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泼水节的怀念》记叙了1961年的傣历新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傣族人民中间,和傣族同胞一同过泼水节的事情。
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1节,总的介绍泼水节,渲染了节日的气氛,给全文定下了喜庆、祥和、欢快、幸福的基调。第2至9节为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1961年的泼水节,文章撷取周总理与一对傣族兄妹泼水祝福的情节,从而表现了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家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同时,从一个侧面也让读者了解傣族及傣族风俗和文化。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在预习后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但由于学生对一些重点词句背后隐含的意蕴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所以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的品悟,从而逐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而复述课文正是在这基础上的能力的提升。从复述段落到复述全文,在难度上提高了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理解内容、积累语言外,还因采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复述方法,如,可以按提供的词语、提纲、写作线索等进行复述。同时,教师要善于在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寻找结合点,设计内容丰富的说话练习,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话进行详细复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的有效手段。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体会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企盼。
本文是一篇极好的朗读训练的材料,通篇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刻画人物细腻生动,语言极富表现力。在有声有色地朗读中,傣族人民的对生活热爱、对象征幸福、圣洁与光明的水的情结一定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目标二:复习通过提问理解句子的方法,品味课文语言,知道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族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倡导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目的。
目标三:复述课文中写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是本文重点,是体现傣族人民的泼水情结,更是周总理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根据板书进行有序地复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在复述中进一步感受周总理与民同乐的动人场面。
四、关于教学设计
⒈加强词句训练,为学生打好遣词造句的基本功
如果说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在阅读中识字,在巩固识字中进一步阅读的话,那么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则以词和句的教学为重点,在阅读中进行词和句的训练,在遣词造句的训练中不断提高读写能力。说到底,无论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和句的理解和运用。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总理的句子和阿果、阿岩表现的词句来设计教学,逐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
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自己寻找答案,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传统教学对于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包括学习的先后步骤,都顺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贵有疑,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当然,老师也要注意学生质疑的宽度,不能让学生毫无目的、毫无边际地提问,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阿果和阿岩知道眼前是周总理时表现的句子进行提问,并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预设,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⒊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对于如此优美的文章,以读代讲,边读边悟,学生在不断地朗读中解文,进而把握人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具体表现为四个步骤:初读、品读、美读、记读。初读就是读通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品读就是精读,就是对关键的词句进行研究性的、品味性地朗读;美读就是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读,读出韵律,读出情感,这是对初读、品读基础上的提升;最后是记读,积累语言材料,为接下来的复述作准备。
⒋合理板书,理清思路
复述课文中写阿岩、阿果和总理泼水的情景,对于存有差异的学生来说,有难有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全班学生都成为学生的主人,合理板书,给学生“拐杖”,让他们都能有序地复述泼水的情景,杜绝复述课文是少数优等生“露一手”的现象,让中下学生也参与进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