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难 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
俄罗斯塔斯社在当天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神舟”5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航天员为了完成使命,飞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外太空工作,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难免也会有空虚寂寞的时候,这时来自地面的声音可以说是航天员的“镇静剂”。航天员可以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与地面保持无间断的联系,向地面报告太空中的所有情况,而地面控制中心则会定时安排航天员的家属与航天员连线沟通,把家人祝福送到他们身边。
预习设计
1.查阅有关的航天资料。
2.预习课文,标好小节号,读准生字,读顺课文。
3.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凛冽 肃然伫立 苍穹 游弋 浩瀚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解读课题,走进课文:
1.齐读课题。
2.简介杨利伟。
3.饱含激动、自豪、骄傲的语气读课题。告诉全世界……(读课题:梦圆飞天)
激动
(1)激动地
(2)自豪地
(3)骄傲地
4.揣摩课题意思。大声地读读课文,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学习新课
(一)生字词
出示学习单:(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1.认读生字词
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读通课文
1..把课文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举手读难读的部分
2.说说梦圆飞天的意思,是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3.找出文中点题的句子。
朗读时注意最后一个标点。
4.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5.浏览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
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
评价杨利伟
四、小结
联系神舟六号、七号、嫦娥一号的发射,整体感知课文的内涵。
一、解读课题,走进课文(3分钟)
1.边出示边讲述:从“嫦娥奔月”到屈原的《天问》,到敦煌的“飞天”,一直到现代的航天事业,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始终做着同一个梦(板),这是一个关于——飞天的梦。(板)直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板齐课题)
2.读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课文《梦圆飞天》。
3.简介杨利伟。认识这个人吗?(杨利伟 中国首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 )
4.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3)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5.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20分钟)
(一)生字词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新词)谁来读一读?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橘红色 澎湃
(出文中重点词语)你能读好吗?
寒风凛冽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 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
澎湃的激情 胜利的喜悦 无限的自豪
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二)读通课文
1.请大家再打开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1)组织自己读
(2)指名读
2.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记住这些了吗?
一个难忘的日子——?
一个特殊的地方——?
一个英雄的名字——?
一艘神奇的飞船——?
一次圆梦的壮举——?
3.教师引读:——
一个难忘的日子——2005年20月15日
一个特殊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艘神奇的飞船——神舟五号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4.利用上面的要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用2分钟时间准备,先同桌说说,然后交流
指名概括说说。(师生评价)
5.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根据讨论情况相机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教师概括课文段落(场面、意义分四个部分)
6.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7.出示学习单:
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谁圆了谁的什么梦?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
8.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1-5自然段(15分钟)
1.预设1:第二自然段
(1)我感到无比激动。中国人为飞天梦想准备了很多年,终于成功了。
(2)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中国人自己有了宇航员。
2.预设2:第4自然段。
(1)这是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照片,你们又是怎样评价他呢?
(2)你们觉得,平静的背后,还包含这什么呢?(激动、自豪、坚定)
3.朗读第4自然段
4.齐读1-5自然段。
四、小结(2分钟)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成功了,七号成功了,八号的发射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
业
设
计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2.习字册
3.《一课一练》一至三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难 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资源
————写在“神六”胜利返航之际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六圆。也许在过去的五天之中,我们还只能压抑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那么现在,当“神六”成功着陆的一瞬间,当两位宇航员走出机舱向关注他们的亿万人民展露笑容之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无限的喜悦与自豪。此时此刻,神州大地共沸腾,五湖四海同庆贺。从邓稼先的“两弹一星”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多少年的期盼与等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次近乎完美的太空之旅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几天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虽然两位航天员距离我们甚是遥远,但有了先进的监控技术,也让我们这些上不了天的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最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是这次的实际着陆点与预测着陆点相差仅一公里,这是许多其它航天大国都做不到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但是,在我们欢呼雀跃之后更应该去深思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毕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容我们乐观的。作为正在高等学府中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我们面对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要再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类的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会由旁观者转变为奋战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不要再抱怨大学的生活没有动力,没有激情,不要再为虚度时光而寻找各种理由,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推不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否在十五年之内实现登月计划的决定权就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也许有人又会说我们所学的专业与航天科技无关,可是要知道航天技术的进步是需要各类学科的共同支持的,比如航天燃料的改进,航天器制造材料的创新都是我们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有了我们每个人的倾力参与,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必会不断迎来新的辉煌。
“神六”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喜悦与激动,更多的是思考与启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已经取得的成绩将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但我们并不能在历史光环的照耀下安逸的过活,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承载着梦想,充满希望和信心,扬帆远航。
预习设计
1.阅读补充读本的相关文章,继续了解有关的航天资料。
2.进一步读熟课文。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生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出示学习单: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的6-15自然段,想一想,在“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学生交流:1.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2. 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绷得紧紧的)(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3.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学生想象: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生齐读
·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烈焰升腾、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托举、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
完成《一课一练》第五题第二篇短文分析
“飞行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他其实在告诉人们? 生自由表达(“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学习“问候”场面
出示学习单:
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呢?(深情、激动、声音响亮、充满自豪)
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第一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问候,你会怎么想?(我们又多了一位新同行;中国的宇航员,你好,欢迎下次来我们空间站做客!)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现在又实现了飞天梦想,真了不起啊!希望台湾问题也能早日解决。)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一、复习回顾(2分钟)
1.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绕地球环行14周,圆满完成了首飞任务。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了。
2.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把时间定格在2003年10月15日,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读——生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二、学习“发射”场面(18分钟)
1、把书打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的6-15自然段,想一想,在“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2. 生自读
3、刚才,同学们读得投入,写得也很专注。谁先来说说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
交流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生自由回答(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
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再一齐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动的、兴奋的)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倒数这十个数? 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 生齐读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 这是“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烈焰升腾、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托举、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
·是啊,在描述这升空画面时,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看到的很壮观,耳边听到的同样震撼人心:地动山摇般的轰鸣!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飞行正常!”
·同学们,其实文中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你们忽视掉了,虽然他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他其实在告诉人们? 生自由表达(“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 齐读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影像,直观地感受一下当时神舟飞天的壮观气势。【播放视频】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地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
4、看完录像,我们再来读6-15自然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情! 齐读 6-15自然段
三、学习“问候”场面(17分钟)
1、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全,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自己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2、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呢?(深情、激动、声音响亮、充满自豪)指名读、齐读
3、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第一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问候,你会怎么想?(我们又多了一位新同行;中国的宇航员,你好,欢迎下次来我们空间站做客!)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现在又实现了飞天梦想,真了不起啊!希望台湾问题也能早日解决。)
4、想得真好,同学们,这问候不仅仅是杨利伟他自己的,也是中国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让我们再一次和杨利伟一起深情而又自豪地向全世界发出我们的问候。 齐读
5、杨利伟叔叔代表我们向地球发出深情问候的同时,还兴奋地对儿子说,引读: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这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地球)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听老师来读一读19自然段。
6、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太空景色真是神奇美妙)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美妙的? 生交流
7、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太空中看到的我们的家。【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美吗?茫茫太空,多么令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么奇妙的景色给读出来吗? 齐读
四、总结全文(3分钟)
1、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同学们,在继神五发射成功后,2005年10月12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神舟6号载着2名宇航员,他们是聂海胜和费俊龙。2007年的10月24日,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又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让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辉煌!
3、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这一天,我们——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作
业
设
计
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3.《一课一练》四、五题及短文。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本课5个生字,其中绿线之间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3.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
相关材料:
火星概况:
火星(mars)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
公转周期:约687天.
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
行星直径:6794 千米.
质量:6.4191e20 吨.
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
第一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器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从绝对零度-273.16℃开始的摄氏度)(-55℃,-6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k(-133℃,-20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k(27℃,80℉)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
地球概况:
地球形成自46亿年前,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的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了6亿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年缩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阳星云分化物。
从我们身处地球的视角看来,我们这个行星是非常巨大富饶,为似乎无穷尽的空气所包围的;然而,宇航员从太空看来,地球只是个瘦小的球体,被一层薄薄的仿佛一吹就散的大气所围绕。对一个空间旅行者来说,在深邃黑暗的空间里的地球,蓝色的海域、棕色或绿色的陆地与白皑的云是异常醒目的。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行星,距离有1亿5千万千米(9320万英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天为365.256个地球日,自转一周为23.9345小时。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定居的行星。它的快速自旋与炽热的镍铁内核产生了足够的磁场,与大气配合保护我们,抵御来自太阳与其他星球的辐射。大气层还保护我们免遭流星的侵袭,它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到达地球表面前烧毁。
学生经验:
有关火星和地球的知识,学生以从课外书上、电视上有所了解,课上可让学生交流介绍。
预习设计
1.把课文读三遍,能做到正确、流利。
2.画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抄写两遍。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陨石 熔岩 家常便饭 逃亡 孪生
3.读读有关火星和地球的资料。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孪生兄弟”指什么人?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理解“孪生兄弟”,了解引号的作用。
读词语
出示学习单:
课文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出示学习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火星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呢?它为何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称兄道弟呢?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相互交流
是呀,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
同样有——(学生齐读),同样有——(学生齐读)
同样有——(学生齐读),同样有——(学生齐读)
甚至——(学生齐读)
因此,人们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
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一、解题。 (5分钟)
1.梦圆飞天,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已迈出了探索宇宙的一大步。在群星璀璨的太空中,有两个“孪生兄弟”。同学们知道“孪生兄弟”指什么人吗?
2.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科学家们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教师板书:“孪生兄弟”,理解含义。随机了解引号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 (8分钟)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陨石 孪生 渺茫
彗星 熔岩 蒸发 裹挟
指名读,相机正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相互评议。
三、整体感知(21分钟)
1.什么是孪生兄弟?大家见过孪生兄弟或姐妹吗?他们留给你什么印象?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火星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呢?它为何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称兄道弟呢?并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4.相互交流,教师板书:
火星和地球长得非常像
当初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
火星环境和地球相似
火星比地球小,留不住水
5.教师小结:
是呀,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
同样有——(学生齐读),同样有——(学生齐读)
同样有——(学生齐读),同样有——(学生齐读)
甚至——(学生齐读)
因此,人们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
四、指导书写(6分钟)
1.出示生字:峡 证 熔 挟
2.仔细观察这些字,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课外作业:
.《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一课一练》中的“知识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3.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资源
课文插图 《一课一练》上的知识窗
预习设计
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新补充读本》中的《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助读。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齐读课题
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象,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1.出示学习单:
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
“2003年3月……分析……证实……”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
2.出示学习单:
读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水来源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猜测。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
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测。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
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
读句子,并把握设问句的过渡作用。
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
交流
火星致命的缺陷是指什么?
“集体大逃亡”是什么意思?
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有一句话来回答。
一、问题引路(2分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可是为什么地球上有水和生命,而火星上却没有呢?
二、精读探究(36分钟)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象,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2.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读句子“科学家研究分析了……亚马孙河。”激发探究“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兴趣。
3.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
4.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
(二)学习第三段
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读句子,并把握设问句的过渡作用。
2.交流,分析指导
(1)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
(2)交流
火星致命的缺陷是指什么?
“集体大逃亡”是什么意思?
(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有一句话来回答。
3.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4.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经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地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让我们一起期盼科学家的新发现吧!
三、拓展延伸(2分钟)
如果火星地表下真的有生命,他们是什么模样?又是怎样生存的?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从课外书上、网络上搜集相关的资料,探究火星的奥秘。
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一课一练》第四题。
课外作业
《一课一练》第一、第三题。
请你给地球的孪生兄弟——火星设计一张名片。
结合课文内容,以《火星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关于火星的解说词。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7.神奇的克隆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掌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4.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教学资源
教材开发:
1.可以结合本课的说明特点,适当介绍一些说明文的写作知识。
2.组织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克隆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克隆的材料,自由拟题。
相关材料:
1.作者简介:谈家桢,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逾60年,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2.克隆技术大事记:
193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克隆设想。
1952年,科学家开始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
1984年,第一只胚胎克隆羊诞生。
1998年7月22日,科学家采用一种新克隆技术,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第三代共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1999年6月17日,以美籍华人科学家杨向中为首的研究小组利用一头13岁高龄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小牛。
2000年1月3日:美国著名华人杨向东,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
2000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这只恒河猴被命名“泰特拉”。
2000年3月14日:曾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5头克隆猪。
学生经验: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五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预习设计
1.自主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标上自然段的序号,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4.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有条件的话查阅“克隆”的相关资料。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教师的讲述中初步感受“克隆”的神奇魅力。
齐读课题。
二、质疑,把握文章重点
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
(1)什么是“克隆”?
(2)克隆神奇在哪里?
……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认读词语。
一模一样 克隆 例如 马铃薯
嫁接 细菌 卓有成效
饲养 效率 濒临 诱人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交流问题:
什么是“克隆”,课文哪些语句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5.出示学习单:
克隆技术“神奇”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克隆技术“神奇”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四、重点研读,理解“克隆”
1.出示学习单:
读读课文1—5小节,想想什么是“克隆”?并画出相关语句。
情境练习,巩固认识“克隆”。
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认识“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书写生字。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
1.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神奇的克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把握文章重点(10分钟)
1.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最想了解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教师进行归纳:
(1)什么是“克隆”?
(2)克隆神奇在哪里?
……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8分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问题:
什么是“克隆”,课文哪些语句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四、重点研读,理解“克隆”(12分钟)
(1)学生读读议议,教师小结板书:无性繁殖。
(2)哪些生物天生就具有无性繁殖的本领呢?请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植物:柳树、马铃薯、仙人掌(剪插、切片)
微生物:细菌(细胞分裂)
(4)教师小结:学到这里,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a.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说。
b.模拟交际情境:
当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你什么是“克隆”?你会怎么跟他解释呢?
当你的奶奶问你什么是“克隆”?你又怎么跟她讲解呢?
c.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教师适时进行评点。
2.教师指导领悟写法。
(1)课文中,以及刚才大家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交流,教师板书:
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
3.总结全课: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克隆”属于前沿科学知识,对一般人而言生僻难懂。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例,再加以细致地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定义,使它的特征清晰、明了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3.巩固练习
《一课一练》第六部分。
五、指导书写(5分钟)
1.重点讲解“薯”“率”“嫁”的间架结构。
2.学生描红、临写。
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1. 完成《习字册》。
2.《一课一练》第六部分。
课外作业:
必做题:
1.《补充习题》一、二、三部分。
2. 《一课一练》一、二、三部分。
选做题:
本文所说的克隆问题,专业性很强,但作者却说明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举例回答。
阅读《新阅读 新习作》《神奇的克隆》助读。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月恋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7.神奇的克隆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掌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4.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难 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教学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资源
1.相关图片。
2.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五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预习设计
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引入话题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指名回答。
2.其实克隆不仅仅是生物繁殖的一种本领,它更是一项高科技生物技术!
二、精读体悟,感受“克隆技术”
1.学习第五自然段。
2.出示学习单:
请大家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项成果为什么会“轰动”全世界呢?
3.读课文的7、8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出示:因为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 )。有了克隆技术,可以(
),也可以( ),还可以( ),甚至能够( )……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一、复习导入,引入话题(5分钟)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克隆是什么?
指名回答。
2.其实克隆不仅仅是生物繁殖的一种本领,它更是一项高科技生物技术!
二、精读体悟,感受“克隆技术”(35分钟)
1.展示克隆羊“多利”的图片,教师范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2.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高等动物也可以进行“克隆”,不过难度很大,科学水平很高!
(2)对于“多利”的诞生,科学界是怎样看待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3.巩固练习:
《补充习题》第四部分。
4.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总结:所以可以这样说:克隆技术是一项神奇的技术,它能给世界带来美好的未来;克隆技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将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因此,神奇的克隆技术——(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关于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手中一定要用于为人类造福,否则就会给我们带来生态灾难!所以在国际上,只允许将克隆技术用于科学研究,现阶段内,严禁将克隆技术用于“制造”人类!
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1.《补充习题》第四部分。
课外作业:
必做题:
1.《一课一练》第七部分。
2.阅读《一课一练》中的“知识窗”。
选做题:
本文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开头却从植物、细菌等说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如果有一天,人类对克隆技术研究比较成熟,你想利用克隆技术做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以《我想克隆……》为题,写一段话。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月恋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二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能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启发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未能在的丰富多彩。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了解大意。
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提高学生的钢笔字水平。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难点:理解人物描写词语意思,感悟词语本身的情感因素。
教学资源
相关材料:
跟“看”的意思相近的词语:
表示向四周看(环顾)(环视),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表示向上看(仰望),表示恭敬地看(瞻仰),表示注意力集中地看(注视)(端详),表示粗略地看(浏览),表示偷偷的看(窥视),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表示斜眼看(瞥),表示拜访地看(探望),表示上级查看(视察),表示仔细的看(观察),表示回过头看(回眸),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学生经验:
有关“人的仪表神态”的成语,学生平时也有一定的积累,可在上课时开发利用。
预习设计
学生理解12个成语,想一想在小说和现实生活中,哪些人可以用得上其中的哪些词语?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汉语词语相当丰富,有时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意思,往往可以有很多的词语供选择。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2.你能说一个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近的意思,效果却截然不同的例子吗?
3.出示学习单:
小丽的爸爸给小丽怎样的建议?你怎样看待小丽爸爸的建议?
(“紧盯”比“看”更显专注。)
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与“看”有关吗?
三句话仅一字之差,你从中可以分别读出什么?生说。
出示学习单:
(1)、“瞻仰”是什么意思?(2)、这儿为什么要用“瞻仰”这个词?(3)、你还能用“瞻仰”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有些词语中也含有与“看”意思相近的字眼,你能找出来一些吗?
能说出几个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神态等的成语吗?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的意思。
同桌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学生练习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出示学习单:
让学生想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看到其中的一些成语你能否想起某个人?
(风流潇洒、气宇轩昂——周瑜;
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诸葛亮; 处之泰然——孔明(上演空城计)……)
相机理解词语意思:
风流潇洒:比喻人有才学,有风度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
气宇轩昂:形容气度不凡,精神饱满。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仪态万方:形容姿态、容貌等在众多方面都姣美无比。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满面红光:形容人精神好,气色好。
威风凛凛:形容气概威严,令人敬畏。
相貌堂堂:形容人仪表形象好。一般用于男子。
风度翩翩:形容人很有风度,举止洒脱。
落落大方:形容人胸怀坦荡,举止自然。
处之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习以为常:习惯了,就把它当作平常的事。
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均匀。
学生临慕、描红。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
汉语词语相当丰富,有时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意思,往往可以有很多的词语供选择。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2.故事激情示例。
(1)、教师讲一个关于为老人吊唁的故事。同是吊唁效果大不相同,以故事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情趣。
(2)、你能说一个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近的意思,效果却截然不同的例子吗?
3.学习书中实例,感悟词语感情色彩差异。
(1)、出示练习中的例子。
(2)爸爸还说:同是“看”这个意思,还有很多词语可供我们选用。你能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与“看”有关吗?
(瞅、瞪、瞥、瞧、视、望、睹、观、观察、浏览、收看、俯视、仰视、远眺……)
(3)、其实,尽管这些词语都有看的意思,但它们却不能乱用。教师示例:
①、她瞅了我一眼。
②、她瞪了我一眼。
③、她瞥了我一眼。
三句话仅一字之差,你从中可以分别读出什么?生说。
(4)、教师小结:这些词语因为在感情色彩上有差异,所以不能乱用。另外,在表示“看”的这么多词语中,它们也有意思上的差异,有时也有固定的场合、固定的搭配。请同学们看看练习中的选择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填空。
填空后朗读,适时引导理解这些词语。
4.重点指导“瞻仰”一词。
我们登上中山陵,(瞻仰)了孙中山先生的塑像和陵寝。
5.有些词语中也含有与“看”意思相近的字眼,你能找出来一些吗?
板书:左顾右盼、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睹物思人、一览无余、面面相觑、虎视眈眈、登高远望、极目远眺……
教师与学生互动商讨,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成语,你能说出几个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神态等的成语吗?
2.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同桌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不一定要按成语的顺序说,可以由自己挑着说)
(5)、相机理解词语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读。
(2)、同桌的同学互相练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要求。
(2)引导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均匀。
(4)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语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临慕、描红。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反馈。
(1)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
(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学生练习钢笔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月恋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练习二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学会表达:学会大胆、合理的想象,能连贯的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逐步做到说得清楚明白、具体生动、引人入胜。
2.学会倾听:听人讲话要认真耐心,能了解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并理解他的的观点和意图。
3.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有自信心,自然大方,态度诚恳,文明得体。
教学重点
难 点
重点:合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难点:合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教学资源
配套光盘或挂图
预习设计
查阅有关未来科技方面的资料。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齐读课题
本次口语交际提示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说些什么?
出示学习单:
要求:a、会说,语言表达清楚,声音响亮。b、会听,听清内容,理解观点和意图。c、会评,评出好在哪里?提出合理建议。
你打算畅谈哪方面的内容?可以分小组坐,每一组推荐一个人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请各自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学生思考,畅谈。
交流科技方面的;在学习《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那几篇课文时,对未来的科技你们一定有许多美妙的想象,你还有更多的想象吗?现在就来畅谈。
学生评价:你看他们说好在哪里?你认为谁的畅想最生动有趣?谁的畅想最有创意?
一、谈话导入:
1、图片展示
师: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对未来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遐想,请看大屏幕。(教师相机出示:“嫦蛾奔月”与“人类登月”的图片)
2、师引导:“嫦蛾奔月”是古代人民飞天的梦想,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今天终于实现了。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也来共同畅想未来。(师相机板书:畅想未来。)齐读。
3、审题:
(1)指名读要求,本次口语交际提示告诉我们了哪些信息?
(出示: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请以“畅想未来”为主题,插上想象的翅膀,对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未来的你,未来的……相互畅谈一番。)
(2)揭示内容: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说些什么?
想象的内容可大可小,大的可以是未来的汽车或房屋,甚至是2050年的地球;小的可以是未来的衣服、文具或电视,甚至是未来的一块手表;你还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人,他们是怎样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你还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
二、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1、你能张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飞到遥远的未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景象吗?我们这节课就特别提倡大家“异想天开”、“奇思妙想”。(板书:“异想天开”、“畅所欲言”)最后评出最生动有趣、最有创意的奇思妙想。
3、友情提醒:请你尽情地想一想,看谁的想象更有科学性、创造性,更新奇,更有趣!最后评比出最佳畅想者。
三、互动交流,畅所欲言
1、你打算畅谈哪方面的内容?可以分小组坐,每一组推荐一个人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请各自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学生思考,畅谈。
(1)交流科技方面的;在学习《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神奇的克隆》那几篇课文时,对未来的科技你们一定有许多美妙的想象,你还有更多的想象吗?现在就来畅谈。
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老师归纳。
学生谈话,教师相机点评:一是从语言表达方面评价,如讲得很有条理,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等。二是从体态语言方面评价,如从你的严肃表情中我看到你对现在环保问题的担忧、从你的神态可以看出你的自信等。三是从交际应对方面评价,如你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产生新的话题,应对自如,很了不起!四是从鼓励表达方面评价,先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说得很好,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等。
2、其他方面的,小组交流。
3、学生发言:
(1)衣
师引导:衣服的色彩越来越多,样式越来越漂亮,你的未来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如何使用”、“有什么功能”等等。
(2)食:现在家长为了做饭是费尽脑汁。未来的食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致;你想象的未来的饭怎么做出来的?
(3)住:
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眨眼就已经成为一座繁华的都市;昔日简陋不堪的校园,现在充满了现代的气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彩,越来越方便。未来住房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4)行:交通工具
你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殊功能?燃料是什么的?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方便?
(5)我:
师引导:你一定读过“哈利·波特”的故事吧?是的,拥有神奇的魔法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只要我们善于想象,就能拥有这样的“魔法”,就能让我们无所不能!
写未来的自己,还可以想象自己的身份,可能遇到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你们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会是怎样的?
(6)学校:
师引导:你就坐在未来的教室里,你的眼前会是怎样一幅画面呢?未来的黑板、文具盒,会有哪些奇异的功能呢?
(7)家乡:未来社会:也可以写一写未来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8)……
3、学生评价:你看他们说好在哪里?你认为谁的畅想最生动有趣?谁的畅想最有创意?
教师相机点评:态度诚恳,条理清楚,切实可行,文明得体。
四、总结评价,提高能力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撞开智慧的大门,愿想象像汹涌澎湃的浪潮,去溅起创造的浪花,愿我们的想象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小鸟,让它在自由的天空中,尽情飞翔!当然,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就一定想实现我们的梦想!
作
业
设
计
小练笔:
《畅想未来》,也可以自己命题,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