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云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红军被成为菩萨的原因。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揭题导入
1.回忆《朱德的扁担》,谈谈对朱德的认识
2.揭题
3.指名朗读与课题相对应的课文段落
4.解题: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说的是谁?
5.再读课题
二、探究体悟
(一)躲红军
1.反动军队对老百姓做了哪些坏事?
2.师穿插介绍红军
3.(ppt)理解“藏族同胞……谁也不露面。”
(1)抓住关键词体会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导朗读
4.朱德总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为他担心——,他忧虑——,他不想看到——。
5.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
(二)找藏胞
1.(ppt)指名读
2.加标点再读,体会语气
3.对比:要是反动军队会去找找藏胞吗?
4.指导朗读
5.生自由读四至七段,思考: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有菩萨般的心肠?
(三)抢春耕
1.汇报:“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结果……”
(1)指名读并说原因
(2)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话就是怕藏胞挨饿。
(3)因为种自己的地来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战士用心耕种。
(4)指导朗读
(5)理解第二句话并指导朗读
(6)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7)对比:反动军队会这么做吗?
2.汇报:“这也怨不得……抢种上。”
(1)挡住百姓眼睛的乌云是谁?
(2)朱总司令着急吗?为什么而急?
(3)对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读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四)夸红军
1.得知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园,也许他们在想什么?
2.看到红军不仅不拿他们的一针一线,还打扫,整治,他们又会说什么呢?
(1)组内练说
(2)班内交流
3.他们以前伤心流泪是因为——,他们现在感动得流泪是因为——。
三、延伸内化
1.过渡:同学们,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解放军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不仅把种子种在了藏胞的心间,也种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2.看图感受:看,面对猝不及防的雪灾,人民解放军不畏惧艰难险阻;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人民解放军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归课题: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最可亲可敬的——(读题)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找藏胞 躲红军
抢春耕 夸红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故事生动感人。但本课内容距离学生年代较远,缺乏认知体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体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呢?
我决定抓住插图,品尝头尾。以红军和反动军队的对比作为主线,重点研读朱德司令的三段话。在导入环节,我采用逆入法教学,轻松地解决了疑问,学生很轻松地就答出文中所说的菩萨一样的兵,菩萨一样的司令指的是红军和朱德司令。在接下来的精读环节中,我带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思想感情。先带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反动军队会去找藏胞吗?”让红军的形象在立即学生心中高大起来。在做了铺垫之后,放手让学生学习朱总司令另外两段话,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其中,我不失时宜地穿插介绍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让学生对红军产生敬仰之情。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练说,消除误会,真正感受到红军和百姓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最后,通过图片赏析,将目光拉回今天,学生们深受感动,各抒己见,更有同学情不自禁说出“我长大后也要做个保卫祖国的解放军”的宣言。
不足的是我在设计教学流程的时候,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教师语言的组织引导上,希望每个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凑,不露痕迹,殊不知,这样的课堂看似一气呵成,实际上教师的“牵”的痕迹反而显得更重。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低段课堂,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则应该放手充分地让他们去读,去悟,不要限制他们的思路,只让他们说“半句话”。另外,在处理“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一句时,我还是挖掘得不够深,课堂上只通过自己的口让学生理解,而没有让学生充分阅读,体会,因此不够透彻,若再处理得细腻深入些就更好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