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3、从文中的事例中受到教育,懂事主动帮父母做事。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账单,引入新课
1、出示各种发票、收据
这些记载着钱或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就叫账单。(板书:账单)
2、出示妈妈的账单
(1)理解“芬尼”
(2)读账单,质疑
3、揭题(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
(2)想一想课文出示了哪儿份账单?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反馈、检查自学。
4、出示挂图
(1)认识彼得和妈妈
(2)质疑:小彼得既然索取了报酬,为什么还给了妈妈呢?是什么使小彼得转变了想法呢?
三、再读妈妈的账单
1、齐读
2、同桌互相读,交流:从妈妈的账单中你读懂了什么?
3、指名回答
4、小结
从妈妈的账单中我们读懂了浓浓的母爱,体会到了这份母爱的无价和无私。
四、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画出描写小彼得心理、神态、动作的词。
3、结合挂图说说体会
4、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妈妈会对小彼得说些什么?妈妈且个怎样的人?
5、指导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爱。
2、出示《自学手册》中的诗歌、齐读。
3、这位小朋友通过写诗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六、作业
用不同的方式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课后反思】:
《妈妈的账单》是篇略读课文,教学所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因此,我主要围绕妈妈的账单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读了妈妈的账单,你有什么问题?你从妈妈的账单中读懂了什么?妈妈的账单给小彼得带来了什么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现合作意识,因此,在整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学习。但是,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关注学生不够,因此,学生并不能如预期那样深刻领悟妈妈账单的深刻含义,突破难点有点牵强。另外,在教学中我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如一蹑脚:“小心翼翼”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评析】:
廖琼发:优点:1、在导入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购物单、电话单、报名单等让学生直接、形象地了解到什么叫帐单。这时再出示张妈妈的帐单、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看了这张帐单,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就很快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支学生的积极性。2、何老师在上课时很注意引导学生。如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并没有一下子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但通过何老师的引导,学生也慢慢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交流的精神。在讨论,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还习惯用“我”来回答,这时何老师及时纠正应用“我们”来回答问题。这虽然看来是一个小问题,但恰恰就在这点小问题却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感。本人一个不成熟的意见:我觉得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与前两位教师比较,我觉得处理不够好,这段在让学生画出描写小彼得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在教学中应用意识地把这些词语板出,并联系实际,贯穿在作文教学中,我想这样处理,会更好。
钟花:今天上午听了何梅老师的这节课,总的来说上得很好。一、导入设计好。首先,何老师出示几种单据,让学生看,看后老师说出各种帐单的名称。(如:报名单、电费单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帐单,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学习做了铺垫,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二、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通过何老师的引导,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呢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一看起来,清晰明了。三、在阅读中,何老师让学生同桌互相读、互相讨论,使学生懂得妈妈对小彼得无微无至的关怀,读了这两份帐单后,学生懂得了妈妈无私的爱,小彼得由不懂事变成知错就改,让学生浅浅易懂,还有,何老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出谁是小彼得可能对小彼得说了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探究、学习,最后,何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的妈妈是怎样磁爱你们的。你们又是怎样报答妈妈的。
意见:如果能结合自己对父母的爱来谈谈,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想那会更好。
陈月金:今天,我们听了三(1)班何梅老师上的一堂独立阅读课,这堂课上得很好。1、在激趣导入这个环节,老师能让学生认识那些真实的收据:电话费、报名注册费、百佳汇购物收据。引出妈妈的帐单,在出示妈妈的帐单后让全体学生齐读、再读。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质疑。这环节教学做得很好。2、何老师通过插图让学生认识小彼得及妈妈,然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妈妈和儿子,围绕着帐单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两种不同的帐单。老师通过让学生发言让学生接受教育。3、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上,何老师再让学生看着插图,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做到了热烈的发言。这种做法,达到了学生口头作文训练的效果。 何老师在教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朗读这段,然后同桌交流,划出表现小彼得一些词,再把划出的词语所描写的方面区别开来,虽然教法与前两位有些相似,但这样做会让学生感到繁销,增加他们认识的负担。在指导学生写作文写人时,应注意动作、神态心理的这方面的描写。
曾月影:何梅教师老师在执教<妈妈的账单>一课时,能就学生的质疑进行思维导向,从中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能力,这是值得借鉴的,其表现在:一、教师善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时机,当学生读课题后,老师即让学生就课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围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目的性、方向性。二、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阅读教学注重的是读的训练,应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引导学生将阅读变成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当一个学生提出疑问后,老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思考,这母子俩围绕着这两份账单发生了什么事呢?“继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全文,使学生骊全文有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齐读、个别读、引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对学生进行读训练,使阅读训练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面地结合起来。不过,学生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积极地参与,充分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而何梅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整堂课过于强调“教师中心”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真正需求,学生学得很被动。
何贵青:1、何梅老师在上这堂课时,设计的导语较好,如出示一些报名单据,去超市的购物单等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也与学生生活贴进的单据,从而引出了妈妈的账单,让学生在脑子里一下子就形成了什么是账单这种概念。2、重视朗读训练,课程标准指出: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何梅老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3、在教学中,何梅老师充分利用挂图,再结合文中的两份账单,做为教学的重点,做到重点突出。4、但是何梅老师在整个上课过程中,我发现随意性的语言较多,给人一种语言不够简练的感觉。
黄国琴:我经三次听课就有了三次收获,听了何梅老师的这节课后,我本人认为是一节成功的课,给我的第一映象是,课改的趣味浓。一、先说引言导入新课的这部分,她举了些浅显易懂的事例,如:百佳汇的购物单、注册的报名单,电话费单据等,说明账单的由来与及作用,让学生从这些简单的事,了解账单,因此引出妈妈的账单,通过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二、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这种教学手段渗透课文,富有创新感,让学生自主发言,讨论中理解课文,加上何老师的引导清晰明朗,抓住重点来启发学生,这一点使我大开眼界。三、板书设计,富有创新意。如:先板书 账单,通过引言,让学生理解后,才引出课题的完整。《妈妈的账单》,听后非常动听,感觉到有创新的做法。四、不足点。我觉得时间安排的不是很恬当,有前松后紧的现象。如果前面部分能抓紧一些,后面就不会造成紧张,可能会效果会更好。
张绍珍:听了三位老师上《妈妈的账单》这课,我觉得各有千秋。何梅老师这节课从整体上说,集中了前两节课的优点。面前两节课的不足之处都有所改革。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导入非常自然贴切。出示各种单据,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理解账单。通过导语“我这点也有一份账单”出示“妈妈的账单”的内容,紧接着让学生读妈妈的账单,并要求学生边读妈妈的账单,边想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妈妈为什么出示这份账单?而且为什么这份账单都是零分呢的?这几个问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这样不但非常自然贴切,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为学生学好下文打下了基础。2、我觉得何梅老师这节课能认真落实“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原则,因为有“读”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感”。所以她这节课能终抓住“读”不放,让学生充分地读,读的形式多样,而且读的层次非常分明,目的也很明确。你看她的第一次读,是读妈妈的账单,从读账单质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次是学生自由读课文,解决了课文出现几份账单的问题。第三次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后,让学生带着:“围绕这幅图,课文主要是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内容。在细读感悟这个环节中,要求解决“小彼得为什么要开账单给妈妈?”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又从小彼得的账单是跟妈妈要报酬,为什么妈妈给他报酬,他又悄悄地塞回母亲的口袋里?是什么原因让他转变的呢?再感情地朗读母亲的账单这一段,并让学生互相交流,谈感受。她就是这样步步紧跟,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读书,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读中所感悟,在读中有所思考,在读中多到情感的重陶并获得思想的启迪。3、我觉得何梅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处得很好!在细读感悟后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展开想像,想一想:妈妈会说些什么,小彼得又会说什么?并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含义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找。总而言之,我觉得讲《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的三位老师都能根据课议的精神,实际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传统的凌驾在学生之上的师者形像,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体验,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在阅读过程中不但经常听到老师激励的语言,有时还会听到有些同学怎么样?怎么样啦的声音,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发现,通过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独特体验方式构建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自己的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觉得这三位教师真不愧为我校课改实验的排头兵,很值得我学习。
符明超:今天,我们听了三(1)班何梅老师上的一堂独立阅读课,这堂课上得很好,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诸如,在激趣导入这个环节,老师能让学生认识那些真实的收据(电话费收据;百佳汇购物收据;注册收据等),以此导出妈妈的账单。出示妈妈的账单后让学生齐读、再读看读明明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读后就让学生质疑,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这个环节的教学做得很好。2、突出重点方面也做得很好。何老师通过课文插图让学生认识彼得及妈妈,然后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妈妈和儿子,围绕着账单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交流讨论中了解两份不同的账单以及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师又一次让学生观察这幅插图,提出——小彼得为什么会把妈妈付给他的钱又偷偷塞进妈妈的口袋中?是什么使小彼得改变了想法呢?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的发言与交流中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3、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上,何老师再次让学生“看着这幅图,你可以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小彼得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做了热烈的发言。这拓展延伸,达到了学生口头作文训练的效果,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这里我想提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对最后一段课文的学习,何老师的教法,与前面两位执教老师的环节有所不同,但我还是觉得前两位老师按排的环节好一些。何老师先让学生读这段,然后同桌交流,划出表现小彼得的一些词,再把划出的词语所描写的方面区别开来,虽然方法与前两位相似,但这样做会让学生感到繁锁,增加他们认识的负担。还有在指导学生写作文写人时应注意动作神态、心理这三方面的描写。当有个学生补充“外貌”时,老师不予置否,我认为老师应予次肯定才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