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班有76名学生,其中24名女生,52名男生。经历了五年的课程改革,我班学生在学习方式、质疑能力、朗读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大部分同学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各抒己见,表达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雨港基隆》是北师版五年级语文“水”这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文中作者用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雨港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港的无限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共8个自然段。1―2自然段描绘了基隆港的雨景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3―6自然段通过描绘雨的形态和声音,赞扬了基隆港雨中的景色如雄壮优雅的交响乐。第7―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后的美丽景象。第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夜的壮丽、惊奇。
文章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基隆雨景的美。分别从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突出了基隆雨港美丽壮观的景色。作者还将雨的形态与声音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雨港基隆的雨中景色描绘成了一种天然合奏的优雅雄壮的交响乐。而雨后景色描写,作者又抓住了岸上与海中的日光照射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突出了雨后日出基隆绚丽壮观的景象。雨夜的描绘,作者更以小处着手,通过对海面各种船只上灯光和岸上路灯灯光的描写,展现出基隆雨景的美丽壮观和令人感到惊奇的特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读中体会基隆雨的美。
②通过朗读,划分出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几部分,感受雨景之美和壮观。
③了解课文的第3、5自然段是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②通过重点词,体会雨港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雨港之美,培养审美观,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5、教学重、难点分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雨港之美。
6、课前准备:课件
7、教学课时:一课时
8、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请同学们听雨,边听边想象画面。(播放雨声录音)
2、揭示本课任务:学习《雨港基隆》。
3、汇报查找的相关资料,了解基隆港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增加对基隆港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雨港基隆》
1、伴着雨声,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3、引导学生谈谈对雨港基隆的粗略印象。
(天气变化无常、雨景美……)
4、学生交流。
5、再读课文,划出天气无常的句子,尝试着有感情朗读。
(原来是蔚蓝的天……使你的眼睛应接不暇。)
6、引导学生想想课文第3、5段在文中起的作用。
7、讨论: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写雨景美?(边读边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
(1)电线上的雨点;
(2)倾盆大雨;
(3)骤雨初歇;
(4)晚上雨景。
8、选择你认为最美的句段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其含义。
9、赛读:看谁读出了雨港之美。
10、想象基隆港的美,为课文画一幅插图。(播放雨声,营造氛围。)
11、交流展示,用文中的语言进行描述,讲出基隆雨的美。
三、拓展提升
出示图片:校园的雨景。
1、我们校园的雨景美吗?哪儿美?
2、请你仿照《雨港基隆》的写法,写写我们校园的雨景。
课堂练习:
1、通过想象为《雨港基隆》画一幅插图。
2、写写校园的雨景。
自我问答: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将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对基隆雨的美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通过重点词的品读,体会作者“从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写手法,并练习仿写。做到读写结合,使学生在写中发现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设计通过想象为《雨港基隆》画一幅插图,并用文中语言描述。实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的前提下,回归文本。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描写手法的独特。
附录:
基隆港位于台湾岛北端,三面环山,港外有社寮、中山、盘桶等岛屿,是一个天然良港。
基隆港是台湾北部海上门户,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同时,也是离大陆最近的港口,距福州仅149n mile。港口水深达11.5米。港口三面环山,沿海湾建有 40 余个泊位。港口年吞吐量约3500~4000万吨,吞吐主要货物有粮食、石油、水泥、木材 、化肥和钢铁等。世界第十大集装箱运输港,1990年的吞吐量为181万标准箱。
基隆港主要工业有纺织、食品、电子、机械、水泥、化肥及化学工业等。年平均气温为19~33摄氏度。每年11~3月为雾季。全年平均降雨量2100mm,年平均雨日135天,最多曾达210天,成为有名的“雨港”。港口距桃园国际机场约80km。该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风,其次为西北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