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
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我想,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
证学生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
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本课时的教案我是建立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
顺序的基础上,学习被捕前和被捕时部分,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通过抓重点词句发表自己的见
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这样在教学中,在
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
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
教材分析:
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
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
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
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
人的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起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
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顺序的
基础上,学习被捕前和被捕时部分,同时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通过抓重点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第二课时,则着重引
导学生深入交流对重点句“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
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的理解,感悟李大钊在法庭上为什么能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
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同时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为了党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使
学生受到革命传统的情感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从中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清明节的意义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你们知道清明节有什么意义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个伟人
。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第一人——李大钊同志。
2、介绍李大钊。
我们先来看看在“民族魂”的网站上,人们对他的评价,给他的留言。(出示课件,链接)他到底
是一个怎样的人,会让这许许多多的人如此缅怀呢?(课件出示李大钊的画像)学生简单汇报收集
的李大钊的资料。师补充、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以情为导线, 通过谈话和人物介绍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为学生营造
情感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情感基调,并让语文教学充满情感。)
3、揭示课题,齐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
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回忆就像天上的星星,很多很多。有
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远,有的近。十六年是那么的远,可作者的记忆却是如此清晰,这是为什
么呢?下面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作者的回忆,走进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1)课后习题已经告诉我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先找到表示时间的词,再想想课文
写那段时间里发生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女儿的李星华忘不了的到底是父亲的哪些事?
(2)学生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阅读
课文,给予学生静读课文的时间,深入思考,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读课文,
说事件、找时间中逐步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品词析句,感悟形象
对于李星华来说,李大钊是个父亲;对人民来说,李大钊是个革命者。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革命者
都具备的优秀品质。想了解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李大钊的伟大形象。
1、出示句子:(第7自然段)
3、交流:
(1)找出这段话中体现局势严重程度的词?(越来越)
其实课文前面也有相关的语句告诉我们局势越来越严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局势的严重
指导读好这段话。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李大钊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第一句话承上启下。父亲说的话虽不
长,但“言为心声”,四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不能离开。这段话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走进人物内心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在研读文本时情感体验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处理
过程中,我依循文脉和学情,将教学的重点段放在第七自然段,并以此为点,上挂前文。)
(2)这是被捕前(对工作高度负责、不怕牺牲)的李大钊,那被捕时的他又是怎样的革命者形象呢
请大家一起看看课文。
①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不慌不忙”“态度严峻”感悟人物形象。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李大钊同志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这到底是一群怎样的敌人呢?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
面对这样的敌人,面对这不妙的情形,李大钊怎么还是这样不慌不忙,父亲应该知道,一旦被捕,
可能就要判重刑,甚至(死刑)。那么为什么他还是那样不慌不忙?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大
钊?
②感情朗读、以读激情。
看到这样的李大钊,我们的心中怎能不对他肃然起敬呢?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部分,读
出李大钊的沉着冷静,读出你对他的深深敬意。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地抒发自己的见
解。再结合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进一步明晰作者
所塑造的革命者形象。最后感情朗读的指导则是学生心灵与文字的碰撞,情感与内容的交融。)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读到这儿,你们对于李大钊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回家后把它写在自己的书上。
2、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同学们也可以自己登陆“民族魂”网站,表达自己的心意。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
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