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冀教版四上:《登山》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 登山 > 登山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联系列宁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我早就听咱们班班主任老师经常表扬你们——既聪明又守纪律,老师特别想认识你们,和你们上一节课,你们欢迎吗?[设计意图:尽快与学生拉近距离,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一、揭示课题,整体把握。

师:你有什么样的爱好?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的爱好。

师:你喜欢登山吗?说说你的感受。

[这样设计可以在短时间内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学生生活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有一种亲近感,并能在无意间让列宁的行为与自己进行对比。]

师:在老师的心中有一位伟人,他也喜欢登山。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好吗?

师用多媒体出示:列宁像。

师:你认识这位伟人吗?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吗?

学生谈关于列宁的故事。

师: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伟人,了解他的更多知识。

教师介绍列宁及故事背景:列宁是俄国革命家,苏联的创建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俄国十月以前,列宁被沙皇迫害而流亡国外时,曾住过普列宁。这篇课文就是讲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的事。

快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吧!

二、中心着手,导入教学

教师提阅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想想课文中的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的。

(多媒体出示最后一节)学生齐读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我们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课文很长,总共有27个自然段,采用直奔主题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一下子就抓住重点,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列宁害怕什么?

三、中心突破,指导读悟

1、师: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条山路是让人害怕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词句。然后再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一下。

2、学生阅读讨论

3、教师同学们讨论得这样热烈,老师特别想听一听你们的讨论结果。

点拨后归纳

1)从巴果茨基的行动看出险:

出示句子: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生谈体会。

谁愿意来当当巴果茨基,来走一走这条小路。让一个学生表演。

教师描述情景:讲桌的侧面就是峭壁,一张长方形纸“就是”狭长的小路,“路”旁就是万丈深渊。

请其他学生指导 “巴果茨基”登山的技巧。

(抓住“背贴、扭转、不去看、碎小、移动”这几个重点词表演。)

学生表演。

这条小路真险啊,谁愿意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自己读——个别读)

2)巴果茨基走过最危险的地段以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他的这个动作说明了什么?

3)从巴果茨基的语言看出险:

“您看看,前面的路多险!您是不能从这儿过的。”巴果茨基说。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道。

过渡:路太险了,已经走过几次的巴果茨基在经过这条小路时仍然那么紧张,那么小心翼翼,这是我们从巴果茨基经过小路时的情景体会出小路的险,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出险呢?

4)正沿着那条小路前进的列宁突然停住了。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晕目眩了。

什么是头晕目眩?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列宁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

5)面对靠深渊的小路,面对这让人害怕的小路,列宁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

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

列宁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他在想些什么?

是啊,正是对革命的坚定的信念,对自己意志的顽强考验,列宁才走过了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顽强的意志吧!再读最后一段话。

4、过渡: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走过了这条危险的小路,赶在日出之前来到了山顶的美丽景色。他们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这种心情读一读描写日出的景色?(指名读日出的景色)学生个别读后齐读。

我们知道,当列宁、巴果茨基看到这样的美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心情都是那样的愉快,那么列宁是仅仅因为看到美景而感到高兴吗?(指生说)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列宁选择险路上山并不仅仅是为了看日出,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呀!

5、再次齐读列宁的话,感受他那种不怕困难、时刻锻炼自己意志的精神。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着这段话展开教学,并在课中几次反复地朗读这段话,让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步地提高对这段话的领悟。]

6、师:列宁他们开始登山时目的是什么?只能走这条小路吗?为什么?到了下山的时候,如果是你登山你会怎样做?列宁又选择了这条小路,这一次他是怎么走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宁区别两次的登山目的,是学生明白:列宁第二次登山目的是主动锻炼自己的意志。]

7、主题升华:通过学习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谈体会)

师举例:有一位学生攀到了凤凰山的北坡,那里是陡峭的山崖,他这种表现是勇敢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区别勇敢与蛮干,指导学明白对于自己能完成的事敢于挑战自己是勇敢的表现,自己不能完成的事,不要干,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的话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经过小路的情形之中我们更体会到了小路的险,然而,面对这样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列宁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我,勇敢地走了过去。列宁不仅利用登山的机会锻炼自己,在革命过程中总是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因此他才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板书:革命家)

(多媒体出示):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列宁的名言

害怕前进就是后退,应当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学生齐读)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像列宁一样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做一个强者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