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葬礼》是苏教版第八册中一篇关于环保教育的课文,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现代技术,解决课堂中的重难点,并且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在这一课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储存信息。
“环保”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沉重的话题,让孩子们的眼睛去发现地球所遭受的污染,捕捉环境被破坏的镜头,会更直观,更形象,也就更能触动灵魂,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于是,上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环保”的信息资料。学生兴趣盎然,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利用现代媒体,采用各种收集方式,获取了包罗万象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内容我引导他们进行辨别、选择,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这一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了信息意识,具有了收集辨别储备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知识,同时发展了其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和培养了孩子们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他们所获取的信息更为课堂交流提供了基础。
二.交流信息。
在本课的教学中,理解《特殊的葬礼》一文的内容并不很难,但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并感受迫在眉睫的环保问题,并非易事,如何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用心感受。在教学前,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资料,然后再提供给学生网站,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这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并且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在理解课文重点难点词句中,可以让学生既读文、又赏图、还可看录像、动画。计算机就能最快、最全、最新、最方便地为你提供这些信息。化抽象为形象,如同人脑的思维方式,很人性化。将这个特性用于语文教学,将显著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很快的解决课文的重难点,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因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对这些资源和任务的管理,却清清楚楚,只要课件做得好,师生对多媒体操作技术熟练,语文教学将事半功倍。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内我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阅览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各类环保网页,了解目前的环保问题,使学生开拓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这样文字和图片兼美的网页,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主动,学生由被动的阅读变为主动的阅读。
3.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学得有效。以前,教师总是认为,自己是授知识与学生的,自己是主角,因此,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出来。其实,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只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他们的活跃与否,关系到他们自己的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程度。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主,不剥夺他们是主人的权力。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进行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将学生推向学习舞台中心,让学生多次上网主动获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在群体中充分发展个性,增长见识,增长友谊。在课堂的操作及与同学的交流共享中,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创造信息。
网络教学使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网络教学不仅仅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在《特殊的葬礼》这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有了课件和网站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最后在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根据各自的选题(环境保护方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信息,然后下载,编辑资料,加工和利用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1.编辑小报。学生将收集的关于环保的信息,再一次进行整理。通过编排,以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有很多益处。
2.写倡议书。通过写倡议书号召更多的人们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的地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得到尊重和体现,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与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通过计算机来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这一堂课,为开展网络教学起到了带头作用,我相信今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需要服务,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