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长春版:长春版语文第七册教材解读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以识字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为三个主要领域,以阅读、表达为重点,兼顾识字。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在承接三年级下册的基础上,仍然采用主题板块式编排。全册共11个板块,依次为童年的愿望、汉字家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幽默三则、人间情、长城的故事、山水风情、马的天地、科学趣闻、壮丽的山河和考验。每个板块都可以看作具有人文意义的专题,进行语文学习的载体,其中除了汉字家园四课以外,还有28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两次综合实践学习活动。

二、教材特点

(一)追求精品文质。既有传统的课文,如《桂林山水》《威尼斯小艇》,又有新入选的课文,如《一串快乐的音符》《苦糖》等,各篇课文的内涵丰富,体裁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注重语文积累。每篇课文后都有四字成语,全册累计有82个之多,仅带马字的就有十多个。古诗词11首,要求背诵的篇章有《桂林山水》全文,《威尼斯小艇》1-4段,《田园诗情》第一段,还有带数字的成语,带人物的成语,带反义词的成语,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成语等。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但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三)突出新的学习方式,实现语文的综合学习。

本册的教材课文后,共有60多个练习题,但我们千万不要把它简单的当做练习题处理。其实,这些练习题,训练目的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训练方式不同,要求也不同,但很多就是本课的训练着重点,教学重点。比如《桂林山水》一课,课后对探讨文章的写作思路方面的提示,即研究作者的行文脉络,学习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又能探究这样写的好处,读写结合,为学习运用这种方法作文打下基础。

三首先我们来看看课标对第二学段阅读和写作主要目标

(一)阅读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二)习作

1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具体设想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不断的探索阅读教学的好方法。我们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如下设想:

(一).继续培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才能主动的进行学习。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饶有兴致的进入阅读,走进文本,几年来经过我们的探索发现,创设良好的情境一直是很好的阅读教学策略。那么,我们在实践中是怎样操作的呢?

(1)创设问题情境激趣(2)创设语言情境激趣(3)创设音画情景激趣(4)创设生活情境激趣

2.多种朗读,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阅读训练上加大力度,尤其在有感情朗读上下功夫。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读,细读,精读,品读,赏读,熟读,范读,练读,赛读,评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让他们多层次,多回合的读文,从悟语,悟情,悟理,悟法,达到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通过品读,对教材中的优美句,哲理句,对话句,中心句,含义深刻句(也可是相应的段落)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析,阅读,最终达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同时,在《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者,文本和读者是构成阅读交流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样教师要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读达到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给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我们知道,教是为了不教,给孩子一桶水,不如教孩子取水的方法。第二学段的学生基本上在10岁左右,他们求知欲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如果我们授之以渔,他们必将受益终生。

1. 课前教给预习方法,帮助阅读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那么预习中具体做点什么呢?

(1)自己试着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借助工具书(新华字典,成语词典,汉语词典,一点通等)认识理解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3)还有不懂的地方作出标记,上课提出来或者带问题听讲。

(4)引导学生利用文字书(著作,书刊,报纸,图片等);电子书(广播,电视,网络等),生活书(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邻居,小伙伴等)搜集相关资料。

2.课上教理解词句方法,解文达意既可以运用了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词语,当然这也是本年段的一个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中,理解词句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做动作,说话造句,比较句子,换词等等。总之教给他们阅读的能力和方法。

3.运用好默读,略读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默读,与文本对话二年级已经开始学习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即可。进入第二学段,课标提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这就要求默读不动唇,在默读中还要积极思考。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一边默读感受,一边在心中提出问题。三年级可以质疑词句,四年级可以质疑内容;当然也可以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默读有利利于对文字的揣摩,更适宜于对文本的理解。

(2)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量在快速增长,变化幅度也在加大。因此,《课标》中也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教学教会他们快速浏览信息的能力。

(三).丰富积累,为阅读增底蕴

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课标》中提出,“积累优美词句,精彩片段,优秀诗文”。因此,我们把积累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习惯。因为只有对好词佳句,优美语言,灿烂文化进行丰富的积累,逐渐内化,形成积淀,才会学以致用,对口语表达,书面作文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总之阅读教学,我们力求做到,激发兴趣,使其爱读,教给方法,使其会读,培养能力,使其善读,创造条件,使其多读,养成习惯,使其常读。

五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

(一)、中年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及本册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落实到本册识字写字的学习目标:

1.认识250个字,会写254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700个字.

2.对学习汉字有深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字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描红。

(二)教材的编排特点及使用建议

1.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板块的集中识字,就是《汉字家园》。其他均通过阅读中识字完成,逐渐实现识字与识词的结合。《汉字家园》板块的设计是长春版语文教材独有的特点,设计的目的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有所了解逐步掌握一些汉语言文字的知识。本册中这一板块的识字任务更强调在积累、比较、发现中学习汉字。分别从加字变换词语意思、同字顺序不同、同音意思不同、成语故事、有趣的数字等不同角度,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第二学段虽然阅读的任务有所加重,(课文篇目多了,篇幅长了)但识字写字量没有减少,基本上,每课都要识字十二、三个,写字十个左右。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只有认真完成识字、识词任务,才能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因此,我们仍然在课时安排上充分考虑识字教学,每篇课文都用第一课时进行识字教学,再拿出一课时进行写字指导。这样,虽然时间紧了,但学生字词的基础知识掌握就很扎实。(从期末考试卷上就能看出来,基础知识很少有丢分的)

2.在识字的同时还要读准字音,加强写字的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本册生字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字是学生最爱写错,老师最容易忽视的,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比如:“练、唇、挺、窗、奥、武”这几个字的个别笔画容易写错。笔顺容易写错的默(左半部的黑字第六笔写竖再写两横)、肃(最后四笔先外后内,先写外边的撇和竖,最后写里面的两点)。字音容易读错的“血”,在《平分生命》中出现多次,读音也不同,都应该注意。如输血(xuè)血(xuè)型、抽血(xiě)、我的血(xiě)。

3.努力实现开放识字。教材除规定了250个要求认识的字、254个要求会写的字外,还为相当数量的字注了汉语拼音,作为“自学字”,比如《长城》一课中的蜿蜒盘旋、凝结、堡垒、渤海、谱写,这些字也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主动识字。

4.要关注字义教学。理解课文是以理解字词义为基础,进而理解句意、段意,直至理解整篇课文的,汉字的多义现象是常见的,要理解课文,就要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同时关注到它的本义和常用义。我们在备课时,往往要将每个生字的多个字义都查一查,在学生扩词时,让学生理解生字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子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比如《甘罗》一课的“宰”字,字典里有三个解释:1杀牲畜;(宰杀、屠宰)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要高价(挨宰、宰人)2主管,主持(主宰);3古代官名。(太宰、宰相)在本课中是以宰相一词出现的,所以是第三个解释。这样的识字就不单纯的认识这个字了,学生还理解了字义,学会使用,也就不写错别字了。

五、古诗教学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古诗是我国文学体裁中最美的,古诗的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最美的课堂。”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这种美,体会这种美。

本册教材的6、10板块都有古诗,分别是边塞诗《出塞》《凉州词》和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8单元还有一首《马诗》这五首古诗要求学生理解感悟诗意并背诵。这几篇课文的课后积累里又分别安排了一些古诗让学生积累,有《别董大》《塞下曲》王之涣的《凉州词》《乐游原》《早发白帝城》还有一首写马的词---《调笑令胡马》这样,全册就一共有11首古诗词。这也是长春版教材的一大特点,古诗多。课标中对中段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的要求。低年级只要求背诵,而中段还要求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对学生积累这一块要求就高了,难度也大了。那么也就需要我们古诗教学时,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的授课。

要教好这部分内容,应该把握好五个环节。

1、领会大意是前提。在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2、理解词句是关键。抓重点词理解古诗,领会诗歌的意境。因为诗中的重点词是诗人反复雕琢的结果,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具有无穷的魅力

3、激发情趣是目的。激活想象,进入意境。在读诗中激活学生的联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组合他们想象到的画面。从而领略古诗的独特魅力,感悟古诗的经典意境。

4、训练朗读是重点。反复诵读,悟出浓浓的诗情。“七分诗三分读”。用“诵读”这种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干年前的“情”。

5、培养能力是归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让这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总之,把握好以上五个环节,小学古诗教学就能达到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兼顾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粗浅解读,因时间关系,难免肤浅,但我想随着教学实践的展开,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将会更充实更深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