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矿矿是怎样查阅资料完成他关于“蓝鲸”的研究的,了解矿矿写的论文的大致内容。使自己生发感慨、感悟,甚至产生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3.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提前准备黄全愈和黄矿岩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活动过程 | 设计意图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首先向孩子介绍黄全愈,而后过渡到他在国外上小学的孩子。 黄全愈,美籍华裔教育的学者。2000年出版《素质教育在美国》,成为当年国内非文艺类的第一畅销书。2003年,黄全愈又推出了“新书”《生存教育在美国》和《“高考”在美国》。其他的请学生介绍。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课件出示字词。 指明读,开火车读。多种方式读。 3.全班交流词语。 ①教师介绍(看图片):“迈阿密大学” ②理解 “纠缠” “博士学位”“抱怨”“博士学位”等词; 4.检查读文情况: ①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他评价。 ②开火车逐段朗读课文,并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师生对话、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那些事情?” 2.用自己的话进行交流、品位与理解课文。 师:当爸爸知道了矿矿要写蓝鲸的研究论文后,爸爸是怎样做的? (爸爸对儿子的能力表示怀疑。可是爸爸又不愿意打击孩子的这份认真的热情,还是让妈妈带矿矿去了图书馆查阅资料。) 师:接下来矿矿又是怎样做的? (矿矿在妈妈的陪同下借阅了许多关于蓝鲸的书籍,而且他查阅的还很认真。) 师:从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什么呢? (在矿矿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爸爸也学到许多知识。) (最后,爸爸看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份最简短最感兴趣的研究报告) 注:以上交流师时体会矿矿的认真和执着,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适当补充矿矿在美国学习的一些常识。 3.讨论:通过我们对矿矿的了解,想一想,你有过类似他研究成果吗? 4.通过学习本课,你想跟大家说点什么呀?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 排火车认读生词。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本课要求认识11个生字,要求掌握“矿、缠、博、纠、介、绍、籍、阅、获、吨、订”等11个生字。 2.要求会书写13个生字:“矿、妻、攻、纠、临、迈、介、阅、获、吨、寿、订、岩” 注重指导比较:“介——分” 介是“人”字头,不是“八”字头的书写。 3.小组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强调指导:用形声字比较字形的方法记忆“订、攻、吨、矿”等生字。 4.全班进行交流、讲解记忆的方法。 5.教师指导书写。 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三、扩展延伸,积累实践 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事物,可以到学校的图书室,也可以去问父母、大人或者街坊邻居,或者某些专业人士,让孩子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也像矿矿一样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出自己的研究论文。 |
假如我是科学家
如果老天让我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职业,我会当一名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要研制一种廉价而能调节冷暖的衣服,使人穿了在酷热天气中能感到凉爽,在严寒时也能觉得温暖如春,使贫穷的人免受寒凉之苦。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要发明一台能自动生产食物的机器,那么,只要人走到它们面前就可以饮食。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要发明一种能移动的万能房屋,它不但可以遮挡风雨,而且还能防火灾、洪水以及地震。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会研制一种电动小型飞机,使我们坐上它后能如蜻蜓般轻易在空中自由飞翔。
假如我的愿望能实现,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丽啊!
年度人物:黄全愈
他的每一本书都在中国教育界引起振聋发聩的效应。有人说,他像斗风车的堂吉诃德;有人说,他像独行侠似的美国西部牛仔;也有人说,他像风尘仆仆的传教士。
“其实,我不过是个‘补桶工’而已,与大伙一道为中华民族修补那块‘最短的桶板’!”这是旅美教育学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对自己的评价。
1988年,黄全愈考察美国“高考”时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高考将会产生制约作用。于是,他就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提出对中国高考严进宽出的反思,招来骂声一片。
有个同学看了那篇文章,说黄全愈好了伤疤忘了痛,一个高考受益者怎么可以批评高考?
黄全愈动情地说:“其实,没有人比我对高考的感情更深。没有高考,我这个‘右派’的儿子,绝没有今天。插队时,实在想读书,就偷偷把初中校徽贴身戴了三年。但是,只有理智才能抖开感情的包袱。我们必须否定高考,才能达到否定之否定的新高度!”
在以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黄全愈对现代教育中考试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高考改革的文章。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担着风险联合出版了黄全愈的《“高考”在美国》。在这本书中,他对中国高考的走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十二条高考改革建议。
当时高考改革还是一个敏感话题。2003年10月,在北京地坛公园书市,《“高考”在美国》仅售出寥寥数本。散场时,散落在地上的宣传材料随风飞舞,一派萧索。
那段时间,为了让人们充分认识高考“认分不认人”的评价标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严重制约,为了推介既认分又认人的“三合一”(高考+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的新选材理念,黄全愈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开讲座。
黄全愈把他的12条高考改革建议通过新华社送给了中央。
2006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全国之先例,以“面试”录取学生,对“认分不认人”的高考迈开了改革的一大步。
黄全愈关于高考改革的言论又一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重读《“高考”在美国》中关于高考改革的12条建议,人们发现,黄全愈三年前就预言了这场改革,预言了改革的方向和做法。出版社立即以《当预言成为现实》为题,再版这本书,告诫人们:明天我们怎么高考!
节选自:《高考年轮》
作者:马国川 赵学勤
新华出版社
一、请根据读音,写出正确的字。
lin yue qi gong
面( )( )读 ( )子 ( )击
( )居 跳( )( )望 ( )课
树( )( )色 ( )生 ( )正
全对的同学,请给自己摘取2个智慧果:(果子图)
二、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
研究 论文 那时我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每天都在为各种各样的 大大小小的论文纠缠不清
全对的同学,请给自己摘取1个智慧果:(果子图)
三、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到了。碧绿多姿的柳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在那纤细摇曳的万缕柳条上,挂满了嫩嫩的细叶和毛茸茸的柳絮。春风吹来,柳絮随风飘荡,形成一个个“小绒球”,它们有的好似雪花吹来,有的像正在演习的伞兵,还有的像天上的云朵……风渐渐小了,柳絮便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簇簇、一团团拥抱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小小的雪丘,时而又被刮来的阵阵微风吹散了。它们随风在地上迅速地乱滚着,一个跟着一个,仿佛是在嘻戏、追逐的小孩子。一阵微风吹来,翩翩起舞,成了无数快乐的小精灵。这些飘来荡去的“小精灵”总爱跟人们开玩笑。有时,它们竟会扑在人们的脸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转眼间会使人们变得白发苍苍。我有时伸手去抓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可不知为什么,一抓它,它就跑开,大概跟我捉迷藏吧!我喜欢柳絮,因为它们是那样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给人们带来童话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1.给短文加上个适合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柳絮 ( )小绒球 ( )的雪丘
3.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似乎( )快活( )大约( )
5.文中“小精灵”指的是( ),作者对柳絮的称呼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全对的同学,请摘取3个智慧果:(果子图)
四、向矿矿学习,确立一个研究项目,你也试着借几种参考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