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中描绘的送别情景,给古诗配画,体会诗人各自的情感。
五、通过对比性阅读和拓展性阅读,了解“送别诗”。
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两首诗写景的特点。
二、感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情谊。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渭城曲》 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 (一)背诵《赠汪伦》这首诗。 教师:李白要回家乡了,汪伦踏歌相送,李白很感激,就写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人们出远门不是步行、骑马,就是坐马车,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习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写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唐朝,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板书《渭城曲》王维 (二)师生谈王维 交流搜集的资料 背诵王维的作品 师:王维是盛唐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但他早年对功名充满了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渭城曲》是王维赴河西节度使幕时写的一首诗,诗中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描写景物时,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渭城曲》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这一特点。 二、初读感知,扫清文字障碍。 (一)让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二)指名读诗,学生点评。 (三)简介王维和元二的友谊。(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历史记载元二要去3000多公里以外的西北边疆任职,此去相当于横穿了大半个中国,王维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知。) 三、自读自悟,结合字典和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一)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换语序、补省略)板书:看、查、联、换、补 (二)学生自主学习。 师出示幻灯片:浥:湿润。客舍:旅店。故人:老朋友。朝(读音:zhāo):早上。柳:柳树,在这里不单是一景物,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所以‘杨柳’也象征离情别绪之意。 (三)小组讨论。 (四)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预设点: 1.从‘青’‘新’两个字知道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2.清晨,绵绵细雨飘然而降,润湿了路上的灰尘。 3.柳树经过洗涤润泽,清新怡人,使得客店上空也变得葱郁青翠。 4.王维一再劝元二再多喝一杯吧,走出阳关你就再也见不着老朋友了。 四、朗读古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古诗配画,升华情感。 (一)边读诗边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为古诗配画。 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欣喜。可让学生边读诗边想像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王维是怎样送别元二的,为古诗配画。 例:(清新的杨柳、手持杨柳的王维面对元二、客舍前一对对送别的友人、干净的道路、一匹匹载着行囊的马,雨中静默的客舍等。) (抱头痛哭,手拉手话别,互赠礼物,像汪伦送别李白一样踏歌相送,像李白送孟浩然一样,目送很远,开欢送会,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吧,再喝一杯吧等等。) (二)交流自己的作品。 (三)自由朗读,感悟意境。 五、课外拓展,内化情感。 师:假如你和最好的朋友也要分别了,也许从此以后再也见不着了,你会用什么方式送别朋友呢?你会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今天我们跟随王维送别了好朋友元二,一起见证了一段真挚的友谊。 (一)搜集几首送别的诗歌背一背。 (二)搜集高适的资料。 | 通过背诵王维的作品,搜集交流王维的资料,走近王维。 这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 把点评权交给学生,能调动学生读诗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通过想象送别场面体会当时送别情景。创造送别意境。 结合自身,假设一种离别氛围,既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又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 |
《别董大》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一)友谊是一座桥梁传递着酸甜苦辣,传递着鼓励和关怀,现在人的友谊是丰富多彩的,古时人的友谊更是情真意切的。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动于王维和元二知己相别的感人情景,背诵《渭城曲》。今天,让我们再走进灰蒙蒙的大雪天,领悟高适的送别情怀。板书《别董大》高适 (二)走近高适 交流作者资料,如(高适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初读感知,扫清文字障碍。 (一)解题。 (二)让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三)指名读诗,学生点评。 (四)简介高适和董庭兰的关系。(董庭兰擅长弹奏七弦琴,而盛唐时却盛行胡乐,所以,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董庭兰虽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高适当时也很不得志,正四处流浪,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二人的处境非常相似。) 三、自读自悟,结合字典和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一)自读古诗,用上节课的方法理解诗的意思。 幻灯片: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曛:日光昏暗。愁:担心。知己:知心朋友。君:指的是董大。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预设点: 1.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应耀眼的阳光也黯淡了。 2.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一群大雁向南飞去。 3.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你的琴艺那么高,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呀! 四、朗读古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升华情感,感悟诗的意境 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他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去沙漠工作,期间他写了许多边塞诗,诗中将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慷慨激昂的。《别董大》就是那时写的。高适当时虽然也很不得志,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但是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写得境界壮阔,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力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诗,升华情感,而后谈谈自己读诗的感悟。 师总结: 板书:满目苍凉,气势恢宏、意境悲壮; 慷慨激昂,充满信心和力量。 五、开展对比性阅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简洁阐释对“离别”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一)对比性阅读。 此环节有较强的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两者都先进行了情景的描写,再写送别的场面,且选取了有代表意义的劝酒辞;两首诗都比较积极旷达,没有哀怨愁苦的凄惨之情;诗人的境况不同;诗人体现出的情感也不尽相同。 (二)阐释“离别”的含义。 师:离别是伤感; 离别是挥不去理还乱的情思; 离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人去也的难舍; 离别是笑对未来; 离别是留给亲人的牵挂; 离别也是带上朋友的祝福上路。 离别…… 同学们!你认为离别是什么? (离别是挥泪而去。离别是祝福别人。离别是自己努力生活。离别是新的开始。) 总结:“人间最美是真情”,生活中,当我们拥有这份真情时,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六、课外拓展,内化情感。 课后,布置学生搜集送别古诗、诗歌、散文、文章的作业,利用读书活动课开展一次“也说送别,感受真情”为主题的诗词朗诵会。 板 书 《渭城曲》王维 看、查、联、换、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别董大》高适 气势恢宏、意境悲壮。 慷慨激昂,充满信心和力量。 | 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诗的意思和作者情感 自由朗读,大胆想象,内化情感。 对比性阅读,拓宽思维,广义的了解送别诗。 让学生用诗的形式阐释离别的内涵,既挖掘了他们创作的潜力,又能内化情感。 |
送别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③。
(注:①少府:唐时县尉;蜀州:指今四川省崇川市。②辅:护持,夹辅。③无为:不要。)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做这首诗赠与汪伦。
2.踏歌:一种民间歌调,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别诗”的分类及鉴赏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 “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的往往有别,大致可以分为:谢别、恋别、壮别和阔别等几种。
1.谢别。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花深千尺,不及汪伦迭我情。”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因羡慕大诗人李白,于是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玩,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当李白见到汪伦时,才知道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虽然这位冒失的汪伦的做法有点让李白哭笑不得,但他欲见自己的良苦用心和热情好客又让他感动,数日汪伦都好酒好菜招待李白,并亲自引导李白游历泾县的名胜古迹,临别时,汪伦又送给他许多的礼物。李白深受感动,为感谢汪伦的深情厚意,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这首诗赠别,表达对汪伦的深深谢意。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元二的深深依恋和牵挂。诗的前两句明写春景,暗寓离别。其中不仅“柳”与“留”谐音,是离别的象征,“轻尘”、“客舍”也都暗示了旅行的目的,巧妙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两句点明了主题是以酒饯别,诗人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意。友人此行要去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境,同时代的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形容,何况安西更在玉门之外,其荒凉遥远可想而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看来平平常常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却情真意挚,有着丰富的内涵。一个“更”字,意蕴很深,不仅写出临别的恋恋不舍,深情叮嘱,而且不难使人想到此前的频频祝酒,殷殷话别。末句更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试想,西出阳关已无故人。况且,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无故人”而已,眼前的一切包括如此熟悉的美好的渭城风物不是也统统见不到了吗?再说,“无故人”的又何止是远行的友人,诗人自己不也为身边少了一位故人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吗?总之,两句诗将惜别、留恋、体贴、关切、祝福等情感,都包含在其中。既真挚动人,又耐人回味。
3.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诗人因友人返京的惆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诗歌后八句述别情。先写在中军帐摆设酒宴、演奏边乐欢送即将起程返京的武判官——席次间的频频举杯、依依话别都只是在器乐的名称中略略带过,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饯别的情形。饮宴直到薄暮时分才告结束,送出辕门但见大雪份飞,矗立在军营中的那面醒目的大红旗帜都硬硬地垂落着,在劲风中丝毫不能翻动。可以想见,旗帜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塞外的天气是何等冰寒!而朋友却要在这样严酷的冰天雪地中赶路,怎不叫人担忧?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前方的天山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词尽而意不尽,余味绵绵,使人低回不已。
4.阔别。主要是达官贵人间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人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尤其是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显示出大丈夫宽阔胸襟,勃勃英姿,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
以上仅是从送别对象这个角度进行分类和探究,当然还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如:可以根据送别诗所写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3.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七中学陈兵)
《古诗二首》 习题精选(一)
一、给多音字注音。
朝( )霞 宿舍( )
朝( )向 恋恋不舍( )
二、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进( )( )己( )( )
尽( )( )已( )( )
三、按原文填空,回答问题。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 的感情。
回忆学过的古诗,再写几句这样的古诗句。
四、朗读古诗,体会情感。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诗二首》 习题精选(二)
一、查字典。
1.“浥”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序 。在“渭城朝语浥轻尘”这句诗中,“浥”字的意思是 。
2.“曛”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偏旁 ,再查 画。在“千里黄云白日曛”中,“曛”字可理解为 。
二、填空。
1.王维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他的诗被苏轼称为 “ ”。在《渭城曲》这首诗中, “ ,
”对景物进行了描写,展现了一幅清新明朗、和谐悦目的画面;“ , ”这句诗则是饯行送别辞,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
2.《别董大》也是一首 ,作者 ,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这既是对朋友的 ,又有对朋友的 。
3.古代诗人送别他们的好友时,有的以目相送, ;有的以酒相送, ;有的以歌相送, ;有的以话相送, 。
三、古诗创编。(下列任选一题)
1.为《渭城曲》古诗配画。
2.将《别董大》这首诗创编成小故事。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