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民族起了其他任何思想学说所难以比拟匹敌的巨大作用。”①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弟子多达三千多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然而孔子毕竟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现当代对孔子思想的性质和意义则更是众说纷纭。本文仅从孔子教学思想这一点入手,力图探索孔子教学思想在运用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教育的对象
无论是古代教育理论还是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对象问题始终是一个首先面临的问题。孔子在春秋末期,以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远见,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力先”的思想。《论语·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然而,他的这种思想与当时“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孔子本着从人出发,讲究“人道”,就人事论人事的观点,提出了人与人之间“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极力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想实现“学在四夷”的局面。就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而言,它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②“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③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教育对象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学生要自己愿意求学,据传人孔门求学还需有人推荐。其二是学生要有支付教师劳动报酬的经济条件。这里尤为重要而且支撑孔子教学思想的是第一点,他已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教学思想也依此而建构。虽然孔子的这两个条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孔子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思想已初具雏形。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对于现代教育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那就是什么人可以受教育的问题。教师们对理论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排挤打击差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还可引伸到学生个别差异不影响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个立足点。实施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主的素质教育,必须克服教学中对差生失去信心的错误做法,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提出适合学生不同条件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
二、关于教师
教师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而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经验时,更多的是在运用上的不足。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⑤“三人行,必有吾师焉。”⑥孔子大半生做教师,论学识资历应该说有一定资格,但他从不停止学习,走到那里,学到那里,“每事问”,随处拜师,“不耻下问”,“无常师”。在他看来,知识是无止尽的,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诲人不倦”是孔子最可贵的品格,他曾说:“教不倦,仁也”。⑦孔子把教育学生作为一种崇高的理想来追求,无论什么人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在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绝粮,“孔子讲诵弦歌不衰”。⑧这些记述尽管有后人对孔子敬佩而夸张的一面,但孔子那种对教学执着的追求是难能可贵的。
(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现当代教育学在研究教学过程时,发现教师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认识。我们在研究孔子有关教师的论述时,发现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着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接受学生的种种提问而善于解答,同时也容许学生反辩,养成了师生之间好学的风气和深厚的感情。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⑨正是由于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
孔子对待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真诚无私,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⑩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论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
孔子对学生的热爱和真诚、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师生感情亲密无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⑾“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⑿我们现在经常讲的“言传身教”与孔子的说法相比,“言传”多了,“身教”却跟不上,大有教师强行施教之嫌。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需要用头脑去“求知”,在他们求知的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更为有力。
孔子“以身作则”的观点,客观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学好,然后才能教好。一方面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求在品德修养上做榜样。
虽然孔子对教师修养只提到以上三点,但其内容已基本概括了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
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过程本身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遗憾的是孔子未能对这些卓有成效的观点方法加予综合成理论。后人从《论语》二十篇中分散的论述不断整理归纳,终于挖掘出了一个古老、规模宏大的教学论体系,尽管它不是充分完备的,但它的学术价值和运用价值却光彩照人。我国大多数学者把孔子的教学思想集中归纳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这四条教学原则和方法上。
(一)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它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研究和运用已进入比较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他们注意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教育目标和观念,把培养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重点,强调个性的充分解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大一统思想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使本民族在“因材施教”这一优秀遗产的继承和运用上反而落后于外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⒀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虽然如此,孔子的教育实践确实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教学。
《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兼人,故退之。”
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因人而异,其原因就在于孔子认为两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所给的回答也就各有不同。
孔子因人而异的教育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这个基础上的。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如果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忽视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那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孔子在“因材施教”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14)“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15)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
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个性差异也不可能实现统一目标。孔子时代教育的统一要求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目的基本上是孔子的仁学框架,实施个别教育也比较容易。基于这种原因,现在许多教师在领会、实施孔子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时,往往缺乏信心,认为很难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事实上,现在每位教师一个学年需要深刻了解的学生不过百人,有的甚至还更少,如果用心去做是不难办到的,关键在于思想上缺乏这种认识。
关于因材施教,孔子在教学实践中用得比较多,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的“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16)同样身通六艺,在孔子看来也各有特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论: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7)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且能如此教学,我们现在的教师为什么不能呢?
(二)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
孔子已经认识到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地位,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8)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端正思维的方向,达到举一隅以三隅反的目的。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0)一个好的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学生是否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果学生还处于告知一而不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就不要勉强地将结果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否则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性;当学生已处于告知一而能推知其余三的状态,教师就应该适时诱导,引发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推进。概括地说,教师要做不失言的知者,而不能成为躁者、隐者和瞽者。教学中注意难易程度适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的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阐发比较深刻的原理。“能近取瞽”。(21)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好学”、“乐学”,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现在有为数不少的教师,一方面教师的架子比较大、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对新知识缺乏分解、深化能力,往往只顾自己讲完。
学生能不能接受则顾及不到,本质上仍然是以灌输为主的注入式教学。
另一种极端是教师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受美国发现式教学的影响,把启发式教学变成了自学式,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样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学习借鉴孔子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以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好学、乐学的思想境界,既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就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其结果必然是浪费学生有效的时间和精力;限制、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启发诱导这一教学原则能够流传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的原因,也许就在于它正确处好了学习动因这一问题。
(三)学思并重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他还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他认为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没有进步。“学思并重”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原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能把发展思维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孔子以自己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偿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3)强调了学习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废寝忘食的思考其效果也不如学习。可见孔子已意识到思是建立在学这个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发展建立在学习这个基础之上,没有一定数量知识的掌握去谈发展思维就象空中楼阁一样毫无道理。孔子在强调学的重要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4)凡事都应该认真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25)的人。《韩诗外传六》引孔子的话说:“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徐干的《中论·治学》也引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费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学思结合,两者并重而不偏,正是孔子教学论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现代教学论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何者为主仍然有争论,也就是学习与思考何者为主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学习是发展智力的手段,核心应该是思维发展。以此引出了一套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理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学习应该是重点,发展智力只是学习本身的一项内容。彼此观点各一,也不能互相说服,没有行成统一看法,这对学术理论的运用是极为不利的。
孔子之后重要的儒学代表人物荀况在《劝学》一文中,对学思问题承孔子之志提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主张,他同时还强调“吾偿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这说明儒家学派在“学思并重”这一原则上是主张二者两不偏废的,体现了一种辩证的统一。
笔者认为: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主观地认为孔子已距我们两千多年,就觉得它已经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完善和发展它,而不是抛弃它。由于历史的局限,孔子在叙述他的教学原则时还没有形成体系完备的理论,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分散的,但是他能在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这么多的发现——那怕是其中一个发现也是伟大的创举。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孔子关于学与思的论述推出这么一个结论: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以发展智力去统帅知识的掌握。
(四)由博返约
孔子在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这三个原则之后,又提出了“博学多闻”的主张,以此来解决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他主张学生应当“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才能适应社会。他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讲学,虽然有热心政治的因素,但也不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现实的苦衷。这与他培养适合于统治阶级选拔的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是分不开的。
孔子把当时正统的、比较有影响的诗、书、礼、乐作为教学内容,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礼仪、外交、文学艺术等等。他自己为能做到博学、经常“每事问”(26)“无常师”,(27)所以才成了多才多艺的人。在主张知识应该广博的同时,为了防止杂乱无章,孔子提出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论语·卫灵公》中载:“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对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那么用什么来“一以贯之”呢?《论语·雍也》中载:“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虽然孔子所说的“礼”是当时的《周礼》,其思想性和价值不高。但孔子意识到丰富散乱的知识要有一个中心或一条主线串起来这一点是极富创见的。具有广博丰富的知识面,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也会左右逢源、才思涌跃。如果知识能够用一条主线“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而举一反三。可见有没有中心和主线,知识的价值大不一样。
孔子的“由博返约”主张,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掌握有待于围绕一个中心展开。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掌握知识体系,提供给学生的不是分散的知识,而是一个框架。这跟孔子的“由博返约”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现代教育理论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注重知识结构的掌握。那种只顾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抓住教学的本质。
结束语
孔子的教学主张和教学原则,涉及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规律。它们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制约,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项原则或主张。我们学习借鉴这些优秀遗产,其目的就是要古为今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那种抓住孔子某些消极的东西大作文章,进而否定其正确思想的做法,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的教育艺术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28)这正是孔子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
本文并不是说孔子已经有意识地建立起这么一个宏大的教学论体系。而是对孔子这些分散的教学思想作一个初浅的分析。笔者多年来从事教学实践,学习借鉴孔子教育艺术,常感概其博大精深之奥妙,故撰此拙文,谈一点体会。
注: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3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2〕〔3〕〔4〕〔5〕〔6〕〔10〕〔18〕《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第320、352、333、339、341、32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5〕〔16〕《论语·公冶长》
〔7〕《孟子·公孔丑上》
〔8〕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9〕《论语·宪问》
〔11〕〔12〕《论语·子路》
〔13〕朱熹《论语集注》《先进·从我于陈蔡青章》
〔14〕〔17〕《论语·先进》,南怀瑾·《论语别栽》下册,第508、48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
〔15〕〔21〕《论语·雍也》
〔19〕〔23〕《论语·卫灵公》
〔20〕〔24〕《论语·季氏》
〔22〕《论语·为政》
〔25〕《论语·阳货》
〔26〕《论语·八佾》
〔27〕〔28〕《论语·子张》
孔子年谱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
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
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
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
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
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
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
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
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
郑铸刑鼎。
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
孔母颜征在卒。
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
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
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
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
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
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
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
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
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
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
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
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
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
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
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
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
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
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
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
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
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
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
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
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
《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
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
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
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
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
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
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
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
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
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
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
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
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
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
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
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
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
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
孔子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
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
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
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
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
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
是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
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
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曲阜】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华夏、东夷两族的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炎帝、黄帝、少昊迁都于此。
曲阜,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灭鲁始设鲁县,公元584年定县名为汶阳,公元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名。
【孔庙】
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是我国祀孔庙堂中建造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又称至圣庙。
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孔庙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前三进为引导性庭院,从第四进庭院起建筑增多,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合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林】
又名至圣林,位于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特别是明清两次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
公元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是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宗族墓葬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林周围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宽44米。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近10万株。
【孔府】
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1377年(明洪武十年)始建,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重修拓广,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扩修。1885年(光绪十一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孔府占地7.5万平方米,九进院落,楼房厅堂463间。三路布局,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五间等,最后为花园。东路为东学,有家庙、慕恩堂等。西路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