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就义诗》,默写《夏日绝句》。
3、感受诗中洋溢的浩然正气,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建议:二课时
第一课时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 |
1、板书“英雄”,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 2、师: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 3、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女英雄――李清照。(师作介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李清照写的一首流芳百世的诗——《夏日绝句》。(出示这首诗) | 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介绍作者,引出诗句 |
(二)初读古诗,体味感情 | |
1、师富有感情地大声范读。 2、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3、请几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4、全班齐读。 | 为文本做铺垫。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
(三)深入理解、品悟诗情 | |
1、学生自读古诗,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课前了解的资料、课本的注释和字典、词典自读、理解。 2、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解决问题。师相机点拨指导。 如: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大体上作南北向,故自汉初至唐,称这段江流东岸至海边的地域为“江东”,亦称吴中 4、提问:“项羽”是什么人?(说说项羽的故事。) 5、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借项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生,醉生梦死的谴责之情。) 5、结合“人杰”“鬼雄”“不肯”等重点语句的探讨:诗人借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事例欲表达自己怎样的志向。(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舍生取义才称得上是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7、试着默写这首诗。 | 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自学、感悟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古诗意思的能力。 锻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并进行表达的能力。 体会诗人借古人讽今明志。 |
第二课时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 |
1、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堪称英雄的古代柔弱女子——李清照。她写的《夏日绝句》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项羽为例,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现代革命者——夏明翰! 师板书:《就义诗》夏明翰。 2、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 师: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根据所查资料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 古今两位英雄对照,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实现信息的整合,为理解诗歌的意思做好准备。 |
(二)读中理解、品悟诗情 | |
1、师:你觉得夏明翰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 2、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读这首诗,看哪句诗最能说明夏明翰是一个不怕牺牲的人。 3、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通过“不要紧”、“只要”等词语让学生理解诗人为真理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通过“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两句体会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指导学生从人物入手学习诗歌。 通过朗读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 |
1、认读本课生字,组词。 2、全班交流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两部分的避让关系,指导重点字“鬼”的书写。 |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 |
教师向学生提供革命烈士诗抄等富有英雄气概的诗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英雄人物故事书籍。 | 感受诗歌所体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英雄故事的兴趣。 |
《诗二首》 习题精选(一)
一、填字赏诗。
1.千山鸟飞jué( ),万径人踪灭。
2.xiōnɡ( )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生当作人( ),死( )为( )( )。
至今思( )( ),不肯过江东。
二、记忆理解。
1.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夏日绝句》中最能体现她慷慨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 )。
2.你最欣赏《就义诗》中的哪句诗:( )。你欣赏的理由是( )。
三、你还知道哪些中华英雄的事迹呢?和同学交流交流吧,看看谁讲的好!
《诗二首》 习题精选(二)
1、我写的字最漂亮。
xiàng yǔ guǐ xióng jué jù kǎn tóu
( )( )( )( )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项( )鬼( )雄( )绝( )
顶( )魂( )难( )艳( )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冀教版三年级上册 诗二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