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反复诵读,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以歌曲激发兴趣,创设热烈的教学氛围。
课前准备:
教师: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朗诵配乐。
学生: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收集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发展建设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歌曲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可一小节)
2.师:有人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恰少年时期,风华正茂,正如歌中唱到: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祖国是我们的第二个母亲,她饱经沧桑,而今已重新崛起,我们中华少年对她会心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在《中华少年》中去体会吧。
二、反复诵读,读出美感
1.自由朗读。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配朗诵,可以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读。
3.表演朗读。为了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可以采用化装表演朗读,把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装扮成藏族、高山族、蒙古族、汉族少年,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赏析佳处,交流感悟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雄鹰、山丹丹指什么?用这种修辞方法有什么妙处?
答:中华少年;更能展示中华少年的纯洁、朝气和英姿。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
答: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
3.读第6、7、8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中华少年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和壮丽誓言。
4.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可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也可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
5.全班齐读全诗。
四、演绎歌曲,生化感情
1.学生齐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2.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历史名人、文化古迹、发展建设等相关的资料。
3.教师小结:我们在祖国这个大花园中沐浴着和风细雨,歌唱着幸福快乐,让我们以茁壮的成长、丰硕的果实来为哺育我们的祖国母亲增光添彩!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教学中,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如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配乐朗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朗诵这种形式,也可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朗读的过程是理解、体会和感悟的过程。一方面富于变化乐于参与,一方面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同时又渗透了阅读“不厌百回读”的习惯,一举多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