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第七册:《鸟的天堂》教案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 鸟的天堂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无忧

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陆续、继续”“缓缓、渐渐”“静寂、热闹”“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读准 “应、干、禁、数”等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

3.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学习提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优美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反复朗读、图文结合、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教师激情解说:

美丽的南国,山清水秀,有甲天下的桂林,迷人的张家界,神奇的索溪峪,风景如画的三峡……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的小岛上,还有一道奇特的景观。你们看!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四、五百年前,一只仙鹤来到了这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之后,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 ——(生:鸟的天堂 教师板书课题)

2.师:什么是“天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答不出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学生想象自由回答)

师:带着你的想象齐读课题。

3.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路过此处,用优美生动的文字记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勾画出本课要认的字,然后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正音)

2.小组合作识字,教师反馈。

3.出示词语:逼近、停泊、树桩、涨潮、应接不暇、抛在、留恋、的确

(1)先指名读一读,强调多音字“的”的读音。

(2)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师生交流多种形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预设:(“树桩”可利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涨潮”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陆续和继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在比较中理解;“静寂和热闹”也可以对比着来理解;“渐渐和缓缓”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字面的意思,在进行比较。“应接不暇”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精读课文时还要深入理解。

三、整体感知,确定研究话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两次的所见所闻不一样?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看见了大榕树,第二次看见了很多鸟。

(3)试着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先自己试讲,然后指名说一说。)

2.师: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心生感慨,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1)交流: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指导学生读出感慨的味道。

(2)师:读着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说我的眼睛骗了我?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前一个带引号,后一个不带引号?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

教师引领学生抓住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进行探讨。因为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学生自然就明白了。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一)读“树”

1.师:一株榕树就是一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下面请同学们找到描写榕树的段落,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这是怎样的一棵树?

2.交流读书后的初步印象。学生可能提到榕树很大、很茂盛、生机勃勃等等。

师:难怪作者会国发出感叹——(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再次默读课文1—9自然段,勾画出表现榕树特点的句子。

4.全班交流:

(1)榕树之大。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理解“逼近”体会榕树之大,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株”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指导朗读,突出“一株”,读出惊叹之情。

教师还可追问:为什么不可计数?教师可提示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并介绍“气生根”的特点。

教师讲解榕树占地面积达20亩,与学校面积进行比较。教师追问:比较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难怪作者会说——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从远处看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理解“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导读出横跨水面的感觉。

从朋友何作者的交谈中,写出了榕树之大。

(2)表现榕树“茂盛”: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先让学生读,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想象谈体会,之后,讨论去掉“似乎”可以吗?进一步理解“颤动”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想象。最后,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再一次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

(二)读“鸟”

1.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带着遗憾离开了。第二天清晨,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教师播放“群鸟纷飞”的录像,并解说,即课文内容。

2.师:你有什么感受?(生:鸟很多、很欢……)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部分,哪些词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画出来。

3.学生读书、勾画。

4.交流。

重点理解:热闹、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应接不暇,体会鸟多,鸟欢。

想象:小鸟们还会干什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会说些什么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背诵,积累语言。

(三)引导学生领悟“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的其他原因。

如当地的农民保护意识强。当地气候潮湿,适合鸟类繁殖……

五、激发情感,回归主题。

1.师: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样赞叹——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引导学生理解双引号在这里的作用和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

2.师:从鸟的天堂归来,你想说些什么?

五、拓展迁移,读写结合。

1.师:大榕树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向小鸟敞开了无私的胸怀。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陶醉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中,大自然中到处有美景,要想更多地领略南国风光,就请大家去读读巴金先生的《旅途随笔》。

2.“鸟的天堂”目前已经成为一处浏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材料,假如你就是一名导游,请为“鸟的天堂”写一篇解说词。

六、作业

巴金的作品有许多,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

教师讲故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畅所欲言,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生学会字要放在词中理解,词要放在句中理解。不能把字、词孤立起来理解。

教师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适时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听,聆听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有学问的,无论观点是否一致都要听别人把话说完。

这样教学,增加了文章的吸引力,更使学生急于读下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让学生了解榕树之大,给鸟儿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了解榕树“茂盛”,给鸟儿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体会人们对鸟儿喜爱,进而体会人们对鸟儿的爱护,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得鸟儿能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发挥想象力,加深理解,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拓宽知识面,学会多角度思维。

首尾呼应,显示了课堂的完整性。

读写结合,让学生一方面能畅所欲言,另一方面能做到读写结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