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五上:《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 > 圆明园的毁灭 >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课前板书课题)

1、导:中国近代百年风云,有一个最大的恶梦,也是一个最大的屈辱,那就是———《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请大家再次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2、师:你读哪段知道的?

(生:我知道圆明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我是读课文第三段知道的。)

3、师:那么读了其他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那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我知道圆明园由三座园组成,那里景观很美。我还知道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

二、质疑。

1、看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现在,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完成填空,想一想有几种填法。自由读,开始吧!(学生速读课文)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的思考痕迹。

出示:圆明园是( )。

( 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生回答、反馈。(说得真好!)

2、在这课书中,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①生甲:“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这个词的意思,是吧老师在这儿打个问号。一会儿我们一起看,你就明白了。

②生乙: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看得出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③生丙:为什么称圆明园是“瑰宝”“精华”?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你懂吗?

④生:“瑰宝”就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是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师:谢谢你告诉大家这两个词的意思。为什么称圆明园是“瑰宝”“精华”?让我们在学习课文中弄懂,好吗?

⑤生丁:在圆明园中游览为什么会有“在幻想的境界中”的感受?

⑥生戊: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三、直奔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

师:从大家提出的问题看得出来,你们认真读书了,也动脑思考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板书:布局)谁愿意朗读第2自然段.请大家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

(生朗读)

2、师:圆明园的布局到底是什么样,让我们一起看图(用电脑投影,指图)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是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园子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生齐:圆明三园)。看,这就是众星拱月的什么(生齐:月)再看,这十几座小园就是什么(生齐:星)

师:“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手指一学生)

生:“月”是指圆明园。

师:确切地说呢 ? 生: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圆、万春圆

师:“星”呢 ? 生:“星”是指那些小园。

那么“拱”是什么意思呢?生:环绕。

师:“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是你提的吧!说说看。(生齐:同意)

生: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师:讲得真好!这就是圆明园独特的布局。(板书:独特)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师: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斟酌斟酌这段可以化分为几层?分别都写了什么?(出示题)

(生:我分3层。第1句是第一层,写圆明园的景观很多;第2、3句是第二层,介绍几个景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写游览时的感受。)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同学划分和规纳得很正确,作者介绍景观是先概括后具体地写的。你们明白了吗?

2、师:让我们齐读第一层即第一句话,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生齐读)

生:我能体会到园内景观多。

①、师: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从“有…也有”看出来的。(板书:有…也有”有…也有”)

②这里运用了什么句式来介绍园中景观的多。(并列关系的排比句式)

师:从并列分句中体会到景观的多,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阅读)

生:我体会到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③师: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具体说说。师:好,从这句话中你们还体会到什么?

生:“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壮观的美)

④师:什么是玲珑剔透?

生:“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整个房子是用玉做的。 生:坐在亭子里,能够看到山水风光,那亭子是经过人工精雕细刻,是透着光亮的。

⑤师:(出示课件)这就是的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美不美,读出这种美。

师:既有壮观的美,也有精巧的美,把这两种不同的美读出来。(生:读这两句)

⑥师:那买卖街呢?

生:“买卖街”热闹非凡。这里的买卖街不是真正的买卖街,是那些宫女太监装扮成商人。

生:我觉得就像柳巷一样,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人多,热闹的美。)

⑦师:“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生活在山野,你会感觉到采菊东篱下-- (生:悠然见南山。)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美?(生:宁静的美 、安静的美。)

师:把这种美读出来,自己读自己的,开始。(生:读。)

师:圆明园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这一句话写出了不同风格的建筑,通过读,让我们一起读把这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板书:建筑风格各异)

3、师:在第2层中,作者具体地介绍了哪几个景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然后告诉大家。

生:有“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

①师:“平湖秋月”是哪儿的名胜? (生:杭州。)

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去过杭州给大家讲讲平湖秋月的景色。

生:“平湖秋月”最美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非常平静,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景色非常迷人。

②师:(映投影图画)不光你觉得那儿美,乾隆皇帝也沉迷其中,所以让工匠们把它仿造在圆明园内。课前大家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安澜园”有知道的?

生:(映投影图画)“安澜园”在海宁,是座私家花园。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那儿,可见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

③师:园中除了这些景点都是仿照各地名胜而建的,此外还有根据诗画中的意境而建成的景点。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有……还有……)

④(映图)看,这处景点叫“蓬莱瑶台”,是根据唐代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而建造的。谁知道“蓬莱”“瑶台”是什么地方?

生: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⑤师:看,这里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有没有仙境的感觉(生齐:有)现在我们乘着小舟,沿着瀑瀑流动的桃花溪,将要前往的另一个景点就是武陵春色。这是根据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艺术境界而建成的。(映图)看,漫山遍野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小巧精致的房屋隐蔽在山坳之中,人们在此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师:蓬莱也好,武陵也罢,现实生活中有吗?( 生:没有。)

师:那人们是根据什么建造的呢?(生:人们是根据想象建成的。)

⑥师:体会得好!作者说“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你们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因为园内有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的景观,那些景物完全是人们根据想象而建成的,所以会有“置身幻想境界中”这样的感受。

4、师: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了不起,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长春园中,还有一组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这就是西洋楼(出图)。圆明园我们先游到这儿。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园内是不是就这几个景点呢?(生:不是。)(板书:不仅有……还有……)

①师:你从哪儿看出的?

生:“天南海北”是说园内景观多,我从这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等”字也说明园内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

师:大家真会读书,真是字字入心了。那么,园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呢有知道的吗?

生:有100多个景点,我是从课外书中看到的。

师:真会学习!课外的知识帮了忙!

②师:据记载圆明园有150个这样的景点,真是美不胜收!漫游在这样的一座园林中,该有怎样的感受?请齐读第三层。(出示课文)(生齐读)

③师:我觉得你们朗读时的感情还不够充沛。“天南地北”,一会在国内,一会在国外;时而在现实里,时而在幻想中。那“饱览”怎么讲?( 生:“饱览”是充分地看,尽情地看。)

师:能看够吗?(生:看不够。)

师:“流连”又是什么意思呢?(生:舍不得离开那里。)

④师:在如此众多的景点中漫游,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享受,也给心灵带来震撼,再来通过读感受圆明园的美,感受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一遍。(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5、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这段课文,老师给大家点时间自由读,尽情读,看能不能背诵下来,好吗(学生练背)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背诵,这段分三层,先概括写园内景观。(映出提示性)词语: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等。还有……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师生齐背此段,流畅,有感情。)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师:圆明园内收藏着哪些珍贵文物呢?(板书:文物珍贵)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画出关键词语来体会。

生: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有“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板书)

①师:“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都是当年园中的收藏品,(依次出示图)这些词语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生:文物多。)

师:文物的什么多?(生:文物的种类多。)

师:你们还画了哪些词?(生:“上自——下至”。)

师:“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生:“上自”是从,“下至”是到。)

师:从先秦时代到清代,时间有多长?(生:从先秦时代到清代,大概有二千多年。)

②师: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说明这些文物很珍贵。

③师:(处事图片)我们来欣赏圆中的一些珍藏。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琳琅满目……(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2、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到,它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引领学生注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自豪感。学生读。)

①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刚刚学过的课文,文中讲了圆明园那种独特的布局,各异的景观,以及珍贵的收藏,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圆明园的确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它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②师: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赞美圆明园为“举世无双”的杰作。用这样美好的词赞美这座园林,可以看出人们对圆明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生:无比热爱 (板书:爱)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座让人们无比热爱的举世闻名的园林,却在几天内被大火化为灰烬。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看看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圆明园看谁能用书上的词简要地概括。

生:“掠”“毁”“烧”(板书“掠”“毁”“烧”)。

①师:(映出句子)请你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看看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凡是”“统统”是说全部;“所有”,一个不剩。从中看出侵略者的贪婪。

生:“任意”,想怎样就怎样,说明侵略者的野蛮,不讲道理。

师:讲得多好哇!请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学生齐读)

2、师:面对强盗,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

(生看火烧圆明园的图片)请看这惨痛的一幕!

①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生:侵略者实在野蛮,它们的罪行令人发指。

生:我真为我们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

师:请说出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

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

生:他们真是罪不可赦。

②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听出来大家对侵略者、对清政府的痛恨。(板书:恨)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

3、师: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此时,你的心里什么滋味儿 ?

生:不高兴 他们真坏 十分的难过 我是心疼 我火冒三丈 、恨。

师:这还没完,像刚才这位同学说的,还得烧,烧几天呀?(生:三天三夜。)

4、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同学们哪,就这样——,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边说边在原有板书关联词上添加“没有”两字)

生: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都没有了。

师:就这样被化为灰烬,(边说边擦黑板)我们再也看不到那大园套小园,众星拱月的园中之园了,我们再也不能到那我们刚才去过的景观去玩赏上一阵子了,我们再也不能去欣赏那劳动人民智慧的心血创造的青铜器,那名人字画,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磅礴雄伟的亭台楼阁,还有那迷人的山乡村野了,总之,(除“圆明园”三个字外,其他都擦掉了)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

师:什么都没有了,总之一句话,圆明园就是一片 (师生:灰烬,废墟)。

5、师: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灰烬。这句话和文章的第一句----首尾呼应。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读,师正音。

2、师: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板书:不可估量)

生: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

师:同学们,那么现在圆明园留在你的心里剩下的是什么呢?留给你心里的是什么?

生:留在我心底里的只是无限的思考。

师:什么思考 ? 生:沉甸甸的。

师:什么沉甸甸的 ? 生:让我难过,痛恨那些侵略者的罪行。

师:留给你的是什么? 生:难过 悲痛气愤 火冒三丈 痛心疾首(痛惜、愤怒)

师:那也请你难过地读吧 。 (生读—)

七总结全文感情升华,课后拓展。

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如今,148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生齐)振兴中华!”

八、作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