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松坊溪的冬天的雪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的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2.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松坊溪的冬天》 | 设计教师 | 高新区第三小学 杜艳梅 | |
教学流程 | 设计意图 |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冬天图片欣赏,感受冬天的纯洁与美丽。 2.(填空)图片欣赏感受:( )的冬天 3.导入: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松坊溪的冬天,板书课题。 4.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体会美。 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读完文章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学生说松坊溪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 2.理清文章脉络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板书:平时美景:1——6 雪中美景:7——12 雪后美景:13——17 3、指名分段有感情朗读课文,初读感悟美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 1.(课件)出示松坊溪平时的美景图 2.找出具体描写松坊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平时的松坊溪? 出示句子: (1)溪中有好多大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2)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那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鹅卵石。 (3)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板书:平时的松坊溪:溪石 鹅卵石 溪水 3.配乐品味朗读,想像美景。 四、作业:有感情熟读课文,背诵优美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领略了松坊溪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伴随着飘落的雪花继续走进松坊溪的冬天。 二、研读文本,感悟美 (一)研读“雪中”一层 1.自由地朗读7-12小节,感受一下松坊溪的雪景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品出雪中美景的什么?(读一读,想一想,小组交流) 2.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这雪中的松坊溪究竟是怎样一片迷人的景象呢? 读文品句赏景、揣摩运用写法(出示句子):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①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②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这样的柔柔的雪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③范读。这样柔美的雪花落在你的脸上了吗?什么感觉? ④读出你感觉到的美,让别人从你的读中听出了你欣赏到的画面? (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①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②(出示“平时”一层句子)“溪中有好多大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师导:同一事物同一环境在不同的季节中不同景象,这是运用了对比、前后照应的写法。 ③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溪石的栩栩如生。 ④指名学生配乐品读。 (3)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①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 ②学生品读。 3.配乐齐读7-12节。 (二)研读“雪后”一层 1.师导:雪中的美景我们已尽情的在优美文字中遨游过了,现在一起去欣赏一下雪后的景色! 2.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重点研读: (1)“远山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由远到近) (2)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想象是一副怎样美丽画卷? (3)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色彩美,数量多,十分机灵。) (4)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鱼儿在享受这个美丽的溪水,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呢?(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3.指导感情朗读。 三、通读课文,回归整体 1.你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请你饱含激情对松放溪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有感情的尽情的朗读全文。 小结:松坊溪的冬天美得如诗如画,作者不但用笔在写还用心在写,抒发了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课外延续拓展美 1.作者郭风简介。 2.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使人如临其境,在大自然的邀游中,时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主体情感。 3.课外拓展: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欣赏描写冬天的段落。 五、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办一期手抄报。 2.运用排比的表达方式介绍家乡冬天的一处景物。 | 出示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出示课题后的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达到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的目的。 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让学生学会品读字词,体会文章语言和意境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别是排比句的应用。 配乐朗读旨在营造一种美的氛围。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写法。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 排比、拟人与比喻的应用,让学生在朗读和音乐中感受,激发学生的想像,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小组合作是高年级应具备和巩固的一种能力。从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感受作者静中有动的写作特点。 体会作者情感,达到情感共鸣。 课外延续拓展美,增加学生的积累,将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 | |||
六、板书设计:
冬天之美
(法)乔治·桑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他们在一年当中最不适于举行舞会、讲究穿着和奢侈挥霍的季节,将巴黎当作狂欢的场所。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而且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在我国的大都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在乡下,一片阳光或者刮几小时风就使空气变得清新,使地面干爽。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他们滞留在这个垃圾场里,实在是由于无可奈何。我们的富翁们所过的人为的、悖谬的生活,违背大自然的安排,结果毫无生气。英国人比较明智,他们到乡下别墅里去过冬。
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生机,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惨淡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灿烂、最辉煌的。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笔都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像(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这白雪了:好像有一群( )在溪中饮水;好像有( )睡在雪地里;好像有( ),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3)、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 ),有的像( )谁在岸边,有的像( )正准备走上岸去。
2.办一期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的手抄报。
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附:答案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这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子 )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3)、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2.办一期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的手抄报。
3.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