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众人各持己见,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文章从“所见”和“所闻”两方面写出了花园的荒芜,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花园的荒芜寂静,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讽和哀伤。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文章表达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谈,多些行动的美好愿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通过学课文,懂的行动永远比空谈重要;二是学习作者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揭示深刻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这篇寓言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悟出行动永远比空谈重要的道理。
(一)理解课题的意思: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1——4自然段理解课题——“荒芜”的意思,知道“荒芜的花园”指的是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本课的生词很多,主要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荒芜:田地或庄稼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枯萎:干枯萎缩。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凄凉:落寞,凄清。
追慕:追怀,羡慕。 悉心:用尽所有的心思。
惋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意外变化感到可惜。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滔滔不绝: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漫骂: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
2.文章脉络: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主要讲了有几个人看到花园荒芜,想重修园子,但对园子怎样修,众人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个人去行动,结果荒芜的花园照旧荒芜着。说明了光说不干,最终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的道理。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重点学习课文“众人各持己见,空谈改造计划”这一部分,可设计中心问题:
1.文中的几个人都想还花园以美丽,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依旧荒芜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青蛙、蟋蟀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人们对空谈者的失望。)
先让学生自学,再小组交流,小组内各成员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在班上集体交流。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重点体会花园来客的六次讨论,以及两次辩论,直到最后的“谩骂、扭打”,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逝去,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行动,感受文章强烈的讽刺和批判意味。
(四)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表情、语调变化再现几个人和青蛙、蟋蟀的心情,达到批评只说不做的空谈者的目的。
(五)借鉴作者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揭示深刻道理的写作方法。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短小、浅显的故事来表达比较深刻道理。本寓言故事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个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如几个人讨论整理花园的过程部分,作者的遣词值得学习,先后用了六次“讨论”两次“辩论”,“细细地讨论”“悉心地讨论” “滔滔不绝地讨论”,不同的修饰词使几个人整理花园的决心跃然纸上。作者抓住对青蛙、蟋蟀的拟人化描写,感悟“满肚欢喜、停止悲鸣、暗想”表明人们对改造花园的期盼。最后“不耐烦、哭丧着脸、慢腾腾、缩回、悲鸣”等又反映人们对空想家的失望。结尾以“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值得借鉴。尤其是课后第二题的两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六)本课生字较多,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有七个,其中“灌、荆”两个字不要写成上下结构。注意形近字 “溉”与”概” 区别,“慕” 与“幕”“墓”“墓”的字形、字义区别。“芜”是形声字,从字义记忆字形。
《荒芜的花园》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注意“溉”与其形近字“概”“慨”,“慕”与“幕”“墓”,“棘”与“喇”“刺”的区分,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了解前后对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走入文本抓住人物语言的前后变化,找依据,谈感受。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并明白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理解文章内容:“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还是依旧荒芜着?”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一
设计内容 | 《荒芜的花园》 | 设计者 | 高新区第三小学 李会青 | |
教学流程 | 设计意图 | |||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对比,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对比理解“荒芜”。 出示漂亮花园图片,问学生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接着出示荒芜花园图片,问学生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通过对比,进而理解“荒芜”一词的意思。 2.板书课题《荒芜了的花园》。 二、疏通字词,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查字典理解。 2.形近字辨析: 概 墓 棘 溉 慕 喇 慨 幕 刺 3.利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学生交流。(如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等)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张满野草。 荆棘:丛生多刺的灌木。 追慕:追怀、羡慕。 惋惜:惋,叹息。惜,爱惜,吝惜本课指对花园的荒芜表示可惜。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悉心:用尽所有的心思。 滔滔不绝:比喻话多,连续不断。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 4.简述课文围绕“荒芜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几个人想让荒芜的花园恢复往日的美丽,但他们只说不做,结果荒芜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5.师生交流。 三、教师课堂小结。 一座荒芜了的花园,迎来了几位来客,似乎有了重焕生机的希望,但是在几次三番的争论与扭打中,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这座荒芜了的花园只有继续荒芜的命运。课下复习文章,找出花园来客们的几次讨论和争论,认真的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重现情境。 1.复习词语:荒芜、荆棘、追慕、惋惜、毅然、滔滔不绝、凄凉、悉心。 2.指生复述课文。 二、深入挖掘,精读感悟。 (一)品读赏析,感受花园的变化。 1.学生自读课文1——4段,勾画出:这荒芜的花园昔日如何光景?现在又究竟荒芜到了什么地步,划出相关句子。 2.学生交流: 体会对比写作方法的好处,适时引导学生可以将此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提醒学生“灌”“荆”的写法,是左右结构,不能写成上下结构。 (二)研读重点,朗读感悟。 默读课文,思考:花园来客都想还花园以美丽,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依旧荒芜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读、悟,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重点环节预设: 事情似乎因几位来客而发生了转机。 1.当花园的来客面对花园的凄惨景象,他们的反映是什么?勾出你认为是重点的词句,有感情的读一读。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现出这样的凄凉景象,几乎要心痛的哭了。他们坐在快要坍塌的草亭中的破椅子上,谈起这座花园以前的美景,个个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1—4段描写花园昔日美好景色的句子,今昔对比,体会“追慕”“惋惜”的含义。 2.这几个人说了些什么?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体会反问句式的强烈语气。 学生试着感情朗读,读出毅然决然的决心。 3.青蛙和蟋蟀看到这群来客雄心勃勃的想把花园建好,什么表现?画出来体会着读一读。 (青蛙带着满肚的欢喜……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它的悲鸣……荒芜了的花园仿佛有了希望。) 4.那么,花园来客们接着做了什么? 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讨论,看看他们讨论的经过,从那些句子可以看出他们的决心很大。 细细的讨论 悉心的讨论 滔滔不绝的讨论 讨论改造方法 辩论——谩骂——扭打 5.结果怎么样呢?为什么荒芜了的花园依然荒芜着? (因为这几个人虽然改造花园的决心很大,但是他们光说不做,而且各持己见,没有一个人去行动) 师:你们是从哪看出来他们光说不做的? (他们由黎明讨论到傍晚,从详细计划到入手方法,从“互相辩论”到“漫骂、扭打”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他们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行动) 6.学生分角色表演读花园来客的表现。 7.面对这样的结局,青蛙和蟋蟀又有那些变化?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的,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对比刚开始时小动物的满怀希望,从侧面反映出动物们对人们希望的破灭。试想它们又会对花园来客说点什么? 四、放飞思想,文本升华。 1.默读课文思考交流:读了这则寓言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读、悟,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只说空话,不去实干,是任何事都做不成的。做人不能夸夸其谈,只说不做,将会一事无成。空谈不如实干,行动剩于雄辩) 2.学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3.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五、课外延伸,知识积累。 1.仿写寓言小故事,试着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感受寓言的魅力。 2.以本课内容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3.召开一次以“诚信”“踏实”“合作”为主题的班队会。 |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发现今昔差别,突出花园的荒芜寂静。引起学生接着阅读的兴趣。 字词是学习文章的最基本内容 形近字,词语的理解,为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对课文的整感知让学生从整体了解本文,为下一课时的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温故而知新,在语文中十分重要,这一环节重现第一课时情境,使其与第二课时顺利衔接。 对比的写作方法在文中有明显体现,让学生接触并掌握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写作会很有帮助。 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解决,让学生切实感受理解文章时一步步抽丝剥茧的乐趣。 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结合上下文理解“追慕”“惋惜”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在此的用处,此时的毅然决然为最后结果的不了了之增添了讽刺的意味。 青蛙和蟋蟀作为一条暗线一直贯穿文章始终,第一次出现表现出了对人们的希望。 文章的精华花园来客的讨论和争执,看似踌躇满志,实则是夸夸其谈,直说不做的空谈者。 这个问题的提出,从实质上揭示了花园依旧荒芜的本质,当学生一句句找出这些句子时,也一点点感受到了文章讽刺写作手法的力量。 分角色朗读让学生真正走进角色,体验花园来客的心理。 青蛙和蟋蟀的第二次的举动和前面的形成鲜明对比。 学生交流时,应不拘泥于一种答案,允许学生从多角度看,多角度说,从而完成文章的整体升华性感知,实现自我教育。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类人自身的弊病所在,从根本上触动学生心灵。 作业的设计,不仅限于知识方面,更有能力的训练与知识的延伸,班队会的布置让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起到指导学生的行为与生活的作用。 | |||
板书设计:
11 荒芜的花园
花园的荒芜:今昔对比
改造花园:细细地讨论 悉心地讨论 滔滔不绝地讨论
花园依然荒芜着 ————夸夸其谈 只说不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