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第七册:《登山》教案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 登山 > 登山说课稿模板

《登山》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来回两次走过悬崖上靠近深渊的小路的故事,表现出革命导师列宁勇于战胜困难、自觉锻炼意志的可贵精神。

这篇课文有一个显著地特点,那就是从多方面塑造礼物列宁的形象。如:课文中细致描写了小路之险,就烘托了列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课文还巧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巴果茨基于列宁走险路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巴果茨基已经几次走过这条小路,走到最险的地方时尚且“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而列宁第一次走就出了勇敢面对、临危不惧的气概。课文中共写了列宁两次走危险小路的过程,第二次更突出了列宁锻炼自己意志的明确意识。

另外,课文中也描写了列宁登上山顶后看到的美丽风光,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列宁战胜自己后的喜悦心情,也揭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教学建议:

1.静心阅读课文,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登山”既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同时又是文章的“文眼”,透过它可以窥视全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从 “登山”这个题目可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一般写事的文章应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默读课文,注意这几个要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内容。学生应该把握这篇课文介绍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和巴果茨基在普罗宁这个地方走险路登山来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2)在涉及到课文主要人物时,教师可以对列宁这个任务进行简单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这个人物。

2.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设计精读话题,引导学生体会列宁的意志品质,并从列宁登山这件事中得到启示。

(1)当学生初读课文时,很正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为列宁和巴果茨基的安危“提心吊胆”,为他们登上山顶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而高兴,为他们再次走小路的行动感到疑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时的阅读心理,让学生从阅读的初步印象入手来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从“小路之险”来谈,从列宁走险路上山的动作、神情来谈,从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谈,等等。

(2)除了根据阅读时的感受来谈,还可以直接从列宁这个人物来谈体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这个话题来细致读文:课文中列宁这个人物给了你怎样的印象?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或是: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你觉得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无论学生要回答哪个问题,都不能离开课文具体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基于文体而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的能力。

(3)在学文时要加强阅读过程中的朗读练习,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段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该环节教学时,可以联系课后第二题、第三题及“词句积累”部分,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处理。

3.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促使学生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在阅读思考过程中学会面对生活。

《登山》这篇文章,曾经引发一些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原来文章的主旨,即“提倡列宁敢于挑战自己,勇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教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不拿生命冒险”的爱护生命教育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中,教师对此问题最好不要回避,可以创设适合想认知水平的相关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甚至辩论,如:“有人说列宁这样做是冒险,不值得,你怎么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列宁这样做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二是列宁这样做并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因为课文中交代巴果茨基已经几次走过这条路,而且事实证明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三是作者的目的并不是提倡冒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这种做法,而是提倡锻炼自己的意志,有意识地做个坚强的人,勇敢地面对那些可以克服的困难。

为了更具说服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视野从阅读向自身的生活拓展,引导学生从正面吸取课文的指导意义。

4.识字与写字。

(1)关于读准字音,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狭”字可以对比着“侠”字来认读。

“峭”字不要误读成“xiāo”。

(2)在指导学生书写时应注意:

“狭”字可以对比着“侠”字来记忆。

“炼”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东”

“薄”字是上下结构,下半部是左右结构。

5.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登山》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闪烁”、“锻炼”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揭题

(课前师生一起背诵《沁园春》、《钗头凤》、《青玉案》等古诗词,然后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格言)

师:同学们,刚才的谈话,表明大家搜集到了不少的名人名言、格言,好多也是我所喜欢的。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这样一段话:(课件展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番话)“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段话选自——

生:(齐)《登山》

师:对!(点击课件,出现“——选自《登山》”字样)

下面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我要提两个问题,抢先举手的同学才有发言的机会。第一个问题是:这段话是谁说的?

生:列宁。

师:对,大家看,这就是列宁。(课件出示列宁头像和相关简介)列宁,生于1870年,逝世于1929年,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第二个问题:这段话是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是在第二次走完那条险路时说的——

重现式提问,突出主人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故事背景。

二、初读课文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那他第一次走这条小路是为了什么?

生:看日出。

师:好,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不懂,待会儿提出来。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潜心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

三、演一演,体验列宁的临危不惧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写得比较详细,如何让学生从中感受列宁不是艰险、迎难而上的意思品质?我设计了“表演”这一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

师:我们把列宁第一次走险路的情景表演出来,好不好?生:(兴奋地)好!

师:我们先来准备一下道具。(指着台前)这里可把什么当小路?

生:(发现墙边两张长凳,脱口而出)我看可把长凳接起来靠在墙边当小路,把黑板当峭壁,凳下面当深渊。

师:(依生所言摆好道具)真聪明!那你们是想当巴果茨基呢,还是想当列宁?请先定好角色,然后认真地熟悉“剧本”,特别要演好哪些动作,可加上小圆圈提醒自己。

(学生兴致勃勃,纷纷钻研“剧本”。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后,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

师:刚才大家亲眼目睹了列宁在巴果茨基的带领下走险路的情景,现在你想说什么?

生:我从巴果茨基走时的动作、神态中,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提心吊胆的。列宁第一次走,是何等不易!

生: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可见列宁这时是害怕的,但他没有后退,而是勇敢地走了过去,可见他多么坚强。!

生:列宁头昏目眩时,又定了定神鼓励自己:列宁啊,你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面对危险、困难一定要坚强地闯过去!于是他不慌不忙地走过了危险的小路。

这一活动形式,既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基本方法。

二、写一写,想象列宁的毅然决然

师:(指着挂图)请问,这里的“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师:对!那列宁究竟是怎样毅然决然地走过去的?请你们当当小作家,仔细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好吗?(提示写作开头:“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

学生兴致勃勃,积极投入到写作之中,师巡视指导。

拓宽课文情境,寻找写作题材,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又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在运用中得以迁移和内化。

三、议一议,学习列宁的可贵品质。

师:你们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比较胆小,你们有没有注意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以前只要有人来听课。我就不敢举手,列宁的言行给了我启示,给了我力量,我一定要战胜恐惧,做个勇敢者!

生:虽说我是四年级学生,但还不敢一个人睡觉。我要以列宁为榜样,不放过每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生:作业中的每道难题也好比是前进路上的“险关”,我们要冷静、自信,不退让,勇敢地去克服、战胜!

学生紧扣课文内容,联系内容,畅谈感想,既深入领会了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又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落到了实处。

四、课堂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他们登上山顶时,一股( )的阳光,突然穿( )山前的薄雾。远处( )的湖水开始发出( )的亮光。山顶上的雪( )变成了玫瑰色,矮树丛和草地上的露水珠儿也( )光芒。这里,好像是在谁的( )下,鸟儿们放开歌喉( )地唱了起来。

2、列宁坚持仍然走那条险路回来,是因为( )。

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转化智慧,最终形成自己丰厚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延伸

师:这是一条美丽的的小路,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小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小路……正是因为经历了小路的险,列宁和巴果茨基才会觉得这景色更加绚丽多彩。其实我们的学习就像这登山,遇到的困难就像这小路,我们只有鼓起勇气去克服它,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愿同学们能经常登上山顶,享受美景!

从“险”到“美”,从紧张到愉悦,这种先抑后扬的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独特动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