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从苏娜的获救中感受人与人的关爱是能超越国界和种族的。
教学准备
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查找美国与芬兰的位置,了解互联网的有关知识。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并不复杂,它写的是一个帮助人的故事。但细读时就会发现这次帮助并不简单。帮人者与被帮者远隔千山万水,一个身在美国,一个却远在北欧的芬兰。两个人不曾谋面,只是通过小小的屏幕,靠电脑网络联系在了一起。凭借这小小的屏幕和神奇的网络,美国男孩桑恩挽救了芬兰大学生的性命。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被桑恩的爱心和机智打动,同时也会赞叹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桑恩在苏娜旧病复发的危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拯救生命,并体会到人与人的爱可以超越国界和种族。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写美国德克萨斯州12岁男孩桑恩,在网上聊天室漫游时发现了求救信息。
这部分内容一开始就将一个迫在眉睫、万分紧急的情况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有人在屏幕上呼救:“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桑恩面对这一信息,立刻决定去帮助这位素不相识的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这句话,体会苏娜内心的痛苦和焦急,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苏娜乞求的语气。然后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一求助,桑恩会怎么想、怎么做?
* 第二部分(第5~6段):主要写了发出信息的人—苏娜的病情,并较仔细地描绘了她的处境。这一部分对苏娜病痛的描绘与苏娜所处环境的描绘都很生动、具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还可以结合自己生病时的情景加以体会。这一部分写苏娜处境危急,然而这一切远在美国的桑恩却无法目睹。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在《世界地图》上查找美国与芬兰的位置,并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桑恩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对苏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 第三部分(第7~9段):写桑恩得知苏娜远在芬兰,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凝视”、“赶紧”、“连忙”、“立即”等词语,体会桑恩的同情心。
* 第四部分(第10~19段):写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接到桑恩的电话后马上采取行动,最后使苏娜脱险。
* “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一句表现了艾眉的惊讶和不解。但她仍然“立即吩咐桑恩叫苏娜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并于10分钟后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桑恩和苏娜的对话和表示时间的词,细细体会紧急救援中心的人们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并通过讨论明白苏娜的最终获救是桑恩、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
* 课后第1题:激励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 课后第2题:没有网络的地方可由教师介绍网络的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
1. 你喜欢上网吗?你上网一般做什么?
2. 板书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快速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2. 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3. 默读课文,认真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4. 交流感悟,初步感受一个美国孩子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及时获救的神奇。
(1)为什么苏娜在网上呼救?
(2)桑恩看到呼救时是如何想的?
(3)桑恩为苏娜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
一个美国男孩桑恩竟让远在芬兰的女孩苏娜及时获救,太神奇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苏娜最终能获救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一)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将体会写下来。
(二)小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汇报。让学生明白苏娜最终获救是大家共同协作的结果。原因有四:
1. 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1)桑恩在美国,苏娜远在芬兰,他们相隔万里,没有互联网,苏娜不可能发出求救信号,桑恩也不可能收到求救信号。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美国和芬兰的位置,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
(2)找出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科学的发达、网络的快捷。将近6点,桑恩发现求救信号;6点14分,桑恩将苏娜的情况告诉了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6点24分,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不久,苏娜获救。
2. 桑恩富有同情心。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
(1)“你能帮助我吗?”桑恩按键打出:“出了什么事?”(桑恩发现求救信号,立刻关切地询问。)
(2)“桑恩凝视着苏娜刚刚发出的信息……最后决定立即打电话给紧急救援中心。”
①读这段话,引导学生抓住“凝视”、“赶紧”、“连忙”、“立即”体会桑恩富有同情心。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挺住!”桑恩用粗体大字打出,“我们已经打了电话去求助。”
她好久才回答:“痛。痛得更厉害了。”
桑恩两眼盯着电脑屏幕,他叫苏娜说出她所在的地址。
①“挺住!”一句中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表示语气坚定。)
②桑恩为什么用粗体大字打出信息?(因为苏娜感到眩晕,桑恩担心她因看不见而失去信心。)
③从“两眼盯着”中你体会到什么?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 美国紧急救援中心的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1)出示句子:“天哪!她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打电话?”体会艾眉的惊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艾眉立即吩咐桑恩叫苏娜把当地紧急救援中心的电话号码传过来。”“10分钟以后,艾眉接通了芬兰方面的电话。”体会艾眉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4. 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的及时救助。
出示句子:“不久,当地的紧急救援人员赶到了那所学校,救出了苏娜。”想象救援人员遇到的困难,体会救助的及时。
四、拓展延伸
1. 讨论交流: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感受?
2. 网络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参考资料
☆ 词语解释
灼痛:火烧一般的疼痛。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漫游:随意游玩。
☆ 互联网的由来
现在提起互联网,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或许您对它略知一二,或许您已成为网上高手,但互联网的由来历史却是鲜为人知的。
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是隶属于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署的一个网络。这个机构开始的时候被称为“阿帕”(arpa:高级研究计划署)。 “阿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冷战。美国为了军事研究,建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聘请罗伯茨设计网络,1968年,由罗伯茨设计的“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研究计划被批准。此后,在这个计划指导下建立的网络,就被叫做“阿帕网”,罗伯茨也就当之无愧地被人们称为“阿帕网之父”。
60年代广泛使用的网络都是中央控制式的。这种网络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中央控制系统受到攻击,整个网络就会瘫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的保罗·巴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网络理论。在这种方式下,网络通信不像由中央控制那样简单地把数据直接传送到目的地,而是在网络的不同站点之间像接力赛一样地传送。这种网络中数据的传送方式称做“包交换”(或分组交换)。我们现在的互联网就是按照“包交换”的原理运行的。从此以后,阿帕网的规模不断扩大。
1970年,网络工作小组制定出最初的主机对主机的通信协议—“网络控制协议”,用来控制网络信号的传输。从此,阿帕网的运行有了标准,联入阿帕网的电脑日益增多。怎样使不同类型的电脑按照共同的方式、共同的标准来连接,成了阿帕网的关键问题。1973年,网络专家制定出了新的协议,就是我们现在还一直使用的“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间协议”。1977年7月,阿帕网上已经有111台电脑,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组织了第一次不同网路之间的互联。信包首先通过点对点的卫星网络跨越了大西洋到达挪威,又从挪威经过陆地电缆到达伦敦;然后再通过大西洋信包卫星网络,分别由埃当、西弗吉尼亚、贡希利、塔努姆和瑞士的地面站传送再回到美国。全部路程要经过9.4万英里。实验的顺利进行,证明了tcp/ip协议的成功。1971年,为阿帕网工作的汤姆林森编写出一种通信软件,通过这种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电脑系统之间的通信。这就是在阿帕网上使用最为普遍的电子邮件。电子邮件这种新的方式使网络通信前所未有地方便起来。
当初的阿帕网是在美国国防计划署的资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它的本意是为美国军队服务的。然而,在运行阿帕网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它的真正功能还是为电脑科学家服务。美国国防部于1990年正式取消阿帕网,终于使其回到本来应有的位置上,起到真正的“互联网”的作用。
从1969年阿帕网的第一台主机投入运行,到1989年底,阿帕网运行了20年。在这20年中,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网络用户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1987年,用户的数量直线上升。从1988年开始,互联网的用户更是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1995年,互联网的主干网从传输速度为五六万波特率的6个节点,发展到21个节点,数据传输速度也增长到45兆波特率。这时,整个美国联入互联网的网站一共有大约2.9万个,而全世界联入互联网的网站则超过了5万个。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互联网是一个连接世界各国网络的最大网络。有了它,世界各国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信息发布交流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