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三上:《风筝》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风筝 > 风筝说课稿范文

一、分析教材:

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1925年,时年鲁迅先生44岁。生活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广,使鲁迅先生对过往的事情有了深沉的思索和深刻的反省。想起儿时因不许放风筝而扼杀了弟弟的玩的天性而倍感悲哀。善于解剖自己的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抨击了旧中国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中自由地生活和生长。(而这样的教育思想在今天,恐怕也不过时的。)“我”当初粗暴干涉小兄弟,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中国社会的“长者本位”的思想,认为长者有权为幼者裁决一切,其前提是认为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在幼者之上,一切判断和裁决也是为了幼者好,比如,使他免于成为没出息的孩子。而《风筝》中“我”的惊觉——自责,皆得力于后来的换位思考,即从“长者本位”转向“儿童本位”之后重新观照少年时的事,发现了其中的“精神的虐杀”。

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练的语言,作了画龙点睛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昧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不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当“我”彻底毁坏了他既将完工的风筝,傲然走出时,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作者对其他并未着力渲染,只是抓住小兄弟的表情神态,简约的几笔,就将他进行正当游戏的愿望遭到虐杀后,那种惊惧、绝望的心情,极其形象地揭示了出来,这些描写完全符合儿童的特点。与小兄弟的形象想对照,突出了“我”的粗暴、兄长的威严。

另外,文章中的心理描写也很出色。如作者在写“我”时,主要抓住人物“我”进行心理描写,着重写了“我”的沉重的心情、谋求补过的方法,以及补过不成后的感受。这些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我”的悔恨与悲哀,尤其是当“我”向小兄弟提起儿时的这桩旧事时,弟弟却惊异地问:“有过这样的事么?”显然,他已经 “全然忘却”,这一笔的含义是深刻的,它意味着直到作者写此文时有的人对封建思想的奴役还不觉醒。这使作者深感沉重和悲哀!

二、学情分析:

1、《风筝》篇幅不长,学生初读一遍后,对文章大意能有朦胧而粗略的感受,但因文意蕴藉深沉,语言凝练含蓄,肯定会有不少阅读难点。鉴于此,不妨以学生的阅读需要为教学的中间,以几个核心问题的研讨为中心,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切实让学生有一些阅读收获。

2、鲁迅思想的深邃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他深刻的自省意识。走近鲁迅,走进鲁文,就要袒露自己的心灵,以文本为媒介,与鲁迅先生进行精神的沟通与对话。如本文写到的“精神虐杀”,想必师生并不缺少遭受他人“精神虐杀”或者给他人“精神虐杀”的经历,唤醒这些经历,读者(师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才可能实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②体会本文用景物描写渲染烘托文章的感情色彩。

③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深刻的内蕴。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间的情感。

②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③结合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亲情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景物描写。

3、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深刻内蕴。

五、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六、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①查字典,落实生字词的音和义。

②通过网络查找鲁迅其人其作品其思想、写作背景、鲁迅与其兄弟之间的关系等资料。

教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七、教学步骤:

(一)观赏风筝,放松心情

情境导入: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书写过有关风筝的文字,小学我们就学过,谁还记得?

(出示文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大屏幕:孩子们放风筝图片,配以音乐。)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诗和图传达给你是什么?

师:春光烂漫的日子里,在那青青草地上,撒欢地跑着放风筝,即便不放就是看着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在鲁迅先生的《风筝》却是另一番情景,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短文──《风筝》。

(二)阅读《风筝》,比较心情

初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

(大屏幕投影)丫杈chà 嫌恶:wù ;厌恶 堕duò 憔悴qiáo cuì 惊惶:huáng ;惊慌huāng 瑟缩:sè ; 苦心孤诣:yì ;虐杀nüè

②比较文章与先前大屏幕上放风筝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或句子来。

如:“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领会“春天”的含义。

师明确:关于“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 “风筝”在这里是 “故乡”和“春天”的一个象征。

其中也有小兄弟的欢快。师生交流中明确文章感情基调是悲哀的,同时了解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对文章的感情色彩起一个渲染烘托的作用。

大屏幕展示:

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 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

景物: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淡墨色”与“嫩蓝色”的风筝,“发芽”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的杨柳的黄绿,“多吐蕾”的山桃的嫣红

感情:阴暗压抑寂寞 明亮、多彩、热闹的

(三)品味风筝,走进心灵

1、为什么“我”会悲哀呢?对于风筝,我和小兄弟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后来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接下来让我们再读课文,品味风筝,走进作者的心灵。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眼前的风筝勾起了我沉重的心事,二十年前“我”曾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人到中年,我才悟到“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为当年的“精神虐杀”而痛悔,我想补过,但却不能。“我”为自己犯下的过失而“悲哀”。

根据学生发言演示大屏幕内容:(声明因为是课前老师制作好的,也许同学们说的不能全部展示出来,但是内容大体相近。)

我 小兄弟

前:不爱放风筝 “嫌恶”风筝 看风筝“惊呼”“跳跃” 偷做风筝

折断、掷、踏扁、傲然 惊惶地站、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后:“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 “全然忘却”

和他一同放”

2、刚才大家都说了小兄弟是喜爱风筝的,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体会传神的动作与心理描写)

“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神态描写,显出小兄弟对风筝的向往和痴迷。

“惊呼”、“跳跃”──动作描写,显出小兄弟一门心思牵挂着那空中的风筝,对风筝的喜爱到了极点。

3、小兄弟怀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痴心迷恋着他的风筝,而“我”这个作兄长的却无情地把这一切给虐杀了。为什么把这称为“精神的虐杀”?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我”实施的“虐杀”之“虐”?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无情的“虐杀”?

师生讨论明确:遭到粗暴践踏的不只是一只风筝,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我”:折断、掷、踏扁、傲然;“小兄弟”:惊惶地站、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4、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

请同学说说课前查找的资料,谈谈作者,说说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课前发放资料)

关于鲁迅:

原名周树人,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81年出生于绍兴一个封建大家庭。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和精神的麻木。便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去唤起国人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通过写文章,办杂志,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1926年 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写了数百篇杂文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的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与世长辞,终年55 岁。另外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思想家与革命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先生从事教育30年,他批判旧教育,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倡导并实践新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十分关注儿童问题。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略论中国人的脸》等文章中,他对中国孩子太过于“向‘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而缺乏必需的“兽性”感慨万端。在鲁迅看来,中国固有文化的弊端之一便是抹杀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呼吁父辈们“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指孩子们──编者注)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对于自己二十年前“虐杀”弟弟天性的行为如此地自责与懊悔。更让鲁迅忧虑的是,这种不自觉的虐杀和被虐杀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他把更为深邃的目光投向对整个中国固有文化的反思之中。

关于背景: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是中国旧历的正月初一。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也是散文,发表在1919年 9月9日的《国民公报》上。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的《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这前后两篇散文诗,虽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是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忆之中的,是他曾经亲历的,在袒露悔恨感情的艺术描写中,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容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

兄弟说鲁迅:

·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周建人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

——周作人

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师引导:从这些材料中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我”的悲哀显然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悲哀”,这种“悲哀”既是为当年的“精神的虐杀”而悲哀,更是为被虐杀者的健忘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给“我”寒威和冷气的不仅是“严冬”,更是那种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种难以拔除的集体无意识。

文章用对比的手法把“我”塑造成这样一个残暴的长兄的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对儿童的“精神的虐杀”的严重性,同时增加后文“我”的自责和内疚。但更重要的是,这种非真实的残酷的长兄形象的树立,表明鲁迅不是在讲自己的故事,而是要塑造中国父兄们的形象,他们的确“残酷”(特别是当事人具备了精神反思之后,会有这种惊觉之痛),但更重要的特点则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裁决儿童们的行为。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在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主题突出作用。)

(四)放飞风筝,呵护心灵

虽然事过境迁,可是这样的“精神的虐杀”,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说说你的遭遇或你所知道的?

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家长或老师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放飞风筝,呵护心灵(投影)

结束语: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聆听着先生孤寂的心灵独语,是对我们精神的一次洗礼,心灵的一次净化,这或许是鲁迅给今天的我们留下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愿春天能真正在我们的天空中荡漾。

布置作业:阅读《我的兄弟》比较其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异同。

板书设计:

风筝

鲁迅

眼前的、现实的“北京的冬季” 对 过去的、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

我 小兄弟

沉重,自责 比 全然忘却

教学反思:

作为揭示亲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学习难度较大,课文难点较多,且本文思想内容可从多方面理解。在教学中我分四个板块展开,导入部分:观赏风筝,放松心情;整体感知:阅读《风筝》,比较心情;研读课文:品味风筝,走进心灵;文本迁移:放飞风筝,呵护心灵。总体来看线索还是清晰的。教学中我抓住“精神虐杀”,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学生很是受启发。评点时,大多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甚至后来连“我”的“傲然”神态都能表现出来。朗读、表演,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思维的碰撞,难题顷刻瓦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以适应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教过之后依然发现学生对“精神虐杀”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因为家庭成员的不平等关系至今依然存在着,他们也正消失着童年的游戏的快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