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下来,总有令人满意和令人不满之处,作为新教师,在教育之路上必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仅重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课后及时的反思和重建,这样才是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这篇课文,我着重来谈一谈课堂中的生成与互动。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智慧闪耀的过程,教学也成了一种教师艺术创造的历程,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理论要在课堂中得以实践才是理论联系实际所产生的真实效果,理论要在课堂中得以实现才是理论联系实际所产生的最佳效果。要体现真实效果并不难,而难的是要体现最佳效果。纵观课上,课堂的互动是有的,但是课堂的生成就欠缺了些。
课堂的互动首先体现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课堂的参与者和活动者,只是扮演这些角色我想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是学生的好伙伴、好朋友。我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实践的。教学设计的展开始终以师生的平等对话深入。
其实要做好互动还应该要注意倾听,在倾听中找到生成的资源。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理解感悟,更要倾听课堂上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通过倾听,把生成的亮点点燃,这样就课堂的生成和互动就成功了。然而我在教学时并没有及时把握住这样的亮点。在讲到小张钓到一条离22厘米还差半厘米的鱼,我在板贴那条小鱼时,一位学生递给我一把尺子,示意我量一量长度,可是我当时说了声谢谢拒绝了他的请求。其实这就是一个课堂亮点,那位学生能够作出这样的举动说明他已经融入到文本中,他想知道那条看上去和22厘米的鱼相差无几的鱼是不是真的差了半厘米。现在想来,这或许不仅是他一个人的疑惑,更代表着班中其他小朋友的心声。我当下就应该接过他的尺子,在全班面前量一量鱼的长度,让学生了解看上去似是而非的两条鱼实际上真的相差了半厘米,通过直观的比对,再让学生理解小张的一丝不苟,从而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再来夸夸小张,学生会对小张更加佩服和理解,而且能夸得更加出色。
努力营造一个互动与生成的课堂,还应该努力地从学生的回答中不断地引导和挖掘出新的思考和感悟。在理解“一丝不苟”的教学环节中:
师:苟是马虎的意思,那哪位小朋友知道“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
生:一丝不苟是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
师:你说的非常正确!那么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应该一丝不苟呢?
生:我们写字要一丝不苟。
生:我们考试要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要一丝不苟。
师:我们小朋友说的都不错,我们在学习时要一丝不苟,做其他的事情也要一丝不苟的,有没有?
……
学生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理解不全面,感悟不到位,那么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地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多方位地理解。
由此可见,互动生成的课堂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互动生成的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怀抱的聆听和感悟。通过这堂课,我又学到了很多,以后我会努力地去营造一个生成互动的课堂,让更多的 “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也让这些“不曾预约的精彩”能够更加绚丽多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