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苏教版十册六单元《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说课稿

教材分析: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记叙了红三军团过草地时,部队断粮,为了解决部队断粮的燃眉之急,彭德怀将军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杀掉给战士们充饥的事。大黑骡子是彭德怀将军最钟爱的坐骑,但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彭德怀忍痛命令枪杀了它,这样一位爱兵如子的将领形象便展现在读者眼前。文章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高贵品质,赞扬了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故事的情节不成问题,但是否真正能感受到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呢?为此,我根据学生具有对彭德怀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彭德怀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着眼整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领会战士们对彭德怀的爱戴之情。

4、学会抓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1、同学们,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令我心灵震颤的文章,今天我把它的片段带来和大家一同分享。(课件出示张爱萍写的《一个真正的人____________深切怀念彭德怀同志》文章片段)

这篇文章是张爱萍在彭德怀逝世多年后写下来的,相信它一定能让我们有所触动。谁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2、为什么张爱萍在彭德怀逝世多年后仍然这样怀念他?为什么我们读了文章后会有这样的触动呢?今天,就让我们借红军长征时的一个故事,一起走近彭德怀。(板书课题)

3、学贵有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亢奋的心情进入新知的探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说说课文围绕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三、巧妙点拨,自读感悟

1、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朝夕相处,征战沙场,深埋在他心底的是对大黑骡子的关心和疼爱。这份爱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你认真读课文,画出体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句子,边读边在旁边简单的写上自己的体会。

2、抓关键语句,品读彭德怀的“爱骡之情”。

(1)有人说:“读书给人智慧,给人灵气。”你们从哪些语句看出他爱大黑骡子?谁来读读你勾画的语句,并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以下按学情展开)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你体会到了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朋友似的友情,从哪几个词语特别能感受这份爱?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这份真挚而含蓄的爱吗?

彭德怀背过脸去。你从“背”字读懂了什么?对,就这短短的七个字,却是那么意味深长,动人心弦。一个简单的动作,正是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的体现!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读了这个句子,你认为,在彭德怀的眼中,大黑骡子是什么?谁能把这种爱与不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你从他的发火体会到了什么?对,他发的火越大,越能看出他对大黑骡子的不舍,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体会这份爱!

通过同学们踊跃的发言和各自深切的感受,让我们在这些句子中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啊!现在,带着你们各自的体会再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体会这份爱骡之情。

(2)抓关键语句,品读彭德怀的“爱兵之情”。

学到这里,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你知道是什么吗?对,既然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了它呢?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用一句话说明原因。

(课件出示)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自读此句。

要杀大黑骡子了,此时他的心情真的平静吗?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是呀,此时,复杂的情感交织于彭德怀的内心,爱兵如子的他,眼见战士们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每天近百人活活饿死在草地上,这怎能不让他心痛呢?所以,他深情地说____________(师生引读此句)

然而,杀了大黑骡子,他忍心吗?在多年的征战中,他早已把大黑骡子看做出生入死,任劳任怨的战友,此刻,却要在他的命令之下,永远地离开他。他多么不舍啊,但是,只要有食物吃,就能多一颗革命的火种,多一份希望,让革命走向胜利。所以,为了革命的胜利,他深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引读此句)

一边是心爱的大黑骡子,一边是同生共死的战友,舍去哪一边都是如同割去自己的心头肉,彭德怀内心复杂的情感撕扯着他的心,但是,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他怎么忍心呢?所以,他他深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引读此句)

从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我们可以看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

(3)抓关键语句,品读彭德怀与战士的“互爱之情”。

在多年的征战中,大黑骡子只赢得了彭德怀对它的爱吗?战士们对它的爱,你们体会到了吗?(学生联系自己找到的语句谈体会)

战士们多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让我们再次听一听哪发自内心的无声请求。

(课件出示)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1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这分分秒秒里凝聚着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更凝聚着战士们对谁的爱?战士们爱大黑骡子爱得那样不舍,对彭德怀爱得那样真诚,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读此部分。

(4)走进人物内心,品出彭德怀的“痛苦之情”。

在生活中,20分钟瞬间即逝,然而此情此景却是那样漫长。彭德怀理解战士们的爱,但多耽搁一分钟,就又会有许多战士悄然逝去。所以,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双手叉在腰间吼道_______________

(出示课件句子):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 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学生齐读,你能体会彭德怀此时心情怎么样?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此句。

枪声终于响了,让我们一起走入长征,感受这令人揪心的一幕。

(课件播放影片中彭德怀枪杀大黑骡子的镜头)

影片后出示句子: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同学们,一个驰骋沙场,横刀立马的大将军,竟对这头骡子致以最高的礼遇,让我们看到他对大黑骡子哪难以割舍的爱,也感受到他的侠骨柔情。这么一段打动我们内心的文字,怎能让六个小圆点戛然而止?你认为可能省去了哪些内容?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个动作中。(再读此句)

(5)观看课件,品读彭德怀与战士的“同甘共苦之情”。

同学们,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感受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爱得那样深情,爱战士们爱得那样坚定;战士们爱大黑骡子爱得那样不舍,爱彭德怀爱得那样真诚。我们在这份爱中感动,在将军与士兵的这种互爱中,我们体会到彭德怀和战士们之间有一种什么精神?(同甘共苦的精神)

(课件播放红军艰难行走在草地上的镜头,教师动情讲述:)

正因为有着爱兵如子、和战士们生死与共的将军,才让士兵们有了钢铁般的意志;正因为有着这样一支将军爱士兵,士兵爱将军,官兵团结,同甘共苦的队伍,才能翻过飞鸟无迹的雪山,才能走过被称为“死亡沼泽”的草地,才能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势不可当,才能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才能取得一个个胜利!所以,我们要骄傲地宣布:(课件出示句子)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还会属于谁呢?

全班齐读句子。

让我们用自豪的声音向全世界呐喊──(再次朗读此句)

的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为本,感悟真情”的方法,让孩子们边读边圈画,抓住一字一词一标点来多元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交流内心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进彭德怀复杂的内心,只有沉浸在文本中的阅读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四、颂扬完美人格

同学们,此时此刻,这位爱兵如子,与战士们同生共死的彭德怀就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是文本与读者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建构、互相拥有的过程,需要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唯此,方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语文带给他们的快意。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激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了解到了一位爱兵如子,与战士们同生共死的彭德怀,此时此刻,你明白张爱萍为什么在彭德怀逝世多年后,仍然这样深切怀念他了吧?的确,正如张爱萍所说:彭德怀是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的人!我们有这样一位元帅,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他的伟大风范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彭德怀同志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板书设计:

22.《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3、通过朗读短句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时万分危急的形势以及人民子弟兵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课前准备:

1、歌曲《为了谁》

2、收集1998抗洪抢险及2008抗震救灾的有关感人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

班上十二岁的举手!你们来算一算,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就在你们出生的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一首歌曲《为了谁》也随之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也就是课前让大家搜集歌词并学唱的歌曲,请欣赏——(播放vcd:歌曲《为了谁》)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这首歌曾让多少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课件]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

2、是呀,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特大洪涝灾害中,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结合介绍长江。课件出示:长江流域图

从刚才的音像资料中,你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大江保卫战?用个词来形容一下?(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

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自由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大江保卫战的气壮山河、惊心动魄……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同学们,这是一篇通讯,(板书)【课件】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这篇通讯主要写了什么呢?

2、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的概括能力不错,但不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这一关掌握得如何,考一考你们:

[课件]出示词语

xī lín xún jiān

稀 泥 嶙 峋 日夜兼程

bēng fēng zhǎn

崩 塌 冲锋舟 劈波斩浪

áo pò zhēng

鏖 战 惊心动魄 铮铮铁汉

(1)音:能读准字音吗?自由读,指名读,结合正音。齐读。

(2)形:你觉得哪个生字在字形上需要提醒大家点什么?

结合提示书写:“兼”下面的“八” 要写得开些。

“魄”别丢了“厶”

“鏖”虽然是鹿和金的合体,但是半包围结构。

(3)义:其实关于字词,我们不但要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还要会理解,会运用。你理解这其中的哪个词义?

理解“嶙峋“时出示课件,形象理解。

铮铮铁汉:在你心目中,谁就是“铮铮铁汉”呢?学生举例。(军神刘伯承……)

齐读词语。

3、分段,理清脉络。

(1)本课阅读道路上的生字障碍已基本清除,下来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喜欢的片段可以多读两遍。

思考文章可分为几段,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同桌可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谁来说一说?

第一段(1)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告急]

第二段(2—5)部队官兵在与恶浪的决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了许多动人事迹。[大决战]

第三段(6)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铭记]

三、学习第一段

1、1998年夏天,长江里的水如同猛兽,请看:播放(大江滚滚)的录像。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

2、书上怎么写洪灾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自由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许多地方出现了灾情)

3你最欣赏哪一句的描写?

(1)结合理解比喻句。[课件]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什么词可以体会到什么?

巨龙:长江的长。

转瞬间:灾情来得迅猛。

暴怒、疯狂、撕咬:洪水的汹涌澎湃。

千里:受灾范围的广。

[课件]指名读,评。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危急万分 危在旦夕 ……

(男女生赛读比喻句)

[课件]这个比喻句多么形象啊,请看,这两幅图——长城、东方明珠,你能放飞想像说个比喻句吗?

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课件]赏析。指名读。

(2)排比句。[课件]这个排比句我们读起来感觉到什么?(很多地方灾情危急)

自由读,师范读,练读,指名读,

请看长江流域图:

[课件:出长江流域图,指长江、荆江、武汉、九江等地理位置]

荆江出现险情!武汉出现险情!九江出现险情!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面告急。

齐读。

考考你,还记得这个排比句吗?

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4、一篇文章,除了文字、句式能让我们感悟作者要表达的话语与情感,标点也会说话呢,比如:你从哪个标点感受到了什么?[课件](感叹号和省略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课件]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片段,体会洪水的凶猛,情况的万分危急!

齐读。

此时,情况真是——万分危急!

[板书:万分危急]。

5、过渡:是呀,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于是――(点击课件:出示部队出发的录像和文字,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6、你从哪些词读出了什么?(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再读,读出“急人民所急”的心情。

指导读:子弟兵为了战胜洪水,保卫长江,他们日夜兼程,让我们读出子弟兵迎战洪水的英雄气概。(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大江保卫战)

7、教师深情讲述:是啊,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将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

8、画面欣赏

在98年特大洪涝灾害中,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记者们拍下了很多感人的画面,请欣赏——[课件]

同学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用自己顽强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一下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人民子弟兵?

四:仿写

说人民子弟兵是当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受之无愧的,不仅因为98年大江保卫战,还有许许多多……比如说:(生自由说)

[课件]这是汶川特大地震,这是特大雪灾,你能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来仿说个通讯的开头吗?

自由练说,指名说。

五、小结: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再一次走进大江保卫战,去感受人民子弟兵的感人事迹!

六、作业

[课件] 1、抄写生字词三遍;写一个喻比句和一个排比句。

2、朗读课文两遍。

3、1998年大江保卫战、2008年汶川抗震战…… 都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其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很多很多,课后请大家搜集一下有关的动人故事和图片 ,准备下一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通讯)

告急——万分危急

大决战

铭记

习作六

习作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2、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3、继续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前准备

1、采访自己喜欢(崇拜)的人,搜集他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指导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有自己喜欢的人,也有自己崇拜的人,我有,你有,大家都有。)

1、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谁?最崇拜谁?

指说。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主要有两大类:身边的人或非身边的人,可能学生会先说身边的人诸如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英模、明星、科学家等不是身边的人,要尽量体现出教师的指导:①身边的人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他们和我们朝夕相处,平时,我们读书看报,上网看电视,一定也有不少值得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谁来说。②你能想到不在自己身边的人,很好!)

板书内容——亲人、老师、同学、英雄、明星、科学家……

2、(手指板书)你喜欢他、崇拜他一定有原因的!

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说。(概括的说和具体的说要分层,尽量体现出教师的指导)

二、研读范文,总结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导语:

同学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崇拜的人说起来容易,写起来就有一定的讲究了!想不想写好这个人?(想)

1、怎么写呢?课前,老师将自己最喜欢的人写了下来,想不想看?不过,不是白看的!还敢看吗?请看,

投影出示范文——

逗逗真逗

逗逗不是小狗,不是小猫,她是我那六岁的宝贝女儿!

逗逗不算是美女,却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对她由衷地喜爱。你看,那小小的个子,分明就是她妈妈的缩微版;她爱笑,一笑起来可不得了,牙齿上的黑点就藏不住了——谁叫她狂爱吃糖?尤其是那两边略有些“残缺”的眉毛和两只不直其实就是很弯的小指头,简直就是我的翻版——叫我怎能不爱她!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想到单位拿点材料,逗逗吵着要和我一起去。回来时,逗逗说:“到古黄河风光带看看吧!”于是,我俩拾级而下,顺着河边别致的小径休闲地走着。到底是三月了,河水葱绿,翠柳摇曳,五颜六色的鲜花点缀着绿毯似的草地。逗逗溜着轮滑,潇洒地滑行着,双臂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两条细细长长的麻花辫也随着快活的小脑袋翩翩起舞,嘴巴也不闲着:“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惹得不少游人频频驻足、回首。

一阵风似的,逗逗回来了:“爸爸,你看好可爱的花儿!”我定睛一瞧,可不是?一朵黄色的小巧的花儿!“爸爸,它多像可爱的星星呀,就叫它‘星星花’吧!”“好啊!真像!——对了!在哪儿采的?”“不是采的,是捡的!我们老师说了,花儿好看不能摘!”逗逗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呶,你看!” 顺着逗逗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前面不远的花丛中正躺着几朵“早夭”的小黄花。

逗逗,真逗!

2、学生朗读范文

3、我爱逗逗,爱她的什么?

(我爱逗逗,爱她小小的个子,爱她的笑,爱她牙齿上的黑点,爱她残缺的眉毛和很弯的小指头,还爱她的潇洒、快乐,更爱她那颗爱美和护美的心灵!)

4、总结写法。

想一想:我是怎样写出对逗逗的喜爱的?

通过一件事和细致描写!

相机板书:具体事例、细致描写

5、激励写作,出示建议

会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了?有信心写好吗?老师有个建议,请看黑板——

写作小贴士:

1、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描写;

3、题目自拟。

给你们20分钟时间。

三、学生写作,行间巡视。

四、当堂讲评。(要重点再改)

1、读学生的文章。(读前提出明确的倾听要求:倾听是尊重,也是学习)

同学们,写作是勇敢者的行为,将自己的作品读出来给大家赏评需要更大的勇气。谁愿意来?

请同学到前面来。(坐在展台边的椅子上)

(面向大家)同学即将读自己的作品,我们应该做什么?静坐凝听。

对,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倾听中,我们还可以学到知识。

请同学开始吧!

2、适时给出评价建议: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评价要有针对性——利用板书提醒习作要求(具体事例、细致描写)

同学读完了,我提议给这位勇敢者掌声!——

在他的文章里,他写的是自己最喜欢的﹡﹡﹡,他喜欢他的什么?人物的特点非常鲜明。

对照写作要求,你发现他的文章的优点了吗?指说。

还想给他什么建议?指说。

(征询作者的意见)

大家的建议你能接受吗?

3、修改(在朗读中进行)

﹡﹡同学肯定知道怎么修改了,你们知道吗?谁来说?

一边朗读一边改!

4、再读学生的文章。

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位同学的文章写的非常好,想欣赏吗?我们有请﹡﹡同学来读一读他的作品。

学生上台读。

(读完后,掌声鼓励)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还进一步巩固了修改文章的方法,真是得益匪浅!希望大家喜欢别人、崇拜别人的同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别人的崇拜!

2、延伸

课后,请大家将自己的文章再读再改,誊抄上本,老师讲选择其中最优秀的2篇和进步最大的2篇发表在本周的班级周报上

2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精读两首古诗,补充略读《饮湖上初晴后雨》。精读,能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四时”“无穷碧”“别样红”“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卷地风”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够想象、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2、整体入手,在境中诵读、比较,感受两首诗的异同,咀嚼品味诗句的意蕴,体会《晓出净慈寺》中晴日西湖静态的明艳的美以及《望湖楼醉书》中暴雨西湖动态的风云变幻的美,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意境导入,寻相同处

播放课件:(西湖十景)看出来了?这是哪里的风光?这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

的确,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杭州的西湖,是一个梦,一个在心底萦回了千年的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驻足,留下了数不尽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北宋文学家苏轼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两首诗中去,诵读、品味,用心感受西湖的韵味。

(出示)

(一)请你们先自由读读这两首诗,读准字音,诗句读通顺。

(二)交流: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谁来读读这首诗?

(2)“晓”是清晨的意思,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名寺,题目是什么意思?

(3)理解了题目,诗应该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读这首诗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谁再读这首。

(2)“遮”是个生字,齐读——

(3)诗题也很长,什么意思?

(4)望湖楼也位于西湖畔,楼高十八丈,是观湖绝胜处。当年,苏轼就是在这里趁着醉意写下这首著名的诗作。一起读诗。

3、两首诗都读通顺了,同学们,刚才乍一读,你们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

都是写景的,都是写夏天的,都是写西湖景色的……(追问:从哪看出?)

二、扣住诗眼,品味诗情

(一)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过渡:同是写六月西湖的风光,两首诗读来,感觉却大不相同。我们先随杨万里走进大约八百年前,六月的那个清晨,诗人步出西湖西南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蓦然间,晨曦一片中,满湖的莲叶映入眼帘,诗人不禁脱口而出——(出示《晓出净慈寺》)

读——(读全诗)

2、体会“风光不与四时同”

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林子方啊,你舍得离这而去吗?毕竟是六月的西湖呀!风光——(生接读“风光不与四时同。”)

知道“四时”指什么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好的,带进去说说诗意,发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说?(其他时节)

它不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日西湖,六月西湖的风光是,——(齐读:);

也不同冰封湖面,断桥残雪的冬天西湖,六月西湖,——(齐读);

还不同于春燕呢喃柳丝轻拂的春日西湖,六月的西湖,——(再读);

3、读着读着,哪个词跃入你的眼前?

——“接天”

“接”在字典中是“触碰”,荷叶真的能碰到天吗?还有哪个词跃于你的眼前?

——“无穷碧”(板书)

“无穷碧”是什么意思?(无比的绿,无边无际的绿色,翠色欲流,一碧千里……)为什么会“无穷碧”?(因为此时毕竟是六月中的西湖呀!)

——“别样红”,(板书)

别样红是怎样的红?(很特别,红得那样不同寻常)此时的荷花为什么会“别样红”呢?(在清晨阳光的映照之下。)

是呀!“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可是,仅仅因为映日吗?再读读诗,琢磨琢磨。

(因为接天莲叶无穷碧,在一片清新的绿色之中,荷花格外红艳娇美。因为此时毕竟是六月中的西湖呀!)

创设情境反复诵读

4、出示课件:好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画卷啊!看着这画面,诗意应是从心底流淌出来了,谁能为我们吟诵?(指名背诵)

(齐读)

5、假如你是一旁的林子方,看着这一湖的莲叶、荷花,听着好友杨万里吟诵的诗句,你会感叹些什么?

6、小结:在杨万里的笔下,六月的西湖静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美得明艳,美得让人不忍离去。可是,西湖总是这样静静的么?

(二)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过渡: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苏轼《望湖楼醉书》中,看看暴雨时的西湖,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诗)。

1、这首诗有一定难度,同学们先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想想每行分别描绘什么景物?(生读、解、议,师巡视)

2、交流:

(1)诗中每行分别描绘什么景物?各用一个字概括。(板书:云、雨、风、水)

(2)一句一画面,这一句句诗中包含着怎样的画面呢?(师适时点拨)

——云是怎样的?(云像倒翻的墨水似的)(板书:翻墨)

好一个“翻墨”!墨水倒翻是怎样的景象(快,一下就黑了……)

这是怎样的场面——(看课件图)看着图,谁能读出这种迅猛气势!——“黑云翻墨”

(天色骤变,像泼翻的墨汁似的,黑云一下子堆积到空中,但远处的群山却还未被遮住。)

为什么“黑云翻墨”了,却“未遮山”?

多奇特!读

——怎样的雨?(板书:跳珠)(急骤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玉珠,纷纷跳入游船中。)

白雨跳珠是怎样的画面?多么大而急的雨点啊!读。

这两个词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有趣吗?我不禁想起刚才的“无穷碧”“别样红”,异曲同工,“黑云翻墨”也衬出了“雨”的……(板书:白雨:大而急的雨)(晶莹、活泼、精致、可爱……)真有趣!

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云翻雨跳的趣味来。

(好一场瓢泼大雨!我仿佛看到一场暴雨的到来!玉珠飞溅,触手可及!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么妙的诗句,谁能试着诵一诵?

——风又是怎样的?(板:卷地)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之间把什么吹散了?(云、雨)

——转眼功夫,站在望湖楼上向下俯瞰,这一池的西湖水呀,又是怎样的?(板:如天)

是啊,天映水,水连天,忽然之间,平静的湖面,就像雨后的长空一样明净,(放课件)谁能读出这种变化之美。(个别读。)一起吟诵。

3、同学们,反复读着苏轼的这首诗,回味着“云翻墨,雨跳珠,风卷地、水如天”这些词,夏日的西湖,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和印象?(暴雨来去匆匆、风云变幻、瞬息万变……)

看着板书,读出风云变幻的奇妙感觉来。(全体背)

4、这风云变幻的西湖,这瞬息万变的西湖啊,诗人不禁在望湖楼上挥笔——生接读诗题(醉书)。

是啊,醉了,此景让人心醉,此景令人陶醉,诗人又怎能不——生接读诗题。

三、回归整体,拓展提升

(一)无论东坡笔下奇丽飞动的暴雨西湖,还是杨万里诗中清丽明艳的晴日西湖,都是美的,一片西湖,就是一首好诗。所以,苏轼前后两次到杭州的五年时间里,歌咏西湖的诗竟多达一百六十首。其中有一首诗既赞美了晴日西湖,有赞雨中西湖,有谁知道?(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谁来读读“初晴”那句(学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引导读出味道)

“后雨”这句谁来读(学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引导读出味道)

后两句一起读——知道“西子”指谁吗?——这也就是后人又称西湖为西子湖的原由了。

(二)(滚动播放以下诗名:)

不仅晴日的西湖很美,雨中的西湖很美,其实,雪中的西湖,夜晚的西湖,春日的西湖,秋日的西湖,都有各不相同的韵味:

湖心亭看雪(张岱)苏轼《夜泛西湖》 欧阳修《西湖》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不同朝代的诗人,也许他们描写的角度不同,也许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可他们描绘的西湖给我们相同的感受是——美(板书),一种新鲜的独特的美。

苏东坡说:“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建议同学们课后再读读这几篇描写西湖的诗文,下节课交流阅读的体会。

板书:

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

云 雨 风 水 无穷碧

翻墨 跳珠 卷地 如天 别样红

24. 《望月》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使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教学过程中,以品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商讨为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抓住课文的留白点,充实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文字之美时,增加视听美感,并力求把文字之美与视听之美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根据不同结构的段落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切入点】望月的乐趣在哪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可是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月亮,而且个个不同。我们的先辈们曾经在诗歌中表达了月亮无限的热爱和赞美。大家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谁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文中也有不少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 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随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品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一)品读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二)品读第二、三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1.品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学生解释、教师点拨理解。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6)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7)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品读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3)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①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一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②……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③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品读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四、播放录音,展开想象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启发学生幻想。

现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

出示“讨论区”

五、指导背诵课文。

1.根据课文的思路理清叙述顺序。

2.逐段进行指导背诵,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举行山水赛诗会。

1.四人小组内先背诵,推荐一位在班级里比赛。

2.每组一位代表上台朗诵。

(推荐学生代表四位作为评委。)

3.总结赛诗情况,宣布优秀选手。

合理激励

板书:

24、望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夜中望月

聪明好学 爱幻想 乐趣无穷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