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第十一册:《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新学网 > 语文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 绍兴的船 绍兴的桥 >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多媒体展示,结合图片资料,通过学生小组互助学习,互换交流的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绍兴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绍兴船和桥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水乡绍兴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出示:远望一个圈,半个湿来半个干。(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再出示: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对这说的就是桥。说到桥,我们不得不说绍兴,绍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桥都。

同学们,在我们一起浏览了宏伟壮观的长江,美丽神奇的五彩池,风光秀丽的天山之后,今天我们一起去被誉为“山青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的绍兴去浏览一番,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间检查认读把读错,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3.指名读文。随机指导

4.生词检查

(1)出示:

矩形 嘎吱 腋下 黝黑 蚕茧 推推搡搡 萤火虫 干燥 粗糙 潺潺 把柄 船舵

组织小组竞赛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这样可以纠正读音,加深印象。互动的学习。

巩固生字的认知

(2)指导书写:潺、腋、燥(可以用形近字躁来对比记)

三、整体感知

师:我们熟读了课文,对绍兴有初步的认识,有人说绍兴城就像是飘浮在水面上的陆地。但是它却是中国位置最稳定的古都。在两千五百年历史中,不曾稍有移动。那你读完文章之后绍兴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生:船特别。(桥多,水多)

师:那一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

师:上节课同学们说到了绍兴的船与桥,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

出示中心话题: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它们和绍兴孩子和生活有怎样的关系?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

预设1:(第2段)、从第二段“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鞋,现不许动……这是规矩”。

师:那文中提到的“乌篷船”是怎样的呢?(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来说)

多媒体展示:乌篷船的图片

(教师可补充解说: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编成,中间夹着竹箬,呈半圆形,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绍兴方言叫“黑”为“乌”)

师:“轻舟八尺,低篷三尺”诗人陆游笔下的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特有的交通工具。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流动的生命,是水乡独特的风景.。(指导朗读)

师:除了样子与众不同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与平时我们见到的船不同呢?

预设2、(第四段)中“瞧,他那粗糙的大手,……杂技演员。”你看划船他不仅用手,还用脚。而且,技术娴熟悉。

出示这一自然段。生:划船的方式。

师:咱们一起一边读一边想像船夫是怎样划船的呢?

(再这之后,出示一段划乌篷船的视频资料。)

师:那这位船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从哪能感受到。

预设3:生:一定是技术非常高超的人。从“款款”“熟练”可以看出来。

生:他一定在船上工作了很多年,“粗糙的大手”“两只黝黑黝黑、脚底长满老茧的脚”可以看出。

这几个笔画较多,特别是“燥”与“躁”特别易混淆所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记忆

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与把握。

中心话题的提出能涵概文章内容,引导孩子们去读,去悟,去思考。只有深入到文本才能深刻体会文章的内涵。

视频资料可以让学生真切的看到划船的方式。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师: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给我们描述的一位技术高超的船夫。那坐在这样的船上会欣赏到怎样的山光水色呢?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预设4(第三段):

生:可以看到像镜子一样平静的河面,而且水非常的清,风中还带着香气。可以看出人们很悠闲。我从“啊,水好清啊,风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镜面上滑过去,滑过去。”这感受到的。

师:那你体会着读读这一句好吗?

(指导朗读)

师:谁也能像他一样来带着体会读一读。(指两名学生来读)

师:谁还能从这一段中其他句子感受到他的美吗?

生:“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我想河的两边一定生长着许多倒垂的杨柳。

师:那你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吧!

生:朗读

师:从这一句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静(如果学生想像不到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师:这真是“船底江声篷背雨,旅人听得最分明。”呀!因为周围静谧安详才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师:这一段中还有让你感受到美的地方吗?

生:“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粉红色的花瓣漂在水面上,那河岸两旁一定有许多的桃花。多美呀!

师:带着你感受读读吧!

生:朗读。

出示第三段

啊,水好清啊,风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镜面上滑过去,滑过去。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

师: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绍兴的水光山色呢?

生:比喻、设问。

师: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下下面两段话有何不同?

出示:

1.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

2.篷顶上簌簌响的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

预设:生:第1句好像更生动一些,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生:第1句读起来好像是诗歌一样优美。

(学生谈完后让学生仔细品读)

师:作者运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优美画卷。乌篷船的确给了大家别样的享受。

师:除了可以让孩子享受水乡的美景与悠闲,船还给水乡孩子带来了什么呢?

预设5(第4段):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我是从这感受到的“潺潺潺潺,这是船在走动。嘎吱嘎吱,这是船夫在划桨。”听着这声音一定心情特别好。

师:听你说的好像是挺快乐的,很有道理。那你能体会着读一读吗?

(生朗读)

师:谁还从别的地方体会快乐吗?

预设6第1段

生:我从这也能感受到“我们当然懂,不动就是……让我们瞧一瞧一路上的山光水色。”

师:看来船不再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休闲的方式。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水乡的美景。体会语言的魅力。

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体会设问的妙用。

知道船和孩子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从文章的语言中感受作者的心情。

第三课时

一、出示中心话题:出示中心话题: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各是怎样的?它们和绍兴孩子和生活有怎样的关系?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说一说。

师:绍兴被称为飘浮在水面上的陆地,可见当地的水非常多,有水则有桥,那绍兴桥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1:(第5段)

生:我觉得绍兴的桥特别多。

师:你从哪感受到的。

生:从“如果你是在上……长到可以念三年级了。”

出示:“如果你是在上……长到可以念三年级了。”

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你看要是坐船穿过五千座桥要三年的时间,要是从桥上走过来,而且是不要东张张西望望得两年如果东张西望的话肯定走的时间更长。

师:那你给大家读读吗 ?指导朗读

师:这一段话,你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感他们好像一出门就要过桥,坐船,桥和船和他们的生活密切相联。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读吧!

师:其他同学从哪能感受到桥多呢?

预设2:第六段,“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好像渔网上的丝;大河小河,横横竖竖,恰如棋盘上的线。有了河总得有桥,这五千座桥就这样造起来了。”河像渔网上的丝,像棋盘上的线,有河当然就有桥,所以河多桥也就多了。

通过分析知道桥多了解桥和当地孩子的关系。同时也让孩子们对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认知。

多媒体出示:

大河小河,纵横交错,好像渔网上的丝;大河小河,横横竖竖,恰如棋盘上的线。

师:那你能带着自己的想像给大家读读吗?

生:朗读(多指几名学生来读)

师:这比喻非常的形象,而且大家看这两句话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像诗歌一样。

师:这一段中还有哪能看出桥多呢?

预设3、生:“两岸的小朋友虽然能见面能说话,但想要在一起跳绳、拍球,就只好绕上几里路了。”他们能看到对岸的朋友,而且能说话说明离的不远,可是要想一起玩,就要过好多桥,要绕上几里路了。可以看出桥多。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的确是这样,鉴湖水到了绍兴城形成纵横交错的水巷,所以有家家临水,户户行船之说。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绍兴被称为“桥乡”“桥都”有万古名桥出越州之说。它们与绍兴的小朋友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桥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乐趣呢?

预设4(第5段)

生:很快乐“暗下来了,暗下来了,这是进桥孔了;亮起来了,亮起来了,这是出桥孔了。”坐船很高兴,坐着船一会儿进桥洞一会儿出桥洞肯定很好玩。

师:那你体会着读读吧!

预设4(第7段)生:小朋友感到很幸福。我从第七段看出来的。他们一吃完钣就在桥头乘凉,听故事。多好呀!

师:他们听故事,我们也听故事的经历呀,和我们的经历有不同吗?

生:他们是坐在凉风习习的河边,而我们都在屋子里。

师:清凉的傍晚,既可享受夏日难得的清凉又可欣赏美丽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生:“天渐渐地灰暗下来,这时,阔阔的江面上腾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河面上习习的凉风赶散了一天的燥热。”

(找几名学生读,之后让每个学生体会着想像着读)

师:作者用优美的笔触,给我们展示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温馨画面。

师总结:桥在绍兴不只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也是一种文化,一道风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桥的人文内涵也就特别丰富,几乎每座桥都有它的一段历史,一段佳话。他已溶入了绍兴人们的生命里。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师:本文的作者文字给我们展示出的水乡绍兴船和桥的独特魅力。也可我们展示了“人家尽枕河” 枕河人家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在下面这幅短篇中结束本节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绍兴的风景

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基本上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式。

让学生体会水乡孩子的乐趣。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

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真实的看到当地的风景体会大自然的美。

二、拓展练习: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绍兴名桥的故事。

可以更能充分了解绍兴的桥文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