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安排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温故知新”引导学生了解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递进的意思;“语海拾贝”引导学生积累富有韵味的古诗名句;“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体会“边读边想”在理解性阅读中的作用;“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畅谈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和电视;“习作百花园”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写观后感;“自主阅读园地”旨在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阅读方法。
建议本课用3~4课时。
解读与提示
“温故知新”: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之分。从构成成分上看,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递进复句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复句的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表达这种关系,可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使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语海拾贝”:这四句诗词表面看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实际上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重在积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选自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选自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选自李商隐《晚晴》。全诗为: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句写了恬静的黄昏,具有闲适淡远的优美意境,成为传诵的名句。天意特别地爱怜这生在幽处的芳草,人们也更珍惜傍晚的新晴。生长在幽僻之处的小草最怕阴雨浸淹,幸得天意垂怜,天得以放晴,以小草的喜悦进而联想诗人自己在天放晴后的喜悦舒爽的感觉。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互动平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时,引导学生把心融进去,采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其内容可以是剧中的人物、或情节、或画面、或音乐、或美工等。讲述不是简单复述剧情,口语交际前,教师要适当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说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不用面面俱到,也不用千人一面。
“习作百花园”: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次习作,可以让学生学着从几个方面分段表述。对印象深刻的情节,可以作重点描写。
“自主阅读园地”:读书,每个孩子都会。但是,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有待孩子们克服。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旁批的方法,把自己得到的启示写出来。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华,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现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出自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第2段讲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应当矫正。第3、4段讲读书求甚解的方法。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积累与运用(二)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