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了解文中所写寻月的全过程,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
其发展变化轨迹。
2.揣摩文中所写孩童语言的特色,品美品趣,净化心灵。
3.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体会一切从孩子眼中看出的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孩童寻月的心态。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月球的知识等。今天我们一起谈谈对月亮产生过的奇妙想法,发生过的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好不好?
2.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贾平凹的文章《月迹》
[板书课题]
课件:月亮
二、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全文。说一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全文,
思考:孩子们在那里寻到了月亮?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3.小组交流。对照课文,看看自己说的是否合理,并且能概括说出来。
4.全班汇报。
三、抓住特点感受美丽。
理清了顺序,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月亮的特点,从而感受月亮的美丽。
1.默读全文,想一想:作为一名讲解员,你将怎样把月亮介绍给大家?你喜欢月亮,为什么?你会向讲解员提出什么问题?请标记在书上。
2.放声自由朗读全文,特别要多读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月亮的美丽。
3.讨论课后“思考?练习”
看图,读课文,孩子们在那里寻到了月亮?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吗?
4.全班汇报。
四、回到整体,扩展延伸。
老师小结:
本次讲解我们就进行到这儿,请各位讲解员回去后,查找一下有关月亮的相关资料,明天我们接着讲解。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了解月亮的特点。
二、分组研讨总结观察方法。
按照空间位置变化的顺序
[板书]
中秋之夜“我们”在院子里听奶奶讲故事,盼望月亮出来。
“我们”盼望已久的月亮进了中堂,然后又匆匆走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了进来”先后出现在
全班汇报。
这些变化其实是月亮的什么的结果?
三、口头、习作练习。
1.把你知道的有关月亮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2.选择自己喜欢的按一定的顺序和观察方法说一说,再写下来。
3.各组选派代表,和全班同学交流。
检查字词。
利用词语卡片认读,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说清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识记生字。
把你喜欢的描写月亮的词句摘抄下来。
四、老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2自然段。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写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学习第3段。
[板书]
望月、议月、寻月
月亮没了踪迹,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奶奶的提示下,追出了屋子,追进了院子。看到了另一番情景:
奶奶的讲述勾起了孩子们对月亮上事务的无尽联想。
思考:孩子们在哪里寻找月亮?
四、再读课文,读中体会:每个人心里的月亮其实就是每个人心里对月亮的喜爱之情。五、布置作业:
读课文,预习课文后半部
第四课时
一、复习学法,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前半部,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课文。
思考;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吗?
[板书]
大家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了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在去找吧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月亮是我们要的
月亮是个好
月亮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
三、小结谈话:
孩子们在院子外的小河边,看到了映照在沙滩上、下湾里的月光。当孩子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小小月亮时,他们突然明白了:“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四、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只要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不但能拥有美丽的月亮,而且能拥有美好的整个世界。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各自的体会。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