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美丽的公鸡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 美丽的公鸡 > 美丽的公鸡同步课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读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即:什么是真正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读生字,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美。

二、课前准备:情境图、生字卡片等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引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小公鸡》。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2、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与公鸡有关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

(播放录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课题,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课本。

初读课文 1、师:现在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学生读课文,认生字。)

2、教师出示文中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学生读,然后开火车读。

3、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得词语。

如:得意洋洋、惭愧……

对于部分与文章中心无关的词语采用多种形式给予解决,与文章中心有关的词语放在理解课文时解决,如:得意洋洋、惭愧。

4、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组长给予评价奖励。 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启发他们自主识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在认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为体会文章中心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理解课文 师:词语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收获。

如:这只公鸡很美丽,因为它有“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

又如:这只公鸡自己以为它很美丽,所以很得意。

引出“得意洋洋”。在此理解。

(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这只外表美丽,内心却很骄傲的公鸡时时处处都想表现自己的美丽,所以它去找动物们比美。公鸡先后到过哪些地方?找谁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蜜蜂、青蛙。

教师随即贴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

公鸡找啄木鸟怎样比美?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读一读。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部分,选择同伴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感受。

谈完感受后再进行感情朗读,注意指导三种小动物“冷冷”的语气。

师: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提出疑问:

1、三种小动物对公鸡的态度很冷淡,为什么公鸡还唱着歌大摇大摆地走了?

(解决此问题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此时公鸡的骄傲与得意。)

2、听了老马的话,公鸡改变了吗?它变的什么样了?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进行知识拓展:啄木鸟的长嘴巴有什么用?蜜蜂的鼓眼睛和青蛙的大肚皮呢?

(啄木鸟的长嘴巴可以伸进树洞里,伸出舌头去捉虫子,给老树治病。蜜蜂的鼓眼睛可以辨别方向,识别花的颜色和形状。青蛙肚皮大,装的害虫就多。)

教师总结全文,对比公鸡前后的变化。这只公鸡确实是一只美丽的公鸡。它长得漂亮,外表美;虚心接受意见,改正错误内心美;帮助人们做事行为美。我想现在它的语言也一定很美。如果再遇到它的小伙伴们,它一定会有礼貌地跟它们打招呼。(出示幻灯片,池塘边的树枝上停着一只小蜻蜒。)

师:公鸡什么时间,来到哪儿?看见谁,他们会讲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代替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逐段地给学生讲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充分的个性朗读中,体验文中的感情。

拓宽知识面,动物的各种器官和它发挥的作用密切相连。

在理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深化主题,进行对话训练。把发展语言和训练思维结为一体。

拓展延伸 师:鼓励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语,一会儿我们共同欣赏。

师抓住“得意洋洋”、“大摇大摆”说明这两个词是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

(课下记在你的小本本上,这是你的收获呀!)

词语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书写 1、了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注意字的结构 在同学的配合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生字,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