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发愤立志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会6个字,认识4个字,会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并识记四个词,聪明机敏,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采用上下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两副对联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节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 |||||
突破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文中的几个成语如“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 ||||
教学难点 | 苏东坡在老者的暗示下,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和骄傲的过程。 | |||||
学情分析 | ||||||
教学准备 | 生字卡,小黑板 | |||||
课时划分 | 2课时 | |||||
课题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熟悉生字,读通课文,通过第一幅对联感受苏东坡起初的骄傲。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采用上下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两副对联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节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 |||||
突破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文中的几个成语如“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 ||||
教学难点 | 苏东坡在老者的暗示下,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和骄傲的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 学 活 动 | 设计调整 | ||||
一、导入新课 1.回忆苏东坡写的诗,如《题西林壁》 2.同学们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吗?(学生谈,老师相机补充:宋代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今天我们就来读读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二、小组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不会的字多几遍。 2.小组自学生字 3.指名读生字,正音。 三、初读课文 研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发言。(苏小时候很骄傲,他还写了一幅对立:识遍天下字,读遍人间书) 师出示“对联1”你们说说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你读过有什么感受? 再读第一段,读出苏东坡的骄傲。(聪明机灵 常被人夸奖) 3.路人对此有何感受?学习第3自然段。(简单带过) 四、写字 1.指导书写:注意渐,是左中右结构,页字最后一笔是点。 2.学生书写 | ||||||
板书设计 | ||||||
课题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苏东坡两副对联的前后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切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采用上下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两副对联前后的变化,懂得学习是无止境的,节莫骄傲自满的道理。 | |||||
突破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文中的几个成语如“盖世无双,呆若木鸡,恍然大悟。” | ||||
教学难点 | 苏东坡在老者的暗示下,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和骄傲的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 学 活 动 | 设计调整 | ||||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苏东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研读课文 1.是什么原因促使苏在原有的对联上加上四个字呢?我们接着来学习。 2.学生自由朗读4、5、6段,思考 3.全班交流 4.老人的真实目的是帮助,而不是嘲笑,师范读,生体会模仿。 5.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呆若木鸡,恍然大悟”,等词语。生体会模仿。 6.苏这下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对联上添上了四个字。(出示对联2) 7.理解对联2。 三、分角色朗读 四、课外扩展 1.收集苏东坡的优秀诗词,读读背背 2.找出文中四个字的成语,进行积累背诵。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 ||||||
板书设计 | 发愤立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 |||||
作业设计 | ||||||
教学反思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