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认识“嘁、嘀、蹭、涕、惴”等5个字,理解“蹭、不知所措、惴惴不安”等词的意思。
2. 通过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 重点讨论“试胆量”的过程,体会它的重要意义及校长教育方法的巧妙。
4. 使学生受到无论干什么事,开始可能会因害怕不敢做,只要敢于实践,就会变得勇敢起来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受到无论干什么事,开始可能会因害怕不敢做,只要敢于实践,就会变得勇敢起来的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揭示题目:
①“胆量”是什么意思?“试”又是什么意思?
②看了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
2. 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画出不理解的词。
(2)再读课文,思考:
a.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段首写出序号。
b.课文中哪些自然段讲的是试胆量的过程?在这部分中都讲了哪些人试胆量?能给他们分成两类吗?分类理由是什么?(a.试胆量的同学 b.装鬼的同学)
c.反复朗读课文试胆量、装鬼同学的表现,读后有什么感想?
3. 小组讨论上述几个思考题,选出代表准备汇报发言。
4. 集体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理解。
①朗读课文时,你又学会了哪几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②汇报自学课文时的几个问题,互相学习。(略)
a. 从哪看出试胆量的同学害怕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b. 从哪看出装鬼的同学害怕的?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c. 作者在写这两类人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什么来具体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你能给课文分段吗?怎么分?为什么?
④为什么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说明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鬼”并不可怕,因为他们自己都会害怕,说明无论做什么事,开始可能会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只要敢于实践,就会变得勇敢起来。)
⑤课文的(1-7)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游戏前的准备)
他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时同学有什么反应?从哪句看出来的?作者写这段有什么作用?
⑥分组朗读课文。
5. 拓展思维:
①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害怕?
②你觉得怎样可以使自己胆量大起来?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好办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