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北杜小学 刘晓丽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文言文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课程标准在高年级的阅读要求之一是:“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因此,学习本课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一是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二是对照注释或通过查阅工具书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三是明白故事中所揭示的道理。
“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在今天的生活中,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不努力做事却心存侥幸的人和事依然存在。因此本课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学习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2.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4个生字,掌握4个会写的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
3.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4.积累文言文寓言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预习能力。
2.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激起阅读古文的热情。
4.教学重、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感悟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教学准备:
布置好预习作业
a.借助资料和文旁注释尝试着读通原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读不懂读不通的句子做出标注。
b.读懂课文意思,说说自己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c.搜集资料了解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寓言故事我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谁来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生答) 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短小精悍,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两则寓言,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你发现这两则寓言与我们以往读的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关于文言文,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它与我们上学期一起学习的古白话文《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有什么不同?(文言文是古代学者所学的文章。文字精炼,意义深刻,表达深远。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 古白话文主要侧重于口头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回忆我们在学习《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时的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谁先来说说? 二、小组学习,读通课文。 出示预习: a.借助资料和文旁注释尝试着读通原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读不懂读不通的句子做出标注。 b.读懂课文意思,说说自己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c.搜集资料了解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 学习文言文,第一步仍然要正确流利的朗读,读通课文,这是我们理解寓言的前提。 1.小组交流,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先把预习两则寓言故事时遇到的读不准的字音以及断不准的句子,在小组里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负责记录下来大家一起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效率高。 2.小组长汇报,集体交流。 小组长汇报小组没有解决的读音、断句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你们是怎么确定的?根据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断句,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一种方法。大家还有哪些疑问?(提出之后继续解决) 3.检查朗读。 同学们,这些句子你们会读了吗?(投影出示文中句子)由每组的2号同学负责,先在小组中轮读。再指名每组3号同学轮读句子,师相机纠正错误,指导断句。 如:①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③予/助苗长/矣! 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⑤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教师配乐范读其中一则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断句,边听边在书上作出标注。 5.自己尝试把两则寓言完整的读一读。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释和资料逐句的来看看这两则寓言都写了什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过程:4号同学做小组长负责交流活动,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话逐句说出它意思。 2.小组学习之后汇报问题,集体交流解决。 过程:哪个小组没有问题了,小组同学合作,用自己的话逐句说说寓言故事的意思,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看大家的问题在他们的解释中能不能得到解决。 (小组逐句说意思,大家开始做笔记,教师顺势肯定好的学习习惯。) 3.小组中每个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意思。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指名分别说说两则寓言的意思。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文。试着背诵。 四、小结激趣。 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两则寓言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读文导入。 同学们,谁来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则寓言给大家读一读? 二、感悟道理,向生活拓展。 中心话题:认真读两则寓言故事,仔细想一想,宋人与楚人的可笑之处在哪?你从哪儿读到的?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一谈。 1.学生结合中心话题自学感悟。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揠苗助长》预设点:宋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此环节可结合语境想象理解,如借助关于“急”的成语(如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小结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体会农夫做法的愚蠢,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想象情境,再读文本。 《刻舟求剑》预设点:楚人可笑在哪里?他为什么求不到剑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些什么? 这一问题比较简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三、古文拓展。 1.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拓展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 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 走——跑的意思。 颈——音井,脖颈,就是脖子。 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四、作业 搜集文言文寓言故事,多读一读,把学习感受记录在小本本上。 | 从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领悟到寓言故事的特点。 让学生区分清楚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从学习古白话文的方法入手,学习文言文。也是在告诉学生,学习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明确具体,便于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小组直接交流问题,意在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扎实预习的好习惯。 强化借助注释理解意思确定读音、断句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是学习古文时候的非常好的方法。 集体解决问题之后抓文章中重点易错的地方反复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通句子。 教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 教师引导生生对话,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师生对话,追求教学中“润物无声”的境界。在问题集中的情况下,教师用“找没有问题的一组来说,别人听,看能不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强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寓言故事的大意,为从中感悟道理做好铺垫。 读文导入,教师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顺其自然导入新课。 此中心话题意在让学生咬文嚼字,抓住文本,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感悟道理,并向生活延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后,再给一个类似文本拓展阅读,从而内化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含意深刻的小故事——寓言
寓言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动物、植物、无机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风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主要的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
寓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主题有寄寓性。它总是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例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它不仅仅在于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逮住野兔,而更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讲出一个普遍而又抽象的道理:如果把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当成必然性,一味期待着这种偶然性的再次出现,结果必定一无所得。有些讽刺性的寓言可能一眼看不出有什么寓意,但是经过思索就会感到其中有普遍而深刻的含义。
寓言的主人公常常是人,也有的是动植物。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动植物当成人来写。寓言一般都有故事性,但情节不太曲折、复杂。它常运用夸张和想象,但不荒诞。寓言也多运用比喻,目的是通过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寓言创作,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像《自相矛盾》、《螳臂挡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公好龙》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后来唐朝柳宗元、明朝刘基等,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如《黔之驴》、《卖柑者言》等。
在外国,《伊索寓言》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希腊,就广泛流传了。现在我们读到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寓言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
“刻舟求剑”相关知识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ǜ)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ǜ)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表水涉澭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注释】
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音句,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
4.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5.是: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佷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落。
8.契者:雕刻的人/地方。
9.若:如果。
10.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11.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2.求:找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迷信教条;墨守成规,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词性】
贬义词
习题精选
快乐起飞
一、把字和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yà qū qì wú ɡǎo jù mǐn
契 揠 吾 槁 趋 闵 遽
二、选字填空。
吾悟 矣唉 契 锲
感( )( )声叹气 ( )而不舍
( )国 悔之晚( )( )约
三、解释下列词语。
惑:病:槁:
芒芒然:予:闵:
涉:遽:契:
在古文中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自由翱翔
四、精彩回顾。
(一)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 , ,谓其人曰“ ! !其子
,苗则槁矣。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
3.读完这个小故事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二)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 ,遽契其舟,曰:“
。”舟至, 。
,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根据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说说这个故事的意思。
3.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读完这个小故事
后,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五、到《聊斋》听故事。
骂鸭
「清」蒲松龄
邑西①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
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②,生平失物,末尝征于声色③。某诡④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⑤,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⑥。
①邑西:县城西面。 ②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
③征于声色:表现在语言和脸上。 ④诡:欺诈。 ⑤窘:难堪。 ⑥其病良已: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读文言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优秀的文言文别具一种神韵。但读懂它,也不易,因为它和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骂鸭》这个故事你读懂了吗?
1.借助注释理解下面的话。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末尝征于声色。
2.这个人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3.他的病是怎么好的?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多彩世界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这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寓言两则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