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从家里抱了个小地球仪向教室走去。教数学的王老师看见了问:“你们语文还用地球仪呀!”我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心里却在无奈地想:“语文课文涉及的面太广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写出篇文章来都能当语文上了。你要讲不到呢就说你挖掘教材不深,你要讲多了呢又会被批判成不是语文课了。”我最近也不知怎么了,心烦意乱的,越看书越觉得自己不合格,对自己的教学越来越没有信心,我甚至不知道语文该怎么教了。
进了教室,把地球仪往讲桌底下一放,开始听写上一课的词语。听写后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学第八课,课文读过了吗?”下面有说“读过了”,但声音不够整齐也不够响亮,明显的底气不足,我说:“打开课本,给大家点时间读一读吧。”学生们开始读了,有朗读的,有默读的,有自己读的,也有同桌轮流读的,当然也有走神聊天的,翻看后面课文的。我就沿着桌椅之间的空隙不停地巡视,捧着书愣神的我就让他出声读,翻错页的我就站在他旁边等着他把书翻到正确的页码上,想趁机嬉笑聊天的我就神色严肃地瞪他们一眼,发现能在书上圈圈画画的就大声地夸奖一番:“我发现xxx真会学习……”读书的声音小了,虽然有的还在读,但大部分学生已经表现出没事做了,准备开始闲聊了。我用板擦敲了敲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问道:“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没人举手,但感觉他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听不清说什么,就是觉得乱。也许是因为生病了,没什么力气,也不想因为他们对我的问题置之不理而发火。我很平静地说:“想知道我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吗?”大家开始发愣,也不聊天了(至少不是全班嗡嗡响了),把目光投向我。我听到有人说:“想。”于是慢悠悠地说:“我觉得很晕。”大家还在发愣,他们也许很诧异我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什么非洲南美洲,什么巴西几内亚湾,我被这些词搞得晕头转向,不能集中精力读下去,并开始后悔小时候没有学好地理。”有人笑了,原来老师也有不懂的东西。我继续问:“你们想知道我之后是怎么做的吗?”“看地图!”“问别人!”大家开始七嘴八舌的猜测了。“我找到了它。”我弯腰拿出地球仪托在手心,“我在地球仪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又耐着性子把课文重读了一遍,我终于弄明白了。”我顿了顿,环视了一下教室,继续说:“所以,我希望你们第一遍是朗读,出声读可以让你发现自己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当你第一遍没读明白时,就安下心来再读一遍,一定会有收获。这一次可以默读,有助于你集中精力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于是,大家开始默读,教室里安静下来,我在黑板上板书:“谁
什么事”,在“谁”的下方写下“魏格纳”。
大家读完了,我让他们合上课本,指着黑板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魏格纳。他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举手的人很少,站起回答的学生说讲了魏格纳住院时发生的一件事。我心想这跟没回答一样,但为了保护这极少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我还是微笑着说:“说得不错,1910年的一天,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你们有过住院的经历吗?有什么感受?”
“很无聊。”“觉得没事干,很想早点出院出去玩。”……
“魏格纳在医院里有什么表现?”
“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有人开始读书上的句子了。
“是啊,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他喜欢到处去考察,去探索,现在让他待在安静的医院里,他当然坐卧不安了。那怎么办呢?”
“看地图!”“画海岸线!”
“假设这个地球仪就是世界地图,谁来当魏格纳演示一下它是怎么做的?”
最前排的睿智自告奋勇对着我的地球仪比划起来。地球仪太小,有些学生可能并没有看清。我故作惊讶地问:“咦?魏格纳,你怎么手指巴西,眼睛却盯着几内亚湾呢?”有些学生笑了,也许是在笑我把睿智叫成了魏格纳,也许是在自作聪明地笑睿智表演出了差错。睿智表现很好,他笑着说:“我发现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部分竟然可以吻合。”“哦?是这样吗?”我还在继续装傻,托着地球仪在大家面前晃了一圈。看过的同学都惊讶地说:“真是这样!”
板书“偶然发现”后,我问道:“这能说明什么呢?”
“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对这样的问题,男同学总是比女同学更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两块能连在一起就能说明所有的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不是,其他的陆地也能!”教室里热闹开了,这是我喜欢的热闹,不是令我厌烦的嗡嗡作响。我们一起又在地球仪上找了找可以吻合在一起的陆地。
“这次偶然的发现让魏格纳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奇想——”(板书“产生奇想”)
“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能找到我想让他们读的句子并且读出来,真好。
“你们说,这个地球仪放在我家这么多年了,我怎么就没发现这个奇特的现象呢?”我在自我检讨,孩子们倒没人批评我不留心观察,只是冲着我微微笑。于是我又回到课文,问:“产生奇想之后做什么呢?”
“请教科学家。”“找证据。”……(板书“寻找证据”)
“怎么寻找证据?找了什么证据?在魏格纳之前也有人提出过这个假想,怎么又放弃了呢?”孩子们的回答依旧令我满意,我的情绪也渐渐高昂起来。
“找到证据之后怎么做呢?”
“写文章。”“做演讲!”我激动了起来,“瞧,学好语文是多么重要!如果魏格纳语文不好,写不出文章,不会演讲,他千辛万苦寻找的证据,积累的经验怎么能让世人知道呢?又怎么能引起地质界的震动呢?”说到这里,我得意极了,重重写下“引起震动”的板书,心里豁然开朗:“教语文真好,即使我不是那么优秀,我也愿意教语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