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文中揭示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
同学们,听过“穿墙术”吗?今天,让我们走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去,看一段与“穿墙术”有关的故事。
二、揭题,板题
1.板题:崂山道士,读题。
2.释题:崂山道士是指在崂山那儿的一个道士。道士信奉道教的修行人。
三、初读,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文中生僻字拼读,查字典理解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概括。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拼读生字词。
2.正音。
3.解释词语意思。
4.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描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王七,向崂山道士学穿墙术的故事。
五、抓住重点展开学习
1.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找出中带内部分。
(1)默读。
(2)分段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王七准备去崂山道士访仙学道。
第二部分(地2~9自然段):写王七来到崂山拜学道的情景。
第三部分(地10~16自然段):写道士教王七穿墙术的情景。
第四部分(17自然段):写王七回到家里就想妻子炫耀穿墙术,结果失败了。
2.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在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主要了解王七在学道的过程中,吃不了苦,只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3.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在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练口诀喊“进去”不敢进壮胆进喜出望外
(3)联系可后最后一段,说说王七学法书的结果怎样?为什么回产生这样的结果?
①结果:望器无法穿墙,反而撞了一个大包。
②原因:他不听倒是的告诫,想妻子炫耀穿墙术。
六揭示本文寓意,突破重难点
1.讨论
(1)你认为王七是一个怎样的人?
(2)现实生活中真有穿墙术吗?
(3)蒲松龄写的《崂山道士》用意何在?(你学了课文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
(1)王七是一个不肯吃苦,游手好闲,想投机巧,捕捞而获的人。
(2)没有。人穿墙没有,但信号穿墙的例子有。
(3)目的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肯吃苦,下功夫,否则一事无成。那些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
七拓展延伸
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现象。
2.课后片断,知道阅读。
3.谈谈《聊斋志异》。
八布置作业
1.复述故事。
2.阅读《聊斋志异》。
板书设计
崂山道士
/学道 吃不了苦 下功夫
王七 肯吃苦成功
\学法术 投机取巧、一事无成 有毅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