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五上:《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 > 钓鱼的启示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资料

一、口语交际:交流名言,丰富积累

1、学生交流名言: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爱读书,一定积累了很多名言警句吧,今天咱来个名言警句大接龙怎么样?

2、小结:不错,积累丰富。经常背诵名言警句,能给人启迪,催人奋进。

3、老师这里也有一句名言(出示,齐读):(这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詹姆斯·兰费蒂斯的父亲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就出自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钓鱼的启示》之中)

来,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钓和钩的区别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课文,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2、自由交流预习收获:

a、生字词

生先读一遍。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18字,而且有的很难读。 (课件显示)

师:这些词语大家有没有不理解的?

翕动、沮丧:(生做垂头丧气的动作)这就是沮丧。课文中的作者为何沮丧?

涟漪:细小的波纹就叫涟漪。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们把线轻轻往湖中一抛,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美吗?

抉择:抉择是选择的意思。在课文中,作者面临着什么样的抉择?

b:主要内容

师: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这就是课文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看清楚了吗?先写“钓鱼”,再写“放鱼”,最后写“钓鱼的启示”。(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c:鲈鱼:《江上渔者》课件出示资料

鲈鱼开放日?为什么在这之前就不能捕捞呢?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屏幕出示字幕)

d:作者受到的启示:

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预习得非常充分,这些准备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指题目)是的,父亲这句话给了我终生的启示:(出示句子,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评价是非:这个“是”与“非”指的是什么?(结合课文中钓鱼这件事来说,怎么做是“是”?怎么做是“非”呢?)道理很简单,把鱼放了就是对的,把鱼留下就是错的。(板书:放 留 )

师: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明白吗?作者明白吗?父亲明白吗?既然都知道放掉鲈鱼就是对的,那咱就把鱼放掉!放掉,还不容易吗?一松手,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完成了。你有话要说吗?

(生:我舍不得放。我不想放。)那你有不想放掉的理由吗?

三、品读体验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找出你不想放掉鲈鱼的理由,用笔画下来。也可以把你的感受,想说的话,写在旁边。(教师巡视)

1、交流:(鱼大、漂亮)

生:“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翕动着”。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鱼大,漂亮)

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师:我和父亲细细地欣赏着,只见这条大鲈鱼( )。(外形、动作等方面展开想象描述补白。)

师:我们父子俩被这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惊呆了,沉浸在无比的得意之中。(板书:得意)

把这种感受读出来。评价:喜,文中人物所喜,入情入境。这也是读书的境界。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了鲈鱼的大?生汇报:

(1)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抓住“啪啪”“ 不少水花”体会鲈鱼的大)

(2)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抓住“剧烈”感受鲈鱼的大)

评价: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和感悟,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师:这么大的鱼,如果让你放掉,你舍得吗?除了鱼大、漂亮之外,还有不想放的理由吗?

2、交流:(钓鱼的不容易)

(生:钓到这么大的鱼不容易)你从哪儿感受到的?(生自由交流)

出示: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抓住“过了好长时间”体会钓鱼的辛苦)

师:好长时间多少时间?是半个小时吗?(不是)是一个小时吗?(不是)是两个小时吗?(不是)到底是多长时间?请同学们到文中找一找!(聪明的同学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晚霞辉映着湖面——月亮越升越高--晚上10点)

是呀——引述:晚霞辉映着湖面的时候,我和父亲就放好鱼饵抛出了鱼线。月亮出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我和父亲静坐在岸边,盯着这银光闪闪的湖面,此刻你会想——(鱼儿你赶快上钩啊!)月亮越升越高,照着这波光粼粼的湖面,我和父亲依然在岸边盯着这静静地湖面,此刻你在想——(鱼儿,你怎么还不上钩呀?)月亮升到了高空,我和父亲仍然在湖边紧盯着这寂静的湖面。此刻你又在想——(鱼儿,鱼儿你快上钩啊!)是啊——引读: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师:如果是你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亲手钓了这样一条大鱼,你的心情怎么样?(兴奋,自豪……)

师:把这份高兴、愉快,兴奋和喜欢全都送进文中读出来?

出示全段,指名读。(2名)齐读一遍。

3、交流:放鱼时心情的变化

师:我就这样沉浸在钓到大鲈鱼的喜悦中,内心无比的激动和快乐。可是此时父亲却说:(出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齐读。面对父亲这样的决定,你是什么心情?板书:急切

a生:很急切、难过,伤心,委屈……

师:课文中从哪里来看出来很急切?指导读出急切。(评:谁比他更急切?)

师:你为什么如此的急切?

过渡:可是面对我急切的心情,父亲竟然平静的说:“孩子,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b当你听到父亲这样的话语,你大声争辩着——(课件出示:)“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听见你几乎哭出了声,大声争辩着——“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孩子,为什么和父亲这么大声的说话呢?(学生谈感受:好不容易钓到的鱼,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想到再也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所以你大声争辩——“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你的眼里为什么闪着泪花呢?(我觉得非常的难过)

师:所以你大声争辩——“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是啊,就是因为你的委屈、就是因为你难过,所以你才大声争辩——“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此刻的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说明理由。(严格的、自觉的遵守规则的、古板的、不通情达理的……)解读父亲的内心独白。进一步明确父亲坚持要我把大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读出你们的感悟。师生分角色再次朗读体会。

4、体会内心情感变化

过度:一切都是徒劳,无论我怎样的大声争辩,父亲没有一丝动摇。

师:此刻(课件出示——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在我这乞求的目光中,有多少话想对父亲说啊——(板书:乞求)我想说——生1 我想说——生2 我还想说——生3

师:可父亲的声音是那样的坚定——出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齐读)

听到父亲这样的话语,你觉得还有商量的余地吗?(没有)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得”)

师:得就是——(必须)(不得不)得就是(一定要)

师:一个“得”字,把一个不容抗拒的严父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孩子们,父亲怎么这么冷酷?这么无情?难道他就一点也不喜欢这条大鲈鱼吗?(喜欢)从哪里感受出来的?

a.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b.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在这“好一会儿”中父亲可能在想什么呢?(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看——爸爸在放鱼的过程中,也同样经历了一次艰难的道德实践的抉择。(回扣主题)这让我们不禁感受到——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齐读)

但是,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道德实践的引领者,爸爸最终还是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放鱼的心情

此刻,我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把鱼放回湖里去。引语:谁愿意来亲手放掉这条大鲈鱼?

出示放鱼语句,指名读。

师:“我”此时的心情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示,那就是——那就是——那就是——那就是——

齐读。师小结:是啊,是与非,对与错,和鱼大鱼小没有关系,和有没有人发现也没有关系,而是该怎么做的问题。哪怕距离开放时间只有两分钟,留下鱼,也是不道德的;就算没有人发现,留下鱼,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四、回扣主题,拓展延伸

1、回扣主题

师:同学们看,我明明知道留下鱼是错误的,放下鱼是对的,可是在放鱼的时候“我”是这样的沮丧,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但是庆幸的是,我有一个对我严格要求的好父亲,正是他的严格要求,使我从小获得了——(引读: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也正是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去的是一条鲈鱼,得到的是什么?

2、升华拓展

学生交流

(课件显示)拓展: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些“鱼”会是些什么?(金钱、地位、荣誉、名利等)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鱼”吗?

师:同学们的感受非常深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来鉴证我们今天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永远记住这个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3、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名言:

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五、作业布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