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黄鹤楼道孟浩然之广陵》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诵读,此诗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教学目标:
1、会认“鹤、浩、故、辞、州、唯”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导语:中国的历史悠久绵长,留下了无数瑰丽绚烂的文化遗产,诗就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诗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一直很繁荣,曾经在唐朝最为兴盛,唐朝不仅产生了许多的诗,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你都知道谁?这里面就有一位诗人写了许多的诗,人们尊称他为“诗仙”。
诗仙李白写下了许多的诗,你学过或读过哪些?
今天老师还要教大家一首诗,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诗题.注意“鹤、浩”的读音。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解题:教师介绍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以及“之”字的意思。
这首诗就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盂浩然时写下的,想读好它吗?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
2、检查读、赛读。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长”的读音。
三、自主感悟,引导品析
1、导语: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咱们一起去读读诗吧!
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
3、自由读诗,借助图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1)相机引导学习第1、第2两行诗。
师:“扬州”自古就是个十分繁华的地方,而二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个什么样的图景?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烟花三月的古城扬州。
师述诗意:和老朋友在黄鹤楼告别,在春光烂漫的三月乘船去繁华的扬州城,看,城中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此时多么向往这扬州城呀!
学生练读第1、第2行诗。指名读,引导学生互评。提倡个性化朗读。
(2)相机引导学习第3、第4行诗。
师: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课件出示:浩瀚民江水东去,一帆船远去的景象。
师述诗意: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他只看见了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学生练读第3、第4行诗。指名读。
师: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他们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呢?来,咱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四、反复诵读,升华情感
师: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
1、各种方式的诵读。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
教师配乐(古筝曲《阳关三叠》)范读,学生挑战,即时评议。
学生吟唱古诗,笛子《送别》伴奏。
2、总结: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推荐高适的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