画,以小组讨论或辩论形式解决争议。
预设存在问题:常见语病及标点符号错误。
评改方法或建议:自改、互改。
四、创作漫画,实践拓展(课外作业,选做题)
创作一幅漫画,并向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创作意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