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歌曲《古丽》《我们新疆好地方》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几节课中和大家一起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情,有藏族的藏戏,客家和傣家具
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这节课我们学习《和田的维吾尔》,首先,送给大家一首歌,希望借着歌声去
亲近维吾尔,了解维吾尔。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这欢快的节奏,也印证了维吾尔人快乐的生活
二、整体感知,具体把握课文内容
先请同学们默读课前的连接语,看其中对我们提出了那些阅读要求?
1、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的朗读课文,想一想和田的维吾尔人有那些特点?(播放幻灯片)希望同
学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到有概括性的的词语。
同学交流,(板书)豪气、乐观 热爱土地 爱美 能歌善舞
2.的确,作者把维吾尔人豪放乐观的性情;热爱土地、爱美的淳朴风情;再把能歌善舞的才情很形
象的介绍了出来,同学们只读一遍课文就能准确的找到概括性的词语,足以见得同学们的细心和机
智,接下来希望同学们再用心的品读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划出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
受。
(播放幻灯片)(感受至深时,可以将心中的情感用简洁的语言做以标记)
3、学生交流:
a.“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
——“铺天盖地”说明沙尘暴的范围广,强度大。以致造成了停电。
“撕扯”用拟人手法再一次的表明沙尘暴的强度大,破坏力极大。
过渡:沙尘暴肆虐的这个晚上,人们的表现如何?
“我”“缩”再被窝里,一个缩字将作者对沙尘暴的惊恐程度表现了出来,作者此时只能是“缩在
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听着沙尘暴肆虐着黑暗中的一切。忽闻一阵马车飞奔/铜铃丁冬……
过渡:这个汉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嘶着嗓子迎风引吭呢?
“车上的一个汉子嘶着沙哑的嗓子在迎风引吭。”——
“迎风引吭”---迎着风沙,大声歌唱
“嘶着沙哑的嗓子”可以感受到他是经常这样唱。而“嘶”是用力的喊,像是在向肆虐的沙尘暴示
威,这是何等的豪迈,又是何等的乐观!
过渡: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在艰苦环境中表现出的那种豪迈和乐观的气概!
b.“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烤
肉是在土堡似的土馕坑里烤熟的!谁又能想到维吾尔人著名的日常食品——馕,也是在土馕坑里烤
成的!”
——和田维吾尔人能利用土地
烤制出美味的—烤肉、馕、库乃其
过渡:说说你在读完这一部分的感受?
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
你能想象的出美味的食品是这样烤制出来的吗?
作者和你有着同样的感受(播放幻灯片)
句式转换练习
“谁能想象那黄灿灿……”谁能变换一下方式说法,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变呢?作者用了两个反问
句,句末还用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程度的惊叹,同学们齐读这
两句,读出我们我们对着种做法的惊叹。(读)维吾尔人正因为了解土地,才更加眷顾土地,维吾
尔人对土地的充分利用还表现在那里呢?
c.“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
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把晾晒衣服的场面比做抽象画给单调的沙漠
增添了颜色
过渡:是啊,正是有了维吾尔人的存在,才使得这静寂单调的沙漠有了颜色,有了生机与活力!
d.“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
上朵朵鲜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用比喻生动形象的介绍出“都帕”、“艾得来斯”艳丽的美,谁能为大家读出“都帕”“艾得
来斯”艳丽的美?同学们用心想象!
过渡:虽然我们从未见过,但维吾尔人喜欢用色彩艳丽的衣物来装扮自己真是爱美的民族当然也是
爱花的。
(播放幻灯片)(维吾尔人用来装饰墙壁的挂毯上有花、房梁顶、门框边有花,在维吾尔姑娘的日
常打扮中也离不开花)
4.总结:与其说是艳丽的花朵和衣物装饰了维吾尔人的生活,不如说是维吾尔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使
他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
(点题板书)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他们将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歌舞之中,用歌舞的形式去表达生活,享受生活。(播放幻灯片)
《古丽》一曲多情的《古丽》把我们带入了维吾尔人载歌载舞的生活,与其说他们热爱土地/爱美/
爱唱歌跳舞,到不如说他们是真心的热爱生活,热爱生活,而变得豪迈乐观,纵使环境再苦,生活
的感觉也是甜的!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56个兄弟姐妹,在本单元中我们只领略了几个民族的地域风情,如果有兴趣,
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去了解其他地方的人文风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