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剥豆》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 > 剥豆 > 剥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有重点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眼动手剥、利索、顺手、欣赏、敛声息语、节奏、虚假、隆起、执著、沮丧、清澈、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等词语。解决多音字“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研读、品味、感悟等,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在磨难中学会成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着“瞻前顾后”在自主学习中,品味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教学难点:从对儿子的行动描写中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儿子面对挑战与失败的良好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1、重组教材,删去结尾,影印文本。2、学生课前搜集毕淑敏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剥豆;

2.指名学生读,多音字“剥”的正音;

3.齐读课题

4.简介毕淑敏(可根据学生搜集资料情况,让学生自主介绍)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剥豆眼动手剥指名读,正音。

2)出示:敛声息语沮丧瞻前顾后指名读,理解“敛声息语”,指导书写“瞻前顾后”。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了什么?你有没有读出这场比赛和我们一般的比赛有什么不同?(这场比赛和平常的比赛大不相同,一般情况都是大人之间或孩子之间进行的。但这次却是在习惯了干家务活的妈妈和娇生惯养的孩子之间进行的,而且妈妈当时已经把一个瓷盆的底的豆剥好了,而儿子还一颗未剥)

4)点评读;

5)读后交流。在这场比赛中,母亲明白了,出示:“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指导抓重点词“瞻前顾后”,理解瞻前顾后。

6)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划出最感兴趣的,指导读好句子。

三、品读“瞻前顾后”,体会人物内心

过渡:怪不得妈妈会——“赡前顾后、小心翼翼”(板书)。

1.大家再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写母亲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2.请大家认真读8—11自然段,找找原因;然后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3.交流,指导朗读。

4.想象说话:体会母亲的心情(担忧、期盼):

“瞻前”——想要儿子“多一些自信;心生怜爱”会母亲的心

“顾后”——“在外面靠的是实力、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5.把写妈妈速度的词圈出来(板书:母亲:慢—快—缓—紧)从这两组近义词你看到了怎样一个母亲?

像她这样一会儿考虑这,一会儿考虑那,一会儿担心孩子这,一会儿担心孩子那,就叫做“”

6.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母亲的形象来:个别读、男女生配合读、齐读!

7.过渡:母亲在这次剥豆中一直“赡前顾后”,其实,她需不需这样?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表现吧!请大家在文章中找一找并划下来。从这些句子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儿子?等会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抓几句重点句)

儿子面对失败时,如此轻松,他在想什么?写一写

交流、点评

8.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儿子?(指生板书)儿子:自信、大气、认真、执着、不气馁(不灰心)……

四、价值引导,总结升华

1.还记得母亲为什么“瞻前顾后”吗?你认为他有这样的必要吗?(儿子是如此自信、大气,做事认真、执着,面对失败不气馁,所以作为母亲这样“赡前顾后”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2.我们来看这位母亲的原文:

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

指名读——齐读

3.那作为孩子的你,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想说的有什么呢?想一想

五、课外延伸(择其一)

1.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共同朗读本文,并和家人做一次深刻的沟通。写一写

2.毕淑敏作品长廊:《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血玲珑》、《写给女儿们的散文》选择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