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
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青水秀,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土地上;景色绮丽的杭州西湖,水花飞溅、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请看这幅图(出示插图一),这儿的景色多么秀丽神奇!它在我国安徵省南部,是哪儿呢?
师:今天咱们来学的一篇课文是──(板书:奇石,生齐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课文要介绍的是黄山奇形怪状的石头。
师:让我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边读边想,哪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介绍黄山奇石,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生:(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师:全文共几个自然段?
生:6个自然段。
师:找到说明介绍黄山奇石的句子了吗?
(一学生念出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话。)
师:找得准,读这个句子你抓住了哪个关键词?请读出重音来表示。
(生强调“尤其”一词。)
师:谁能换个词?
生:尤其就是特别,特别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闻名中外、令人骄傲自豪的黄山风景区在哪儿?
生: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师: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齐读这一自然段。
(生轻声齐读第一自然。)
师:读到这儿,你迫切想知道什么?
生1:黄山有些什么奇石?那些怪石是什么样子?
生2:黄山奇石有多奇?奇在哪里?
(评析|:《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据调查,很多学生没有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 我以黄山美丽景象的图片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想象、理解、体验
师:自读课文2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板书:名字;生按要求边读边勾画。)
师: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学生分别说出,教师板书。)
师:这么多的奇石,让我们来细细观赏吧。(出示图二)
师:这是什么?(生兴奋地喊:仙桃石!)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1:上面尖尖的,下面又胖又圆,很像桃子。
生2:仙桃石两边有树,绿油油的,我想一定是仙桃的叶子;仙桃下面是一个大大的平平的盘子。
师:他把什么想象成盘子?
生:把山顶想象成了大盘子。
师:对!真会观察,还会想象。那么,课文是怎么描绘这奇石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余的不出声地读。)
师:(出示写着第2自然段的小黑板)哪儿在写这块奇石的句字?它是什么样的?它在什么地方?(板书:地方;三名学生分别读出有关语句;教师勾画、批注。)老师提问,你们用课文原句回答。(引读两遍)
师:既然像个大桃子,为什么不叫它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
生1:书上说,这好像从天下飞下来的桃子,天上飞下来的就是仙桃。
生2:我看到图上仙桃石的周围的一片白云,像天上神仙住的地方,那里的桃子就是仙桃。
师:是啊,远处群山起伏,近处云雾缭绕,就像仙境一般。你们的想象真奇妙,脑海里的仙桃石更是有趣。请用朗读来表现这奇妙的怪石。
(生有感情的朗读。)
(评析: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象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从词句的比较中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
师:通过看图学文,我们明白了仙桃石的哪几点?
生:明白了仙桃石的名字、形状、在什么地方。
师:下面的内容也要弄懂哪几点?
生:弄懂三点,奇石的名字、形状、在哪里?
师:首先学第3自然段,像老师这样(指小黑板)勾画,把“名字”、“形状”、“地方”写在语句的下面。
(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图三)
师: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
(生说出名字又读出第3自然段的第3句话。)
师:猴子观海在什么地方?
(生读出句子;师指图。)
师:这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认真看图,什么是“陡峭”?
生:山又高又直,好像直上直下的。
师:猴子在这陡峭的山峰上干什么?
生:猴子在陡峭的山峰上观海。
师:什么是“观”?
生:观就是看。
师:哪个句子中有“观”的意思?
(生念出有关句子后回答:“望”就是向远处看。)
师:把“望”换成“看”好吗?
生:不好。看得很近,只看见近处的白云;而猴子看着的云海。云海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就要这样望。
(学生以姿势助讲话,伸着脖子,举目四望。)
师:在这陡峭的山峰上,猴子怎样观海?(一学生读句,其余看图。)为什么猴子为什么狮子会这样望着翻滚的云海?
(带着问题读书、看图、思考。)
生1:猴子从没见过上下翻滚的云海,简直入迷了,所以它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看。
生2:猴子一直看啊,望啊,脖子都酸了,腿也站软了,还想看这美丽的云海,不知不觉它就蹲了下来;它从早晨看到傍晚,天黑了,有点凉了,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好暖和一点,再多看一会翻滚的云海。师:多么奇妙的想象,太有趣了。再读读这个段。(分小组读,引导看图说话)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学第4、5自然段行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读、勾画、批注。)
师:第4自然段介绍什么奇石?
生:仙人指路。
师:读出有关句子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谁来学学?
(一生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师:是这样的吗?根据什么?
(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师:真会读书。仙人指路在什么地方?
生: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给我们指路,好像在说:“小朋友,顺着这条路往前走,还可以看到好多好多奇石啊!”
师:第5自然段呢?
生:介绍金鸡叫天都。
师:天都指什么?
生:天都是一座山峰的名字。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书上说“天都峰,”我就知道了这是山峰的名字。
师:对,如果要把“金鸡叫天都”画成一幅画,你要画些什么?画成什么样儿?注意:要有根据。
生1:我要画一座高山,一只公鸡,公鸡伸着脖子叫。
生2:还要画太阳。书上说,“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太阳升起才变成鸡的。不是画一只鸡,是几块大石头,样子像鸡。
生3:不是画一座山,是画两座山。
师:为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念书“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对着就是向着。
师:那么能变成雄鸡的几块巨石在哪座山峰上?
(生在天都峰对面的山上,鸡才会对着天都峰叫。)
师:太好了,就要这样读书。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块奇特的石头描绘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师:我们细细地观赏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小朋友的疑问解答了吗?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
生1:我的疑问解决了,黄山奇石奇形怪状,各不相同。
生2:黄山奇石形状很奇特,看了它的形状,我们就能想象出有趣的故事来。
师:是啊,黄山奇石不仅形状奇特,还引起我们神奇的想象。(板书:奇特、神奇。)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很多,课文还怎说?(引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想看看黄山奇形怪状的巨石吗?(课件欣赏黄山奇石风景图片)
(评析:小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最初是由具体形象的事物、动作演变而来的,和原有知识紧密相连的。而后才逐步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运动。例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石头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我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蹲”“望”等一批描写动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 )
三、深入体验,升华情感
师:课文读到这儿结束了,但从你们的眼神里我知道你们还有许多心里话,老师帮助你们说出来,出示练习题:
( )的奇石真( )呀,有( ),有( ),还有( )……我最喜欢( ),多么想( )!
生1:黄山的奇石真多呀,有仙桃石,有猴子观海,还有金鸡叫天都……我最喜欢仙人指路,多么想去黄山玩一玩啊!
生2:黄山的奇石真怪呀,……我最喜欢猴子观海,多么想跟猴子一块儿在陡峭的山峰上观海!
师:说得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继续。
生1:黄山的奇石真美呀,……我最喜欢仙女弹琴,多么想听听悦耳的琴声!
生2:黄山的奇石真有趣呀,……多么想和狮子一起去抢球玩!
生3:黄山的奇石真妙呀,……我多么想去摸一摸、闻一闻仙桃石!
师:如果你背着画夹、带着照相机、扛着摄像机呢?
生1:我多么想把黄山风景区的美景画下来!
生2:我多么想把黄山奇形怪状的岩石都拍下来,永久保存,让没去过黄山的同学都来看!
生3:我还要把黄山奇石、云海都摄下来,随时放出来,使更多的人欣赏到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
生4:我多想写一篇作文啊,把我看到的黄山奇石写出来!
师:你们的心里话真使人激动!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区不仅有玲珑奇特的怪石,而且有飞涌而下的瀑布,生长在怪石绝辟上的松树,无边无际翻滚的云海。到黄山去吧,用你们的笔,描绘出黄山怪石、黄山奇松、黄山飞瀑、黄山云海,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
(评析: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评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