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完成文学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2.学会与同学交流,能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并比较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我的采蜜集”里内容的精彩处。
2.老师通过引导,使学生带着兴趣完成“读读背背”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巴金所表达的追求精神。
2.养成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勇敢地表到自己的想法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巴金的相关资料;教师充分理解“读读背背”的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留意过吗?在夏天的晚上,会有很多小飞虫围着路灯飞来飞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那里明……,这时老师要及时引导,它们是为了光明。)
假如把电灯换成燃烧的灯,比如蜡烛,它们再向着光明飞过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学生纷纷讨论。)
这时你想对飞虫说些什么呢?你又是怎么看待它们这种行为呢?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老师开始朗读巴金的《日》)
(学生被老师的朗读吸引了,开始注意聆听。)
老师读得好不好?那么谁想再给大家读一读呢?
(指名读,老师做指点。对其它学生提出听朗读的要求。)
大家一起读,说说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老师要做好学生提出疑问的准备,比如“明知道是火,它们还要扑过去,太傻了。”出现类似的问题需要老师做正确的引导,既要肯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又要解释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要表达的思想,教师课结合巴金作《日》的背景来解释。)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就让我们满怀感情地再读一遍文章吧!
二、读读背背。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可以用哪句话来形容呢?
(老师指导学生从“读读背背”里找出来。)
谁能试着说说其它两句话的意思?
(老师指名学生试着说说另外两句话的意思。老师注意点拨归正。)
大家试着背诵这几句话,看谁背得既快又准。
(学生开始背诵,老师抽出学生背诵句子,学生可以全被也可以任选。形式要灵活。)
三、口语交际。
咱们再来做一个比赛好吗?
大家将课本合起来,我给说一个故事,看看谁能说出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复述口语交际里的童话。)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想法会层出不穷的,关键是不让学生看到课文中小明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老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
你们回答的都很好,老师都给你们打一个大大的对勾。那么现在你们打开课文,看看小明是怎样回答的呢?老师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学生找出答案。)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比如说:……,谁愿意给大家讲讲呀?
(指名学生讲类似的经历,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当好“小医生”,准备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我的小笔头。
现在,我们可以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看看课文中的漫画,你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吧。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讲了什么故事,说了什么道理”等下手。)
《综合学习三》 习题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②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③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⑤有一双翅膀,我_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哪一种层次划分最恰当?请选择出最准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为文中第⑤段的横线选择恰当的词语( )
a.假如 甘愿 b.倘使 宁愿 c.假如 宁愿d.倘使 甘愿
3.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从下边四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
b.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
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
d.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语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
4.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最主要的是( )
a.赞美飞蛾扑火和夸父追日的牺牲精神。
b.揭示了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哲理。
c.揭露当时备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是一个黑暗的寒冷世界。
d.抒发了作者追求光明、为了光明不惜牺牲生命的强烈感情。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