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⒈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⒊懂得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缺点、错误都能改正。
教师目标:精讲,专注学生的发言
学生目标:静听、发言声音响亮(大声、大方、大气,反应)、有理有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重要内容,感受周处知错就改的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衬托的写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相关的资料、其他神话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审题
1、谈话导入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些动人的故事,我们称为民间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则民间故事。这则故事叫《除三害》。
2、读题:注意提示学生念准“除”“三”,一个翘舌音,一个平舌音。
3、审题:
1、一读题目,你明白了“除”的意思了吗?(去除、消灭、杀)三害的意思呢?
2、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后,再读题,相信你心中有很多问题想问?
①三害是指哪三害?
②谁除三害?
③为什么除三害
④怎么除三害?
⑤结果如何?
3、小结
二、初读课文、审题对应
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①三害是指哪三害?
②谁除三害?
③为什么除三害
④怎么除三害?
⑤结果如何?
2、交流汇报:
①回答审题中提出的问题
三害:猛虎、恶龙、周处 周处除三害(周处除周处?)
为什么除? 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1-2)
怎样除三害?(3-7)
1、鼓动周处除三害
2、伏虎降龙
3、人们的反应
4、周处的深思
除三害的结果?
结果:痛改前非(8)
②初步了解周处是个怎样的人?
3学习生字词:
(1)划出生字新词
(2)读准生字,理解新词
暴烈 欺侮 抱怨 敬重
横行霸道 杀虎剁龙 伏虎降龙 东奔西突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同归于尽 痛改前非
(3)检查
三、学文
导入:为什么要除猛虎、恶龙、周处这三害呀?(三害不除,百姓没有安宁的日子)(三害之中,人们最痛恨那一害呢?)为什么说周处这个人也是三害之一?(板书:周处、三害之一)
1、学习第一部分(1-2):为什么要除三害?为什么说周处也是三害之一。
(1)生读课文1-2节,边读边想,从哪些词句看出周处是三害之一。
(2)交流:
生:第一句: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师:还能从其他此句看出周处是三害之一吗?
第二句: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3)学习第一句:
①出示这一句,轻声自由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见一个怎样的周处?
(横行霸道:仗势胡作非为,蛮不讲理。 欺侮:欺负、侮辱)(相机板书:性格暴烈、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②指名学生交流。(年轻、暴烈、力气大、武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③朗读此句
过渡:从直接描写周处的词句中,我们了解到了周处确实是三害之一,从百姓的抱怨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对吗?
(4)先说说什么叫抱怨,(内心有很多不满,说别人的不对)周处是如此的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大家心中都充满了抱怨,谁来抱怨抱怨:指名学生读。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①人们把周处和虎、龙这些猛兽放在一起说,可见在人们心中还是人吗?是动物了,是野兽了,是会吃人的怪兽了。
②“还有”一词也看出人们对周处的怨恨。
③“永远没有”也看出人们对周处的怨恨,都渴望早日除掉周处。
④“!”从这个叹号也看出人们对周处的怨恨。
小结:面对周处的横行霸道和欺侮,人们虽然内心充满了抱怨,但是却敢怒不敢言,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躲开他。如同见了什么——猛虎、恶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4)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面两段。了解到哪三害?(师生:猛虎、恶龙、周处)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专门研究这三害是怎么除掉的。上一节课我们知道,整个除三害的过程先是人们用激将法激周处怎么样?伏虎降龙,接着周处去干吗?伏虎降龙,周处伏虎降龙之后,之后人们怎么样?(人们对他的死反而很高兴)可是周处却没有死,看到人们希望他死,周处陷入了深思。这节课我们就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深入学习。
2、学习“用激将法”部分
(1)我们先看激将这一部分,开始是怎样的?(出主意)
(2)人们先出了什么主意?到书上找找(学生读)
(3)人们出了这个主意,有人就壮着胆子去找周处,怎样把周处激起来,( )
(4)周处怎么样呢?( 读书)
二、学习“怎样伏虎降龙”(16)
(1)生自由朗读4-5节,边读边想:从“伏虎降龙”这一部分,你觉得周处怎样?
(2)交流汇报:
从伏虎降龙,看出周处很厉害,本领大、武艺强、勇猛。
①先从伏虎这一段,找找哪些地方看出周处的厉害。再交流:
傍晚,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
预设:从“傍晚”一词看出,周处不用一天的时间就把猛虎打死了,随意看出周处很厉害。
过渡:恶龙?(三天三夜)这么厉害的恶龙周处都把它杀害了,接下去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把恶龙杀害的。杀这条龙容易吗?(不容易)那么我们来看看杀这条龙是怎么不容易的?
②读“降龙”这一段,从哪些地方让你觉得龙不容易对付。
③交流:
第一句: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a边读边想像,你看见了什么?(预设:仿佛看见一条凶猛的粗壮的龙扭曲着身体在拼命挣扎,张开血盆大口,用尖利的牙齿扑向周处,周处随着这样凶猛的龙在干什么?可能骑在龙身上,抓着龙角,上天入水,一会儿在水面,一会儿在天空,一会儿又在水底,用刀使劲砍着恶龙……)
b交流
c朗读
第二句: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a让学生用“边读边想像的方法”和同桌学习这一句,从哪些地方看出龙的难以对付?
b交流
“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周处和恶龙从早晨打到天黑,又从晚上打到黎明,从黎明又打到傍晚,一刻也不停打,没有一分钟能喘一口气,“搅”看出周处和恶龙纠缠在一起,搏斗得十分激烈,搞得翻江倒海,河面上波浪翻卷着冲到岸边,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浑浊的浪汹涌着冲到半空……)
c朗读
d 把这两句话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龙的难以对付。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④朗读此句,读出打斗的惊心动魄,龙的难以对付,周处的勇猛。
比较句子
a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b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a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一句呢?写这一句的静,是为了突出前面的动,前面的惊心动魄。
b朗读这段话
⑤对比“伏虎、降龙”两段话,体会一详一略的写法。(上面和这里有点难处理,不知道怎么办好一些?)
(3)小结:
三、学习“人们的反应和周处的深思”(6-7)(15)
导入:三天以后,大河平静了,人们以为恶龙死了,周处也死了。人们是怎么表现得?
1、让学生读文,找出句子:人们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2、理解:奔走相告、喜气洋洋
3、朗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你看见了什么?(每个人都奔跑着和邻居、朋友、路人兴高采烈的说着、喊着,周处死了,有的人激动的都流泪了,有的相互紧紧拥抱在一起,放起鞭炮,敲起锣鼓,跳起舞蹈,如同过年一般热闹,大街小巷里,都是欢呼的人们。)
4、让学生演一演。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们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5、周处以为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拼劲全力把人们所痛恨的两害猛虎和恶龙杀死后,爬上河岸的时候,迎接他的肯定是人们的什么呢?
(生说:掌声、赞美声、鲜花、美酒、佳肴)
6、可是现在他看见却是人们希望他死。他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我们一起来读读周处深思这一段,边读边想,周处明白了什么?他明白道理的过程是很容易的吗?(不容易)从哪里看出来?
刚开始周处可能会怎么想,后来又会怎么想,他明白了些什么道理,会惭愧些什么?请用笔写一写周处整个深思的过程好吗?(小练笔)(放有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学生写话)
刚开始周处可能会怎么想,后来又会怎么想,他明白了些什么道理,会惭愧些什么?
写一写周处整个深思的过程。
(7)交流深思的内容。(指名念)
(8)通过深思,周处明白了什么
四、学习周处的“痛改前非”(5分钟)
1、周处明白道理之后,决心怎么做?(痛改前非)
2、理解什么叫痛改前非(什么做叫痛改前非呢?)?周处的痛改前非之后,此时周处还是以前的周处吗?你看到周处现在都在干什么?
(周处痛改前非之后,周处一上街,人们再也不会远远躲开他。背地里人们还会抱怨周处吗?人们会怎么说——
因为,此时周处已经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板书:受人敬重)
4、小结:
大家看,原先这么恶的一个人周处——横行霸道、蛮不讲理,欺侮百姓,是天下三害之一,通过努力,痛改前非,都能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5、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五、布置课外作业:(第一个作业为必做题目,后三个作业为选做题。)(1分钟)
1、指名读题目。(这节课还未发言的学生)
(1)阅读相关周处的资料(见后面)。
(2)周处在痛改前非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故事?进行想象写话。
(3)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或是民间故事,读一读,并张贴在教室里。
(4)写一写身边的人或是自己知错就改的小事。
2、选择作业。
板书:
8、除三害
周处三害之一
横行霸道--------伏虎降龙---------痛改前非-------------受人敬重
欺侮百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