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的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1、导入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搭石》的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搭石?
2、出示搭石的图片,感受搭石的平凡。
3、搭石不美,可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却深情的写道这么一句话──出示句子:
|
(指名朗读 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出示问题:
|
二、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
预设1: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指名朗读,提问: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句子很美呢?
2、理解“踏”:
师:同学们,老爷爷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可是,当他发现石块松动的时候,他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用力地 仔细地 认真地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你还能把这种善良的形象读出来吗?
随机板书:
|
3、小结:因为老人的善良,普通的搭石顿时美了起来。难怪作者会深情地写道搭石──(生齐: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写满什么的风景?──(生:善良的风景。)
预设2: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读。提问: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2、品读 “协调有序”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从字面、联系上下文)
师:让我们也协调有序的走一走搭石。
(师: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
师:这么协调有序的动作,肯定有人指挥吧?
师:如果不这样协调有序的走搭石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4、变成诗的模式,读出诗的韵律美。随机出示变成诗的句子
5、过渡语:
师:一行人在搭石上不但走出了画面美,还走出了音乐美。难怪作者会深情的写到:(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这是一道什么的风景。(生:一道协调有序的风景)
预设3: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朗读。
2、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
|
3、理解“伏”,师表演。
师:老人过搭石后,年轻人需要他道谢吗?为什么?
4、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扩展:老年人年轻时怎么做?青年人老后人们怎么做?
5、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是的,家乡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谦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他们把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都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家乡人们心灵美)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几句话。
课件出示:
|
生写话,稍后交流。
师: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生:这是一道画满谦让、尊老的风景。)
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1、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你们还觉得这搭石只是普通的石头吗?为什么?(引出下文)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就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罗丹说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搭石发现了美,那你发现了哪些蕴含着美的事物?请你写一写。
4、总结全文:
同学们,也许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搭石会被小桥代替,但是发生在搭石上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将永远留在我们的(生齐:心底),这就是──(生齐:搭石)。
【板书设计】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