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2.理解词的意思,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
预习作业:
1.复习:《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反复朗读诗歌,先要求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最后要求能够读出诗中各句不同的情感。
3.按要求在下面批注这首诗,你可以模仿着增加一些批注——
老师做的批注引路有:(1)“篱落”是什么意思?“径”是什么意思?(2)急走是什么意思?“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飞入菜花无处寻”?看到飞了的蝴蝶,小孩是什么样的心情?(3)捕鸣蝉”和”追黄蝶”的感觉一样吗?
4.试着依据诗中的词语,适当地补充一些词语,试着用现代文说一说这首诗句的意思,要翻译得优美,保留诗意。(上课前要自己出声地翻译一次。)
第一课时
一、导
1.立春过后,春天来了,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新市徐公店,看一看作者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新市,古县名,在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一幕。
二、读
检查学生“读”情况,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指导。
三、解
(此过程是一个解与读,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解的基础上,提升读的质量)
1.小组学习
要求:(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2.集体交流
(1)汇报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
(2)深入理解诗境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指导朗读: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多么美呀,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基调:优美,惬意,舒服,旷达。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d.学习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物?
走:跑。急走:快跑。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b.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回忆
《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深入体会孩子的“趣“与”“乐”,指导学生朗读。
“无处寻”后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再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师小结: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1.译
2.老师请四人小组互相翻译,翻译后,老师请了一名同学来翻译,要求基本翻译。
3.基本翻译正确后提出更高要求:翻译的优美。
困难处教师示范。
4.背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之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指名背诵。
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3.课外亲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试着画下来吧?
第二课时
预习作业:
1.反复朗读诗歌,先要求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最后要求能够读出诗中各句不同的情感。
2.按要求在下面批注这首诗,你可以模仿着增加一些批注——
老师做的批注引路有:(1)茅是什么意思? “吴音”指的是什么?(2)
你理解“无赖”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呢?(3)作者最“喜”小儿无赖,你呢?
3.试着依据诗中的词语,适当地补充一些词语,试着用现代文说一说这首诗句的意思,要翻译得优美,保留诗意。(上课前要自己出声地翻译一次)
补充材料:
1.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一生主张抗金北伐,词风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42岁遭到因奸官馋言落职,退居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因喜爱乡村的田园景色和村民朴素、淡雅的生活而写了不少农村题作的词作,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着音乐歌唱,所以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常见的还有“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等。
一、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板书:清平乐 宋辛弃疾)
由我们的补充材料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叙述)
2.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一生主张抗金北伐,词风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42岁遭到因奸官馋言落职,退居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因喜爱乡村的田园景色和村民朴素、淡雅的生活而写了不少农村题作的词作,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3.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着音乐歌唱,所以多称为“曲”、“杂曲”或 “曲子词”。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常见的还有“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等。词有各种格式。《清平乐》这首词中, “清平乐”是词牌名。谁能读好?
(清平乐注意“乐”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读通词文
1.过渡:了解了题目与作者.让我们来读一读词吧!注意读准读通读出词的节奏。(出示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说说你觉得哪些字要注意读音?(相机评议,纠正读音:翁wēng、锄chú、莲lián、媚读去声,媪ǎ0,剥读bāo)
3.配乐范读。
4.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一听评价。
5.配乐指名读。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逐“片”讨论:
(1)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茅檐”、“醉里”、“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
茅檐:茅屋 。
醉里:酒后微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写这首词时,在江西上饶。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翁媪:翁,老年的男子;媪,老年的女子。老年夫妻。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2)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好在我们都是些农村来的孩子,都很清楚)。
无赖:顽皮(文中是对小儿的爱称,并无贬义)。
村居:乡村闲居。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3)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同桌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五、背诵
如此醉人的词,能不能像吟诵古诗那样把它吟诵于心呢?把书合上试一试。(自由背诵)
六、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乡村,和他一起感爱恬静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安乐的田园生活。相信在这次旅途中,我们的心灵同样也得到了陶冶,得到了净化。在古词中还有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同学们可以继续查阅,也可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词。“学无止境”,“举一反三”才能带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古诗词二首》 习题精选(二)
一、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通过 ,这些情景来说明是 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 心情。
2.《清平乐》中,“ ”是词牌名,词的作者是 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等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二、多音字:
宿:sù( )xiù( )xiǔ( )
剥:bō( )baō( )
三、形近字组词:
1.赖( )懒( )2.蓬( )篷( )
3.锄( )助( )4.蔬( )疏( )
四、解释黑体字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 )深,树头花落未( )成阴。
儿童急走( )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白发谁家翁( )媪 ( )
《古诗词二首》 习题精选(一)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是 代诗人 所作,“宿”字是 的意思。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 ,后两句写的是 。作者把 描写和 描写相结合,使全诗清新活泼,气氛欢愉,极富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2.《清平乐》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词句是 。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黑体字词。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三、请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1.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 )蘸水开。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