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妖娆迷人”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4.能够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亲对自己的挚爱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课文所表现出的朴实的父女之情——父亲对我无言的爱,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及怀念。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设计内容 | 《灯祭》 | 设计者 | 高新区第一小学 池丽瞻 |
教学流程 | 设计意图 |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下大家已经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了他们小时候的玩具和心爱之物,谁来说说都有什么?(生交流) 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小东西的经历呢?谁来谈一谈其中的乐趣?(生交流) 那么本文写到的内容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父女情结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去深入了解。 二、走进作者: 迟子建,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达五百万字,出版著作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向着白夜旅行》等。除连续获得鲁迅文学奖外,还曾获得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 等,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三、解读课题: “祭”,祭奠。“灯祭”,用灯祭奠父亲。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四、检查预习: 1.自己初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 4.质疑。 5.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小结: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五、理清层次: 第二课时 一、解读文本: 1.出示中心问题“为什么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从哪里看出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 2.围绕中心问题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边读边想,边划边写。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根据学生的交流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体会: (1)“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文章开头以回忆的口吻叙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温馨的场景。“那灯是不寻常的”,点明了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不寻常。 (2)“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 作者对做灯的过程描写细致,详细具体,让人一目了然,我们好像真的跟着作者看到了那“不寻常”的灯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也正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我”才对做灯的过程熟记于心。父亲每年都为“我”做灯,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那灯是不寻常的”。 (3)“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 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美啊!说明了一个小姑娘在父爱的呵护下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她在炫耀父亲做的灯,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觉的“不寻常”。 (4)“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希望。过年的喜庆,再添上父亲的张罗——放鞭炮、做各种灯、贴春联这些年的节目,年自然就显得有声有色。再加上父亲送给 “我”的灯,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啊。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依恋和挚爱。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他在作者心目中是所有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因为有了父亲,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我的生活是“不寻常的”。 二、读中悟情: 给学生充足的自由读书时间,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边读边找一找文中最容易让自己产生共鸣、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三、小练笔: 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 可以针对“细节描写”的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1、腰围绕中心去写;2、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冲淡主题;3、要有一定顺序,语言要准确、生动;4、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四、推荐阅读: 作者描写一系列怀念父亲的文章,如《白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 第三课时 一、拓展延伸: 1.品读《白雪的墓园》(片断) 2.简单谈谈自己读后感受。 二、联系自己,感悟父爱: 1.导语: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强调母爱的力量,可事实上呀,父爱同样也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就像鸟儿起飞的两只翅膀一样,对我们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虽然我们的爸爸不常用亲昵的话语或动作来表示对我们的关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其实,父亲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包容着我们。有时候,父爱真的是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不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你自己的身影? 2.出示图片,教师配以图解: (1)面对生活的艰辛,父子俩相依为命…… (2)如果说父亲的爱是不善于表达的,那么他最好的表达方式或许就是对我们深情的注视吧…… (3)如果说父爱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那应该还有对我们心甘情愿的纵容吧…… (4)看看这个坏小子,是否可以想象出老爸那无奈的表情? 3.师:是啊,如今我们已慢慢长大,那你是否依然记起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觉?是否依然记起老爸背上的感觉?那种温暖的感觉,惬意的感觉……找到了吗?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父爱深情呢?愿意把它讲给大家听听吗? 4.学生深情谈自己感受到的父爱。 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我真的非常感动,老师也为你们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高兴。那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没有埋在心底的,特别想要说给爸爸听的话呢?那现在就请大家拿出你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5.学生动手写。 6.学生读自己写的真心话:(放歌曲《父亲》) 三、总结升华: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浓浓的父爱。现在我们应该感受得到,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洋溢在外,但却一样深厚宽广如海洋。如果说母爱是山涧的小溪,是那样的绵长而具体,那么父爱就一定是小溪所缠绕的那座高山,是那样的厚重而坚实。父爱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常常读不懂它,直到真正长大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之后,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挚的心。我相信,你们读懂自己的父亲,不会太晚! 四、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父爱的文章、歌曲、或其他资料,也可以加上自己写的内容,办一期手抄报――《走进父亲》。 | 由于年代不同,现代社会的孩子们对于文中作者“爱灯情结”不太好理解,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作者有情感共鸣,以便为接下来的理解本文内容作好铺垫。 了解作者简介以生活年代,有助于体会文章内容和情感。 学生对课题比较生疏模糊,理解透彻,才能走进文本作深入理解。 扎实做好预习,才能扫除障碍,为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体会文章情感做好准备。 理清文章层次,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带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朗读再次体会感悟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从而用心去感悟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领悟人间的挚爱亲情。 使学生了解细节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事情的重点,表达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课下大量相关阅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会作者情感的体会。 教师亲切真挚的话语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情境。 图片的出示,大大的引发了孩子们心中似乎陌生却又那么熟悉的父爱深情,使他们确确实实体会到,父亲的爱就在我们平凡的点滴生活中,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听说读写是我们学习语文所要培养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是由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飞跃。 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孩子们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语,使亲情迸发出了灵性的火花,场面真挚感人,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主题得到了升华。 教师几句真切而又富有感染的话语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进一步点明本堂课的主题----父爱是深沉而又伟大的。 把对父爱的体会延伸到课下,延续到生活当中去,真正变成自己心中难忘的深情。 |
巩固提高
1、考考你,课文学懂了吗?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
(1)为什么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头?
(2)为什么有了父亲,日子会有声有色?
2、小练笔: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树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
附答案:
1、(1)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头。
(2)每年我都能得到父亲亲手做的灯,从灯中体会到了父亲的爱,从而喜欢父亲做的灯,有灯陪伴的日子自然有声有色。(只供参考)
2、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