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曙光小学 张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课十二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情。
4.了解课文内容,并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读自悟,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体验。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
2.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读完后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情感
2.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培养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预习作业: 1.查找欧洲地图,了解书中提到的欧洲主要国家,著名城市,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根据“预习提示”预习课文 (1)初读课文,划出自己难读的生字、难理解的词语 (2)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能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文章的中心 3.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的时候,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一起玩呢? 学生:喜欢(并讲述一些旅行中的见闻) 老师:老师知道,有位12岁的德国小姑娘一人游欧洲,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位小姑娘是怎么独自到欧洲旅游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小组内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读课文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出来?” 学生:课文讲述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女孩独自一个人到欧洲旅行的事情。 随堂小测验: 1.读课文填空: 课文讲的是一位( )岁( )国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她已经游历的国家有( ),正在游历的国家是( ),还要游历的国家有( )。我认为乌塔是一个( )的女孩子。 2.仿照词语写句子: 丁零丁零: 结结巴巴: 筋疲力尽: 第二课时 三、分析课文,把握人物 1.以“你觉得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并说说你的理解”这一中心话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抓住重点句段,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本环节教学预设点: (1)预设: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乌塔多么胆大细心! (2)预设: 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 这三年,乌塔准备 ,准备 ,准备 ,这三年她阅读 阅读 阅读 。为的就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坚定智慧! (3)预设: 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为了挣旅费,她还去 ,还去 , 还去 ,挣旅费。 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老师: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为什么?中国的乌塔在哪里? 四、课外延伸,引发思考 根据上一段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乌塔身上的优秀品质,再次提出疑问“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让学生自由发言 本环节预设点: 预设(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提炼出:我们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缺少乌塔意识。 预设(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提炼出: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乌塔的思想。 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莽撞;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作业 1.跟父母做一次沟通:讲讲乌塔的故事,讨论什么是爱? 2. 给乌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感想。 随堂小测验: 读一段话做练习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并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在这里,它的美丽才感动了我。 1.完美的意思是( )。 2.光从电视上认识世界并不完美是因为( )。 3.你对意大利有哪些了解? | 本课所讲述的社会背景是学生很陌生的环境,让学生利用书籍、网络了解欧洲的概况,使信息技术与学科很好的结合,更便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由谈话导入课题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有话可说,更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边读边悟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更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 通过练习题检测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以及对词语的使用情况。 设计整合性的话题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并谈出个性化的理解。从发展语言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说话有理有据”的言语表达能力。注重感悟,强化朗读,让语文课能听到读书声。 将阅读从“内容”层面引向“情感”层面,体现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强化“说话要有理有据”,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 和父母交流使得家长通过这个故事是不是也该对如何呵护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新的思考?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培养写作能力,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检测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
《女孩儿乌塔》 习题精选
栾城县聂家庄 邢雅欣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t恤衫(xù xǜ)伦理(lún lóng)反驳(bó bé)
趁机(chèn zhèn)摊开(nán tān)介绍(sào shào)
二、多音字组词、
塞sè( )乐yuè( )曲qū( )
sāi( )lè( )qǔ( )
长cháng( )背bèi( )间jiàn( )
zhǎng( )bēi( )jiān( )
三、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1.她一听,高兴得大叫起来:“我就是的国人!” ( )
2.我有点儿惊呀。( )
3.她自毫地说:“当然。”( )
4.她会往家里拔打电话的。( )
四、我把词语送回家。
热情 感情
1.她( )地问我玩得怎么样。
2.爸爸妈妈的( )很深厚。
担心 担忧
3.你一个人不怕危险吗?你父母不( )你吗?
4.妈妈为我的学习成绩而( )。
五、用加点词语造句。
1.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2.她自豪地说:“当然。”
六、结jie( )塞sè( )相xiang( )间jian( )
jie( )sāi( )xiang( )jian( )
两个小故事
在清华大学校园中有个湖,中间有一个小岛。有一年,一群天鹅来到岛上。热情的北京人,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在岛上生活了下来。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热心的北京人又在小岛上为它们盖了小茅屋让它们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鹅变成了“野鸭”,再也飞不起来了。
有这样一位父亲,因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应付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把三个孩子关在家里与世隔绝,结果先天智力完全正常的三个孩子,到了12岁只相当于一般孩子5岁的水平。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看后不能不为之心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家长应该怎样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